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內憂外患,危若累卵!

字數:5971   加入書籤

A+A-


    左京算是發現。
    他如今已然成勢,至少在九江,幾近於無敵,特別是對付高手不算特別多、而且分布特別散的勢力,例如白狼營,更是妥妥碾壓局。
    “低級死士提供情報支持。”
    “高級死士隻管打擊。”
    如此。
    強強聯手,打爆所有。
    想那白狼營在九江紮根也有十餘年,一直良性發展,早就成勢,一旦全麵發動起來,其能量可著實不小,造成的影響力與破壞力絕對極大。
    可惜,對上不講理的左京。
    雷霆掃穴。
    目不暇接。
    直接在這一特務組織、暴力機關尚未反應過來之前,不給他們發動的機會,一鼓作氣將其打死。
    “膽敢假借‘地下會’的名頭搞事情,白狼營必須死!”
    再有一點,左京很明白,他麾下數以千計的死士,忠心耿耿、悍不畏死,放在戰場上也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但他更清楚的是,這些死士拿到戰場上難免死傷慘重,一場場大戰消磨下來,每日補充的速度絕對比不上戰死消耗的速度。
    戰場。
    戰爭。
    那不是死士的舞台。
    至少在殘玉八級的目前還不是。
    “相較於戰爭,一個穩定、和諧有秩序的和平社會,更能讓這些死士發揮。”
    例如大燕。
    人人都在既定規則下生存、活動,不管是明規則還是潛規則,總之有規則。
    但唯獨左京借助死士,可以無視規則、打破規則乃至踐踏規則。
    規則!
    在所有人都要遵守的時候,才叫規則。
    冷不丁麵對一個不需要守規則的人或勢力,那麽,那些還在既定規則內的人或勢力,就好比被罩上一層大網,難以騰挪,隻能任由宰割。
    “和平來之不易。”
    “戰爭對我不利。”
    左京有一個很清醒的認知,此次鏟除九江行省的白狼營,也是為了避免戰爭從而做出的一次行動,算是免費送給大燕朝廷的一個禮物。
    隻不過,他目前所能做的還很微弱。
    戰爭局勢並非九江這邊的小小隱秘鬥爭可以左右,更不是左京區區兩千多的死士可以決定。
    左京自顧自經營著以上陽城為核心的九江一畝三分地。
    目前。
    上陽亂不亂,左京說了算。
    但放眼整個九江,左京還是差些火候。
    還須繼續積蓄。
    積蓄過程中,左京閑著沒事除了練武,經過白狼營的刺激之後,他也開始多多看書、多多打聽國家層麵的信息。
    諸多死士都是左京的耳目。
    左京甚至可以派遣死士前往大燕各省實地體驗、調研。
    漸漸地。
    他對大燕整體局勢有了一個更具體的了解。
    總結一下,隻能用三個詞形容——
    “觸目驚心!”
    “危若累卵!”
    “內憂外患!”
    ……
    下陽城。
    五絕樓。
    左京習武之後,又在琢磨大燕局勢,總算梳理出一個大致脈絡。
    首先。
    政治上,大業帝勵精圖治,卻誌大才疏,屬於那種越努力越完蛋的典型,日日早朝別提多勤政,可國家卻被他治理的越來越糟。
    指手畫腳,往往外行指導內行。
    皇帝不行。
    官僚也不行。
    黨爭激烈,彼此攻伐,哪裏還有心思治理國家,行政效率極其低下,司法嚴重不公。
    此外,曆朝曆代都難避免的土地兼並問題,皇室、藩王、官僚、地主瘋狂兼並土地,大量農民淪為佃戶或流民。
    跑馬圈地。
    百姓苦不堪言。
    這是內憂。
    除此之外還有外患。
    九邊之外是塞外犬戎,北境之外是雪域帝國,南部還有土司作亂,東部沿海又有海盜橫行、倭寇肆掠。
    簡直四麵楚歌、處處皆敵。
    光是邊軍支出就不知消耗多少糧草多少餉銀,連年戰爭早就拖垮大燕財政。
    以至於大燕不得不一次次提高賦稅,各種名目,數不勝數——
    渠伊錢、兵役錢、力役錢、身丁錢,早就收到三年後。
    曲錢、牛皮錢、鹽錢、鞋錢、腳錢、農具錢、公用錢,等等,隻有百姓想不到的,沒有朝廷不敢收的。
    民不聊生。
    民怨沸騰。
    左京生在九江長在九江,有知見障,直到近來,主動走出去,在外省四處看,橫跨大燕南北,這才知道,原來九江已是人間天堂。
    這裏水澤充沛、物資富足、連續多年豐收。
    百姓雖受壓迫,但至少還能吃飽飯。
    可外省就慘了。
    南方還算好的。
    北方連年大旱,蝗災、瘟疫不斷,導致糧食絕收,餓殍遍野。
    大燕兩京十三省,全國一體化,北方這麽慘,南方又豈能獨善其身?
    逐漸加重的稅收就是明證。
    南部六省除了九江、東湖、西湖三省之外,其他海東、海西、雲川三省,也早就不堪重負。
    百姓負擔年年加重。
    朝廷稅收卻年年減少。
    軍餉支出年年增加。
    可士卒到手的餉銀卻年年克扣。
    士卒生活困苦,毫無戰鬥力,甚至逃兵屢見不鮮,落草為寇者甚眾。
    ……
    凡此種種——
    內憂引發外患。
    外患加重內憂。
    再加上朝廷腐朽、皇帝無能、官僚貪腐。
    上上下下。
    全爛透了。
    “這是要完的氣象!”
    左京越調查越心驚,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看這架勢:“大燕命不久矣!”
    這可不是好事!
    左京完全沒做好準備。
    他才剛剛起步——
    剛把上陽城經營的鐵板一塊。
    剛把下陽城穩固。
    對於九江行省其他八府還在經營建設當中,尚未完全掌控。
    這種時候一旦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他很難控製局麵。
    常言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戰爭之下。
    遭殃的永遠是最底層的老百姓。
    左京也是老百姓。
    他大姐、小弟,也都是平頭老百姓。
    萬一起義之火燒遍兩京十三省,左京、左蓉、左城又豈能有好?
    “那句話怎麽說來著?”
    “是了!”
    “覆巢之下無完卵!”
    而且,一旦內亂,朝廷勢必要從邊軍調遣精銳入關鎮壓。
    這樣一來,邊關空虛。
    那犬戎。
    那雪國。
    那土司。
    以及沿海倭寇。
    強敵環伺,勢必來攻。
    萬一邊關告破,敵國大軍長驅直入,整個大燕怕是都要陷入戰火之中,局勢糜爛難以想象。
    左京兩世為人,早就知道,不管是農民起義還是異族入侵,都有其黑暗麵。
    農民起義無組織無紀律,容易滋生許多暴力犯罪,百姓禍害百姓、流民禍害農民的情況屢見不鮮。
    並非全是偉光正。
    至於異族入侵,更是別提,前世的史書上早就寫明了異族入侵的後果——
    五胡亂華,漢人幾近滅種。
    蒙古入侵,漢人、南人淪為三等四等下等人甚至不如人!
    滿清入侵,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大殺特殺血腥鎮壓。
    總之。
    沒一個好的。
    “包括腐朽的朝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