第67章 戰太原(三)

字數:3333   加入書籤

A+A-


    在顧家生的命令下達後,參謀們就跟上了發條一般,在郭翼雲和張定邦的組織下開始圍繞巨大的軍用地圖桌緊張地忙碌了起來。
    僅僅過了八個小時,一份詳盡的《太原戰役攻城作戰方案》便擺在了顧家生的麵前。
    此時,地圖上的太原已被各種顏色的箭頭和符號層層標注。
    副軍長郭翼雲和參謀長張定邦站在地圖前,向顧家生及主要師旅級軍官進行最終講解。
    張定邦手中的指揮棒首先落在作戰地圖中央太原城的位置上。
    指揮部內所有人的目光也隨之聚焦於此。
    “軍座,諸位同僚!”
    他的聲音洪亮。
    “欲破太原,必先知其險。在我華夏曆史上,北齊、大唐皆曾建都於此,曆來便同洛陽一樣,有‘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之稱,是真正的龍盤虎踞之地!”
    他稍稍停頓了片刻,目光掃過在場每一位高級軍官的臉龐,確保所有人都跟上他的思路,隨後將指揮棒果斷向外一揮,劃向太原外圍的廣闊區域。
    “首先,是太原城的山河表裏,非常獨特。”
    他的指揮棒沿著地圖上的山勢開始移動。
    “諸位請看,這太原盆地,東西兩側皆有山脈夾峙。城東,是連綿的太行山餘脈,山勢雖不是極險,卻足以構成一道難以逾越的屏障;城西,則緊鄰汾河水係,河網縱橫,形成了大片的濕地水障,極大地限製了我軍攻城部隊的展開與機動性。”
    他的指揮棒此時重點敲了敲城南方向,語氣加重:
    “我軍主力目前正集結於此。這意味著,我軍若要攻城,就必須先越過這片相對開闊的城南地域,我們的行動將完全暴露在敵軍視野之下。
    而日軍,則可以依托東山諸要點,如罕山、孟家山等製高點,建立起完善的觀察哨和炮兵陣地,居高臨下,監視並炮擊我軍的所有進攻路線。
    此乃我們必須麵對的第一重天險!”
    言及此處,張定邦將指揮棒收回,再次穩穩地戳在太原城之上,話鋒順勢一轉。
    “其次,縱然我軍突破了太原城外圍,還要麵對太原那堅固的城防工事,太原城牆的堅固性,是我軍的第二重考驗。”
    他的話語中帶著對冷兵器時代軍事智慧的讚歎。
    “太原城牆,承襲明清舊製,雖曆經戰火,部分地段有所損毀,但其主體結構依然完整,加之日軍占領太原後又進行了加固,其防禦力不容小覷。”
    他用手比劃著,仿佛城牆就在眼前。
    “太原城的城牆以青磚、夯土築成,底寬頂窄,平均高度在十二米以上,頂部寬闊,可並行馬車。城牆之外,還有寬達十餘米、深約數米的護城河,水源引自汾河。
    時至今日,護城河的防禦作用雖已下降,但它與高大的城牆結合,所形成的立體障礙,依然是我步兵的噩夢。”
    他抬起頭,臉上的疤痕在此刻更顯猙獰。
    “更重要的是,城牆之上,日軍必定構築了密集的機槍巢、迫擊炮位,它們相互呼應,足以在城牆前方編織出一道致命的交叉火力網。”
    在分析了宏觀地形與核心城牆之後,張定邦的語速也開始明顯的加快了不少。
    “日軍的防禦遠不止一道城牆那麽簡單。其核心堡壘,星羅棋布,構成了我軍第三重考驗,那就是複雜的防禦體係。”
    他的指揮棒又指向太原城內的東北角。
    “這裏,是‘太原兵工廠’!此地廠房堅固,設施完善,本身就是一座現成的、巨型防禦工事群。筱塚義男極有可能將他的指揮部設於此地,並將其作為最後抵抗的核心。”
    其次,是諸如首義門、承恩門等主要城門樓。這些城樓體量巨大,結構異常堅固,經日軍改造後,必然配備了強大的火力,是我攻城部隊必須逐一拔除的硬釘子,每一座都可能讓我軍付出慘重的代價。”
    不等眾人細想,他手中的指揮棒又指向城外近郊的雙塔寺、郝莊、狄村等地。
    “另外,這些城外近郊的要點,地勢較高,經過我軍這些天的襲擾作戰,已探明日軍在此修築了永久性或半永久性工事,它們就跟觸角般拱衛著太原城,構成了堅實的外圍支撐點。不徹底肅清這些外圍據點,我軍根本無法安全地接近太原城的城牆腳下!”
    等介紹完這些堅固的工事群,張定邦的聲音又陡然變得更加低沉、凝重。
    他仿佛要將接下來的嚴峻性直接烙印在在座每一個軍官的腦海裏。
    “假設,我軍最終克服萬難,成功突破了城牆……等待我們的,也絕非勝利,而是更為殘酷的巷戰,是層層設防的堅固堡壘。
    太原城內的街巷雖非極度複雜,但日軍必然已經利用街壘、暗堡、地道,以及銀行、政府大樓、學校等一切堅固建築物,構築了層層疊疊的室內防禦體係。
    如果我是筱塚義男,必不會與我軍進行堂堂陣陣的對決,而是會化整為零,進行逐屋、逐街的爭奪。
    屆時,每一條街道,每一棟樓房,都可能變成一個吞噬我第五軍將士生命的絞肉機。”
    張定邦說完這些之後,將指揮棒輕輕放在地圖桌邊,挺直了身軀,他雖然沒有再說話,但那份基於嚴謹分析的沉重判斷,已經清晰地傳遞給了在場的每一位軍官。
    這時副軍長郭翼雲朝著張定邦點了點頭,開始繼續往下發言。
    “這幾處難點確是我軍當前麵臨的最大障礙。然,敵之弱點亦同樣明顯,筱塚義男困守孤城,其能戰之兵此前被我軍不斷調動之後,僅剩六千餘眾。
    區區六千人可守不住這太原城。要知道他們麵對的是我第五軍的數萬虎賁之師,筱塚義男目前兵力捉襟見肘,防線必然薄弱。就這點兵力,他越想處處守住,就越守不住。
    據此,我參謀部擬定‘以正合,以奇勝,采取三麵猛攻,一戰破城’之方案,核心便在於揚我軍之長,擊敵軍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