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出使燕國

字數:4355   加入書籤

A+A-


    宇文太極撫須笑道:“經老臣與鴻臚寺官員多方斡旋,與北燕國的談判,終於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此言一出,滿朝皆驚。
    與燕國的談判,已經持續了近半年,一直僵持不下。如今竟有了突破?
    “燕國使臣昨日已鬆口,他們願意用北境的雲州,朔州兩座貿易重鎮,來換回他們那位被我大齊扣押的護道人!”
    “什麽?”
    這個消息,比剛才李慶誌親迎謝寧還要震撼。
    雲朔二州,是燕國與北方草原部落貿易往來的咽喉要道,每年光是關稅,就是一筆天文數字。
    用這兩座富得流油的城池,換一個人?
    這燕國皇帝,是瘋了不成?
    不少官員心中都泛起了嘀咕,但也有些見識深遠的,瞬間明白了其中關鍵。
    護道人。
    那是每個國家最頂級的戰略威懾力量,是皇權最鋒利的一把暗劍。
    每一位護道人,都是從萬千武者中挑選出的絕頂高手,其存在,本身就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武力巔峰。
    燕國那位護道人,是在數年前,潛入大齊境內執行刺殺任務時,被皇城司聯合大內高手,付出慘重代價後才僥幸生擒的。
    失去一位護道人,對燕國皇室而言,是無法承受的損失。
    用兩座城池來換,雖然肉疼,卻也說得過去。
    宇文太極很滿意群臣震驚的反應,他微微一笑,目光轉向了謝寧。
    “陛下,此乃我大齊百年未有之外交大勝。然交接之事,亦是重中之重,稍有不慎,便可能再生變數。”
    “既要護送燕國護道者安然出境,又要順利接管兩座城池,安撫民心,建立我大齊的統治。此行任務艱巨,非一般人所能勝任。”
    他的目光,毫不掩飾地盯向謝寧。
    “老臣以為,靖安伯文能安邦,武能定國,在汴城的治理中,更是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才幹與魄力。”
    “由他擔任此次出使燕國的正使,再合適不過了!”
    “此去,既能彰顯我大齊國威,又能讓靖安伯這等青年才俊,在更廣闊的天地中為國建功。”
    “皇上,此乃一舉兩得的大好事啊!”
    圖窮匕見!
    謝寧冷笑一聲。
    這隻老狐狸,繞了這麽大一個圈子,原來是在這裏等著他!
    聞太尉的臉色,在聽完的瞬間,也“唰”的一下就變了。
    這是什麽建功立業的好事?這分明就是一個巨大的陷阱!
    護送一個敵國的絕頂高手,穿越千裏,回到他的地盤,這其中的風險,用腳指頭想都知道有多大。
    那位燕國護道人,在路上會甘心束手就擒?
    一旦掙脫束縛,第一個要殺的,就是謝寧這個正使!
    更不用說接管那兩座城池了。
    燕國會那麽心甘情願地把兩塊肥肉交出來?城中的守軍,官吏,豪族,會那麽輕易地臣服?
    這明擺著是把謝寧往火坑裏推!
    “陛下,萬萬不可!”
    聞太尉當即出列,急聲道:“靖安伯剛剛平定汴城水患,勞苦功高,身心俱疲,實不宜再擔此重任。”
    “且他年紀尚輕,缺乏外交經驗,如此重大的國事,還需老成持重之人主持。老臣以為......”
    “聞太尉此言差矣!”
    宇文太極一派的文臣立刻站了出來,反駁道:“正所謂英雄出少年。靖安伯在汴城之功,難道還不足以證明他的能力麽?”
    “還是太尉是覺得,我滿朝文武,除了您這樣的老臣,便再無人可擔大任了?”
    “你......”聞太尉氣結。
    宇文太極的黨羽們紛紛下場,你一言我一語,將此事捧成了一件天大的榮耀,一個非謝寧莫屬的使命。
    拒絕,就是怯懦,就是辜負了聖恩與朝野的期望。
    好一招捧殺之恩!
    李慶誌坐在龍椅上,臉色鐵青,緊緊地攥住了拳頭。
    他豈會看不出宇文太極的險惡用心?這是要將謝寧調離京城,置於死地!
    可偏偏,宇文太極的理由,冠冕堂皇,讓他根本找不到直接拒絕的借口。
    謝寧看著為自己據理力爭,急得滿臉通紅的聞太尉,心中流過一絲暖意。
    但他,卻比任何人都清醒。
    他知道,自己不能退。
    今日若退,便落了下風,遂了敵人的意。
    今日若退,日後在朝堂之上,將再難抬頭。
    而且......去燕國?
    這似乎,也並非一件壞事。
    正愁玄機閣無法向外擴張,這不就是瞌睡了送枕頭麽?
    他倒要看看,這宇文太極,究竟為他準備了一場怎樣的鴻門宴!
    想到這裏,謝寧的嘴角,反而露出了一絲誰也未能察覺的弧度。
    他邁步上前,打斷了聞太尉的話,聲音不大,卻清晰有力。
    “陛下。”
    他這一開口,所有的爭吵都停了下來。
    謝寧對著龍椅深深一躬,朗聲道:“相國大人謬讚,臣愧不敢當。然身為大齊臣子,食君之祿,擔君之憂。”
    “隻要是為陛下分憂,為國盡力,臣,萬死不辭!區區燕國之行,何足掛齒?”
    “臣願為正使出使燕國,為陛下接管雲朔二州,揚我大齊國威!”
    他的聲音,充滿了少年人獨有的銳氣與自信,仿佛前路的任何艱難險阻,在他眼中,都不過是腳下的墊腳石。
    此言一出,滿場皆寂。
    聞太尉怔怔地看著他,眼中滿是擔憂與不解。
    李慶誌的臉上,同樣閃過一絲深深的憂慮,但更多的,是被謝寧的豪情所感染的欣賞。
    而宇文太極,那雙隱藏在歲月褶皺下的眸子裏,終於透出了一絲計謀得逞的,冰冷的精光。
    很好。
    這隻初生不久的猛虎,終究還是年輕氣盛。
    自己布下的天羅地網,他終究還是,一頭闖了進來。
    “好!好一個萬死不辭!”
    李慶誌從龍椅上站起,沉聲道:“既如此,朕便準了!封靖安伯謝寧為征燕正使,持節出使,全權負責交接事宜!”
    “神策軍統領蒙山為副使,率本部兵馬三千,隨行護衛!”
    “鴻臚寺,兵部,戶部,全力配合!若有差池,朕拿你們是問!”
    “欽此!”
    聖旨一下,再無更改的餘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