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此道,不孤
字數:4180 加入書籤
隨著趙牧的吩咐,鄭遠立刻回去安排起來。
雖然如今大雪未停,前往蕩山並不方便,可術縣內其實就有一些煤炭。
好在數量雖然不多,但隻是讓鄭遠試驗幾次的話沒有任何問題。
囑咐完了鄭遠,趙牧和徐淩一同出門,看著還在紛紛灑落的雪花忍不住悲傷。
雖然他已經竭盡全力,可這場大雪還不知道要害死多少人。
隨著小冰河的時代越來越深入,那些天災也不再隻局限於一隅之地。
先前隻是北方,如今雪災又降臨關中。
或許用不了多久,就連南方也會遇到各種災害。
而偏偏那些世家和奸臣當道,汙吏橫行,使得大蘄的百姓生存越來越艱難。
“聽說,南方那邊已經設置了許多鈔關,隻要是從鈔關經過的人,都需要繳納許多銀錢才能過關。”
徐淩將自己從那些商人處聽來的消息,用一種悲傷的語氣告訴趙牧。
趙牧聞言愣了一下。
鈔關?
這不就是明朝末年,各地流行的那些關卡嗎?
他有些記不清楚,當初是崇禎還是天啟年間,開始出現的這東西。
趙牧隱約記得,鈔關的出現,好像是這兩位皇帝中的某一位,為了填補國庫的空虛,派出許多太監在各地設立的玩意兒。
皇帝的本意,隻是為了填補國庫空虛。
而且,主要針對的還是商人。
可漸漸地,就開始變了味。
那些太監好不容易有了撈錢的門路,自然不顧一切的開始壓榨百姓。
從一開始的針對商人,到後來的隻要是路過之人都要交錢才能通過。
而他們撈到的銀錢,也隻有一小部分才會回流到國庫。
大部分的好處,都被他們自己人給瓜分了。
不過鈔關之所以被稱為鈔關,這裏的鈔指的是寶鈔。
因為那些銀子都掌握在那些達官貴人手裏,使得民間少有銀子可以流通。
那些皇帝,這才發行了類似於紙幣的寶鈔。
以此,來減少金銀的使用。
但寶鈔這種玩意兒,就跟後世的金圓券差不多。
今日還值一兩銀子,明日可能就連半兩銀子都不值了。
雖然趙牧也不確定自己記得對不對,但大致上是沒錯的。
如今的大蘄雖然也遇到了小冰河,但整體的曆史進度卻遠遠沒有達到前世明朝的那種規模。
有時候,趙牧也不得不懷疑自己究竟穿越到了一個什麽樣的時代。
……
“如今大蘄也開始發行寶鈔了嗎?”
趙牧聽著徐淩的話,不由感慨一聲。
前世真正意義上類似於紙幣的存在,應當是宋朝的交子。
但交子的出現,隻是因為那些商人不願意在路上攜帶大批的金銀。
可寶鈔的出現,那就純粹是因為市麵上流通的金銀不足了。
如今的大蘄,國庫空虛的原因無非兩點。
一是市麵上本就沒有那麽多金銀流通,百姓自然也就無法繳納那麽多金銀了。
大多數時候,也隻能用實物繳納稅賦。
二是如今天下百姓本就窮苦,但世家豪紳土地兼並之風卻一日強過一日,百姓卻一日比一日貧苦。
這種情況下,就算把他們全部壓榨幹淨,又能有多少稅賦?
再加上那些百姓用實物繳納稅賦的時候,那些貪官汙吏為了撈取好處,還會指定必須用金銀來繳納稅賦。
沒有辦法,百姓隻能用實物去換成金銀,然後繳納稅賦。
可在兌換金銀的時候,那些貪官汙吏還會跟那些世家聯合起來,利用手段各種克扣。
原本可以兌換一兩銀子的東西,最後隻能兌換八錢甚至是七錢、六錢。
如此種種,隻能說是苦了百姓,肥了那些貪官和汙吏。
但大蘄的國庫,卻始終都處於空虛甚至是虧損的狀態。
而為了填補國庫,朝廷隻能繼續加稅。
長此以往,百姓和國庫越來越窮,反倒是那些世家和各種中飽私囊的官員、小吏賺的盆滿缽滿,不知道肥了多少人。
徐淩疑惑地看著趙牧,問道:“主公所說的寶鈔是何意?”
趙牧一愣,問道:“那你剛才說的鈔關的鈔,指的是什麽?”
徐淩解釋道:“前幾年朝堂為了應對市麵上金銀極少流通的困局,特意推出了一種新的紙錢,這種紙錢被稱作銀鈔,而往來的大商人基本都會隨身攜帶這種銀鈔,因此那些專門收取過路之費用的關卡便被稱作鈔關。”
趙牧訕笑了一聲,原來鈔關的鈔指的是這個。
不過銀鈔也好,寶鈔也罷,基本上都是一個玩意兒。
“按照你的說法,這銀鈔已經流通許多年了,為何我卻從未見過,更未聽聞?”
趙牧好奇的看著徐淩,雖然他穿越的時間不長,可也算是見過許多世麵。
別的不說,光是術縣的西市,如今就有不少商人聚集。
因此,他怎麽也不可能從未聽過銀鈔。
徐淩笑道:“主公有所不知,那銀鈔雖然攜帶便利,但因為假鈔泛濫,加之朝廷不斷增加,因此銀鈔能夠兌換的現銀越來越少,原本一兩銀子的銀鈔可以兌換一兩銀子,但現在就算是三兩銀子、五兩銀子的銀鈔,也未必能夠兌換一兩銀子。”
“如此一來,那些大商人寧願攜帶銀票,也不願意攜帶銀鈔,因為他們不知道手裏的銀鈔什麽時候就突然不值錢了。”
“而且銀鈔主要流行在神都和南方地區,我們這裏算是偏僻,一直也沒怎麽用過。”
“再加上如今鄭遠那邊已經跟所有來購置貨物的商人說過,要麽用銀票,要麽用現銀,所以主公自然就更沒有見過銀鈔了。
聽他說完,趙牧才明白過怎麽回事來。
他要走的那條路非常艱難,但這條路上並非隻有他一個人。
而是有許多人,都在陪他默默前行。
“我知道了。”
趙牧點點頭,心中感覺有種說不出的沉重。
此道,不孤!
再次抬頭看著天上紛紛灑落的雪花,趙牧突然沒來由的有些感慨。
“若是申強沒去蕩山就好了,以他的觀星術肯定可以早早地就預測到這場雪災,我們也不必這個時候才想起要應對雪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