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02章 那個陳小凡,背後有高人指點

字數:4361   加入書籤

A+A-


    巫家華聽陳小凡當麵為他請功,並得到高湛軍的高度讚揚,心中當即充滿感激,客氣道:“人民英雄的豐功偉績,是我們這個城市的寶貴精神財富。
    我們作為後人,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時,不能忘記,是這些先輩付出生命,趕走了侵略者,這才換來我們今天安定祥和的生活環境。”
    他身為一個市長,冠冕堂皇的客套話,張口就來。
    高湛軍點點頭道:“事不宜遲,我們既然到了,就趕緊動手吧。
    我就獻醜,書寫正麵題詞了。”
    他說著,來到擺好的筆墨紙硯跟前,揮毫潑墨,寫下“人民英雄紀念碑”幾個大字。
    旁邊圍觀的考察團成員,以及巫家華等人連連鼓掌稱讚。
    首先,高湛軍的書法的確不錯。
    他臨摹過許多字帖,字體剛勁有力,銀鉤鐵畫,不亞於那些書法名家。
    其次,他的身份擺在那裏。
    隻要這幾個字,將來鐫刻在石碑上,並留下他的落款,就包含了特殊的政治意義。
    巫家華側身讓開,由宣傳部的人找好角度,拍下高湛軍書寫的照片。
    同時,這也相當於他跟考察團成員們合影。
    接下來,趙南鄉、王春泉、胡中奎等考察團成員一一留下墨寶,為英雄們書寫事跡。
    這些人能身居高位,書法都不錯,這也相當於賣陳小凡一個人情。
    巫家華看著大部分考察團成員都寫了,心中不由大喜過望。
    這些書法的原版,用價值連城來形容也不為過。
    大家書寫完畢之後,太陽已經快下山了。
    高湛軍道:“小凡,按照我們考察團的預定行程,今天晚上要趕去臨海市住宿。
    想必他們也已經做好了接待安排。
    這樣我們就不再打擾了,將來等回到京城再聚吧。”
    巫家華急道:“天馬上就要黑了,諸位領導給我們留下這麽多墨寶,我們不盡一下地主之誼,就太失禮了吧。”
    高湛軍擺了擺手道;“不用客氣。
    今天晚上我們要是不趕到臨海去,那邊的接待工作就白做了。
    我們改日再見。”
    他說完,率先帶人登上了考斯特。
    巫家華也知道,考察團晚上不會留下,於是跟大家揮手告別。
    他目送著車輛離開之後,看著那一幅幅未幹的書法,感慨道:“小凡同誌這次在接待中,功不可沒。
    這些老領導們,每一個人的書法作品都是無價之寶,沒想到今天留下這麽多。”
    陳小凡道:“這也就是老領導們平易近人,又加上是給英雄紀念碑題字,所以大家才不吝賜字。
    要不然也不可能,每人都親自揮毫,留下墨寶。”
    劉金永好奇道:“你不是被安排到了通元縣駐點,為什麽又跟考察團弄到了一起?”
    陳小凡解釋道:“我妻子的爺爺跟高老是老戰友,所以讓我來,以私人身份拜訪一下。
    沒想到正碰上考察團對接待不滿。
    我就準備,帶他們隨便走走看看。
    沒想到越待越熟,於是就有了這次題字。”
    巫家華感慨道:“你妻子的家勢,雖然為你搭建了一個平台。
    但你在這個平台上騰挪跳躍,取得老領導們認可,那卻是你的能力。
    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
    天色不早了,下班吧。”
    他說著,拍了拍陳小凡肩膀,帶著劉金永轉身離開。
    他剛才那幾句話,並非恭維之詞。
    陳小凡的確是娶了個高官之女,有了跟上層領導接觸的平台。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利用好這個平台。
    若是換了普通人,受妻子爺爺的委托前來拜訪老戰友,拜訪過後就結束了,恐怕連印象都留不下。
    可陳小凡卻帶著這幫老頭們玩了兩天,得到大家的一致讚揚,並且主動留字。
    這至少說明陳小凡的所作所為,得到所有人的認可。
    再加上他妻子那邊的關係,已經跟這幫老領導們處得跟親人一樣了。
    這的確是陳小凡的本事,別人誰也替代不了。
    有這項本事,將來前途沒有上限。
    ……
    另一麵。
    剛才考察團的車輛剛到人民廣場停下,孫興便知道剛才趙鑫所說不是在吹牛。
    尤其他看到陳小凡跟考察團成員們一起下來,還給巫家華做了一一介紹。
    他知道必須跟老板匯報了。
    這件事反正也瞞不住。
    他即使不匯報,老板也很快就會知道。
    他撥通李群山的個人手機。
    此時此刻,李群山正在王君承辦公室裏商議對策。
    考察團竟然讓陳小凡給帶走了,的確讓他們有些猝不及防。
    他們辛辛苦苦規劃的路線,那幫老頭們根本不感興趣,而陳小凡帶那些老頭去了通元縣的桃源村,大家好像興高采烈,興致盎然。
    這不免讓他們十分失望。
    昨天李群山驅車,隻能悄悄跟在後麵,卻不敢驚動考察團。
    今天一大早,他又派人盯著考察團動向,知道大家去看了西山農業,和垃圾發電廠。
    李群山心裏不禁吐槽,陳小凡這是夾帶私貨,帶大家看的都是他主導的項目。
    關鍵是這幫老頭們似乎興致越來越高。
    直到下午,從垃圾電廠離開,李群山預估考察團行程終於結束了,這才硬著頭皮來向王君承匯報。
    “王書記,看來這幫老領導就是偏心,”李群山不服氣道,“陳小凡帶領他們去桃源村,還可以說是郊遊,欣賞自然風光,品嚐風土美味。
    可後來去的西山農業,還有垃圾電廠,不也是工農業項目?
    為什麽我們推薦的,要比陳小凡那兩個項目大得多,但考察團卻厚此薄彼,偏向陳小凡的安排?”
    “你還好意思說,”王君承瞪對方一眼道,“你推薦的都是重汙染,高耗能企業,這種產業哪裏都有,考察團非要跑林州來看?”
    李群山歎了口氣不敢說話,心想:馬後炮誰不會放?
    那份接待方案,當初也是得到你批示的。
    王君承沒有繼續追究下去,向後一靠,歎口氣道:“我已經問過高省長。
    那個叫陳小凡的秘書,背後有高人指點呐。
    他所推薦的,雖也看似是普通項目,但卻能精準打動考察團那幫老領導的心思。
    那不僅僅是老人家偏心那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