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時機

字數:4025   加入書籤

A+A-


    聽著徐淩的話,趙牧下意識的點點頭。
    他之前隻想著暫時不能暴露自己的野心,否則可能會給所有人帶來滅頂之禍。
    可他卻忘記了,他如果要實現自己的野心,光靠他一個人是不行的。
    除了他自己,他還需要許多幫手。
    就算是劉邦,不還得靠著蕭何、張良、韓信等人?
    再比如說老朱,手下不也是有常遇春、徐達、藍玉這些猛將,以及李善長、胡惟庸、劉伯溫這些能臣?
    野心這件事,趙牧可以不用跟其他人說,但必須要有所行動。
    俗話說上行下效,隻要時間一長,哪怕他不說,他手下的那些人也會明白他的想法。
    然後,自然而然的就將他推向那個位置。
    “我明白了,剩下的兩點又是什麽?”
    趙牧對徐淩已經有了幾分敬意,若非徐淩指出自己的不足,隻怕他又要浪費許多時間。
    剛開始的時候或許還沒什麽,但越是到了後麵,這些被浪費的時間就越發彌足珍貴。
    畢竟,天下的人口是有限的。
    若是其他勢力將人都拉攏了過去,到時候他再想發展也就晚了。
    不得不說,徐淩對他提出的這點意見對他有很大的驚醒作用。
    徐淩微微一笑,說道:“這第二點便是時機的選擇,東家可知這天下已經有許多處都在造、反,不論是青州,亦或者是蜀州、荊州、白沙洲等地,皆已經有人反了。”
    趙牧點點頭,道:“此事我已經知曉,而且據說青州那邊已經有人攻下了三座城池,不過先生所說的時機,指的又是什麽?”
    徐淩解釋道:“其實東家剛開始的決策並沒錯,正所謂出頭的椽子先爛,我們可以靜待時機,等朝廷和那些反叛軍互相消耗的差不多了,然後揭竿而起。”
    對於這條意見,趙牧倒是沒覺得有太大的驚喜。
    畢竟他先前已經想過許多,都與徐淩說的差不多。
    徐淩也不著急,繼續慢悠悠的說道:“至於這第三點,便是地域的選擇。”
    趙牧眉頭一皺,問道:“先生是覺得此地不適合造、反?”
    徐淩點點頭,道:“不錯,此地不適合的原因有三,一是太平縣附近百姓稀少,縱然東家拉起大旗,能夠投奔的人也有限,二一個則是太平縣駐紮五千精兵,若是東家有一旦展露任何眉頭,都可能成為對方的功績。”
    趙牧心頭一沉,徐淩所說的五千精兵,他確實有過考慮,也正因為那五千精兵的威懾,他才不願意輕易暴露自己的野心。
    徐淩繼續道:“至於第三個原因,還是因為太平縣距離那些蠻人太近了,不論是蠻人還是胡人,亦或者是狄人、戎人,都隨時可能攻打過來。”
    趙牧愣了愣,隨即啞然失笑。
    這一點他倒是真忘記了。
    大蘄王朝的太祖之所以設立太平縣,為的就是想要進攻草原!
    但隨著後來一係列事情的發生,太平縣的作用也逐漸轉變為防禦,更甚至被那些走私商人當做中原和草原的中轉之地。
    趙牧無奈的搖了搖頭,問道:“那先生覺得,何處適合造、反?”
    徐淩想都不想就道:“最適合的地方,自然是入蜀。”
    “入蜀?”
    趙牧眉頭一皺,突然想起前世的那位諸葛孔明。
    正當他準備再次開口的時候,徐淩卻又道:“蜀道難,占據蜀地進可攻、退可守,但眼下入蜀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哦?”
    趙牧愣了一下,問道:“如此說來,先生覺得有更好的地方?”
    徐淩道:“關中!”
    趙牧眉頭一皺,道:“關中?”
    他之前也琢磨過關中,畢竟關中有關中平原,土地也算是肥沃,每年都能產出不少糧食,而且四周也有崇山峻嶺以及各種天險。
    可唯獨,有兩處不好。
    一處是距離蠻人太近,容易遭受蠻人威脅,即便強如李世民當初也曾被迫簽訂渭水之盟。
    大蘄雖然是另一個世界,但大致的地理環境倒也差不太多。
    而且他剛穿越過來的時候,路過的鎬州便位於關中地區。
    為了剿滅難民幫,朝廷在那裏布置了許多兵馬,若想打下關中地區,必定十分艱難。
    至於另一處不好的地方則是關中有些偏安一隅,若是想要東出的話必須經過函穀關。
    一旦函穀關被其他勢力所占據,關中便會猶如困獸一般,既無法東出,也沒辦法向北、向南。
    趙牧將自己的擔憂說了出來,徐淩聽後也不惱,反而覺得跟趙牧有些惺惺相惜。
    “東家所言不錯,不過這就又要說到我剛剛提起過的時機二字了。”
    徐淩不慌不忙的說道:“我在來東家這裏之前,曾經聽人說起過一個消息。”
    趙牧這才明白徐淩剛剛說的時機,竟然還有其他意思。
    “什麽消息?”
    他緩緩問出。
    徐淩神色嚴肅道:“蠻人,就快要南下打草穀了。”
    “打草穀?”
    趙牧愣了一下,疑惑道:“如今大蘄天災四起,蠻人就算是南下打草穀,他們也未必能搶到多少東西吧?”
    徐淩點點頭,道:“據我所知,草原上今年的日子也不好過,他們為了自己少餓死、凍死一些人,即便明知南下打草穀也搶不到多少東西,依舊要派人南下。”
    “一方麵是能夠搶到多少東西,便搶到多少東西。”
    “另一方麵,如果打草穀的時候他們跟大蘄大戰,死上許多人,如此他們也能少消耗一些物資。”
    “最後則是如果能夠跟朝廷和談,他們又可以從朝廷手裏逼迫出一些物資。”
    聽到這些話,趙牧頓時沉默起來。
    如果朝廷為了跟蠻族和談,被迫給出許多物資。
    到時候,這些交出去的東西,依舊要算到百姓頭上。
    百姓的生活,也會更加艱難。
    整個天下,不知又要死掉多少人。
    每每想起這些事情,趙牧都覺得心中十分沉重,恨不能立刻推翻這個腐爛的朝廷。
    將那些蛀蟲,一掃而淨!
    可就算他再憤怒,眼下也隻能默默地積蓄力量,然後靜待時機一飛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