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8章 彈棉花
字數:4397 加入書籤
天剛擦黑,林父帶著兩兄弟冒著飛雪匆匆忙忙地趕回來。
在屋門口,三人抖了抖衣服帽子上的雪,取下圍巾,進廚房洗把熱水臉,喝口熱水暖暖,緩了一會兒,吃飯。
“今兒個,我去柱子家裏,發現他們的棉衣棉褲全部都要翻來曬,棉被太薄,要加棉花。還有後院老太太家裏的棉被也是一樣的。”
“家裏的情況怎麽樣?”林父等林母說完,問道。
“當家的,家裏的棉被也要弄,特別是老大老二的。這全部加棉花不現實,我打算湊點棉花,請彈棉匠上門來。”
老百姓家都是加點棉,重新彈,至於做新被子,那是結婚等大事才做的,費錢又費棉花。
“那好,家裏的事你看著安排的。”這些鎖事都是林母拿主意。
“當家的,老家什麽情況?”他們專門送糧食和錢回去,看看兩位老人。
“還好,柴火跺碼得高高的,加上我們拿回去的玉米麵,糧食夠夠的。到時候弄到棉花,送些回去。其他的掃雪之類的,老大會安排的。”平日裏的鎖事,林大伯會安排。
“媽,爺爺說,下雪不方便,讓我們殺年豬的時候再回去。”林誌剛高興地說。
“那感情好。”殺豬就有肉吃,林母很高興。
吃完飯,林母將林解放背回來的紅薯,蘿卜,雪裏蕻,收起來。
基本上每個月,林誌剛他們家都會給爺爺奶奶,送點玉米麵之類的細糧,給老人家換換口味。至於林解放拿回來的糧食,多少是個心意,各論各的。
林母看著床上那堆棉襖,心裏飛快盤算著。後院老太太家裏要3斤棉花,柱子家裏要5斤棉花,我們自己家要13斤,鄉下老家要5斤,還得給他大伯考慮幾斤,幹脆湊個整30斤吧。
“當家的,我算過了,一共要30斤棉花。”
“好。你讓幾個孩子都先去供銷社看看,分開買,能買多少買多少,我找紡織廠那邊買點。”林父開口道。30斤棉花不好弄,一邊弄點,湊湊。
趕在大雪這個節氣,棉花終於湊齊了。供銷社隻買到5斤棉花,其他25斤棉花,是林父用蘑菇給紡織廠換的。
周末,今天是個好日子,天氣晴朗。一大早彈棉匠,扛著他的木弓和木槌,來到院裏,按順序來,先從聾老太太的被子開始,之後是何雨柱家,最後是林誌剛家。
“師傅,可以開始了。”
“好勒。”院裏響起了嘭,嘭,嘭的聲音,彈棉匠是按棉被的床數收費,中午要包飯。
林家,何玉柱正在準備做午飯的材料,要先把白麵饅頭做出來,麵粉是何雨柱拿過來的。聾老太太坐在灶前燒火,林母在清中午吃的菜。這個飯菜可不能差了,傳出去丟人。
林誌剛在地窖裏查看蘑菇菌絲的生長情況,條件有限,不同溫度情況下的生長情況,需要詳細記錄。他哥一早送9斤棉花,回去了。
林誌剛記錄好,掀開旁邊的簸箕,那是前幾天林誌剛算著時間,發的豆芽。回屋裏拿了個盆,收了2斤多豆芽,中午添道菜。
“媽,給,中午加道菜。”林誌剛把滿滿一盆黃豆芽遞給林母。
“呦,還是道稀含菜。”林母看著盆裏的豆芽,感慨道。
中午之前,老太太的被子彈完了,何雨柱家的還差點。
中午吃的白麵饅頭,清炒豆芽,豬肉酸菜燉粉條,韭菜炒雞蛋。洪師傅看到菜,笑眯了眼,吃著特滿足。
吃完飯,洪師傅坐了一會兒,不歇了,繼續幹。
上午彈完的棉被,趁著天氣好,放在中院曬太陽。
院裏的人,聽見彈棉花的聲音,響了一上午,下午又開始了。
“老閻,你看老太太家和柱子家,被子都重新彈了棉花,再曬曬太陽,晚上蓋在身上,肯定暖和得不得了。”閻大媽望著院裏的棉被,特羨慕。
“老閻,你快想想辦法,咱們也弄弄。”閻大媽催促道。
閻埠貴心裏想著,憑他們兩家的情況,一家老,一家小,剛剛勉強吃得上飯,怎麽比我還蓋上棉花被。冬日裏屋外雪花飄飄,屋裏蓋著一張棉花被聊天,是一件多麽令人羨慕的事
閻埠貴望著院裏彈棉匠的動作,急步走出去,他得問問去。
何雨柱正在翻他家的被子,閻埠貴走到旁邊“柱子,你這重新彈過的被子,就是不一樣,多麽蓬鬆。”說著伸手摸了摸。
“就是啊,再曬曬太陽,更暖和。”何雨柱手上動作不停,翻完自己家的,又把老太太家的翻個麵。
“柱子,你這棉花從哪弄的,我們家也想買點。”閻埠貴急切道。
“對啊,我們也想知道。”旁邊聽了一會兒的賈張氏開口道。
“這個,這個,我去供銷社買的。”何雨柱沉默了一會兒,回答道。
“柱子,你就別糊弄你賈大媽了,你們又是彈被子,又是改棉衣的,這要的棉花,供銷社可買不了這麽多。”賈張氏指了指後院的老太太,手上正在拆棉襖。
何雨柱暗道,壞了,露餡了。
“這個嘛,賈大媽,你都看到了,就這樣唄。我們運氣好,就買到充夠的棉花。”何雨柱痞痞的,不論怎麽說,都是這個回答。林大爺再三叮囑過何雨柱,要低調,這棉花確實是他們跑了幾趟供銷社買,至少多的,一問就是不知道。
至於老太太那邊,劉大媽她們問她,她隻回答,她想回答的。
“老林啊,你們這麽多的棉花,從哪裏買的。”易中海悄悄地問。
“怎麽,老易,你家要彈被子啊?供銷社就有,多跑幾趟,應該夠。”
“是啊,這不是看你們專門請彈棉匠上門,院裏大夥都好奇嗎?”
“你們去供銷社,買好棉花,幾家人一起,也可以請彈棉匠上門,他是按被子的床數收費的,你們可以先讓他看看被子報個價。”
“請彈棉匠,要包一頓飯,菜色可不能差。”林父叮囑道。
“這樣啊,謝謝啦。”易中海心裏有普了,這供銷社,看個人本事買棉花,至於其他路子就不用想了。
回中院,和其他幾家商量,等彈棉匠忙完,請他看看,報個價,大家心裏有個準備。
等彈棉匠忙完,林母開口道:“洪師傅,你看這些被子工錢多少。”
洪師傅笑著說:“你這主人家大方,按床數該7.2萬元(7.2元),有一床沒費什麽力氣,收你7萬元(7元)吧。”
“好勒,謝謝您。”林母遞上7萬元(7元),又接著說:“洪師傅,想請你幫,我們院裏的人看看,需要多少棉花和工錢,他們湊齊了棉花,再請你上門。”
“好說,好說。”洪師傅接過錢,數了數,放進衣服內口袋裏,笑著說。
這家,3床被子,棉花2.5斤,工錢2.4萬元(2.4元),這個是閻埠貴家。
這家,2床被子,棉花1.5斤,工錢1.5萬元(1.5元),易中海家的被子新,工錢少些。
這家,2床被子,棉花1.8斤,工錢1.6萬元(1.6元),這個是賈東旭家裏。
劉海中家裏人多,3床被子,棉花3斤,工錢2.6萬元(2.6元),他們家被子大點。
許大茂家,2床被子,棉花1.5斤,工錢1.5萬元(1.5元)。
聽完洪師傅的報價,各家心裏盤算著,早點準備,早點彈。
“你們準備好了,給我捎信,我好定時間,這段時間我天天都在外麵忙著呢。”
“一定,一定,洪師傅,慢走。”洪師傅扛著工具回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