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班師回朝

字數:4383   加入書籤

A+A-


    什麽全麵開放邊境關口,建立互通貿易市場。
    什麽將對大齊商人的關稅降至最低。
    什麽允許大齊的“建安商行”,在他們國家的所有郡城,開設分號,並且,還享受十年免稅的待遇。
    這些條件,在他們看來,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這哪裏是戰敗國該簽的條約?
    這分明就是戰勝國在求著他們發展經濟啊。
    “公……公爺……您……您這是……”
    那名老使臣看著手中的卷軸,那雙渾濁的眼眸之中,寫滿了不解和困惑。
    他實在是想不通,這位爺到底想幹什麽。
    “怎麽?不願意?”
    謝寧看著下方那些一臉呆滯的使臣,眉頭微皺。
    “不不不,願意,我們當然願意。”
    那名老使臣聞言,嚇得是魂飛魄散,想也不想地便從懷中掏出了自己國家的玉璽,狠狠地蓋在了那份條約之上。
    開玩笑,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傻子才不願意。
    周圍那些使臣也同樣是反應了過來,一個個都爭先恐後地在條約之上,蓋上了自己國家的玉璽。
    生怕晚了一步,這位爺就反悔了。
    看著下方那些一臉慶幸,仿佛是占了天大便宜的使臣,謝寧的嘴角,勾起了一抹意味深長的弧度。
    他比誰都清楚,一味的征伐,隻會帶來無窮無盡的仇恨和反抗。
    而這種用經濟和文化,從內部慢慢滲透,慢慢同化的方式,才是他想要的“天下大同”。
    ……
    在處理完了那些周邊小國的事務之後,謝寧並沒有選擇繼續用兵,將那些早已是囊中之物的土地,給徹底地吞並下來。
    而是選擇了班師回朝。
    他知道,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現在的大齊,最需要的不是開疆拓土,而是休養生息,慢慢地消化掉這些來之不易的戰果。
    三日後。
    戰馬關,城門大開。
    謝寧率領著那支雖然傷亡慘重,但卻依舊是充滿了鐵血和剛毅氣息的齊燕盟軍,踏上了返回建安的征途。
    消息傳回建安。
    整個都城,都陷入了一片前所未有的狂歡之中。
    當謝寧所乘坐的馬車緩緩地駛入建安城的那一天。
    萬民空巷,百姓們自發地湧上街頭,夾道歡迎。
    他們手中高舉著寫有“武安君威武”的橫幅,將早已準備好的鮮花和美酒,毫不吝嗇地灑向那支凱旋而歸的英雄之師。
    “武安君千歲,武安君千歲。”
    那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如同滾滾天雷一般,響徹了整個建安城。
    那聲勢,甚至比皇帝出巡還要浩大,還要震撼。
    無數的百姓,在看到那輛緩緩駛來的帥帳馬車時,一個個都想也不想地便跪了下去,用最虔誠,最狂熱的姿態,去朝拜著他們心目之中,那個如同神明一般的救世主。
    馬車之內。
    李慶寧透過那薄薄的窗紗,看著外麵那片人山人海,充滿了狂熱和崇拜的海洋,那張傾國傾城的臉上,滿是震撼和自豪。
    這就是她的男人。
    一個以一己之力,挽救了整個天下,被萬民敬仰的,蓋世英雄。
    “相公,你現在,可是比父皇當年還要威風呢。”
    她轉過頭,看著那個正一臉平靜地坐在那裏,仿佛對外麵那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充耳不聞的男人,那雙明亮的眼眸之中,笑意盎然。
    “威風?”
    謝寧聞言,自嘲地笑了笑。
    “這世上,哪有什麽真正的威風。”
    “不過都是用無數將士的鮮血和生命,堆砌出來的虛名而已。”
    他看著窗外那些狂熱的百姓,那雙深邃的眼眸之中,閃過了一絲複雜。
    他知道,民心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今天,他們能將自己捧上神壇。
    明天,他們也同樣是能將自己給拉下地獄,摔得粉身碎骨。
    他要做的,不是去享受這份虛名,而是要將這股足以顛覆整個天下的龐大力量,給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
    這一次,小皇帝李慶誌並沒有出城迎接。
    他知道,以自己姐夫現在的聲望和功績,自己這個做皇帝的,再搞那些虛頭巴腦的禮節,反倒是顯得有些小家子氣了。
    他早早地便在皇宮之內,擺下了盛大的慶功宴。
    用最隆重的方式,去迎接那位凱旋而歸的,大齊的英雄。
    皇宮,金鑾殿。
    今夜的這裏,燈火通明,亮如白晝。
    悠揚的絲竹之聲不絕於耳,身姿曼妙的宮女們在殿中翩翩起舞,一派歌舞升平的祥和景象。
    小皇帝李慶誌身穿龍袍,端坐在那高高的龍椅之上,那張還略顯稚嫩的臉上,寫滿了難以掩飾的激動和喜悅。
    他的目光,不時地瞟向殿門的方向,眼中充滿了期待。
    在他的下方,是滿朝的文武百官。
    那些曾經在宇文太極倒台後被謝寧一手提拔起來的年輕官員們,此刻一個個都是紅光滿麵,與有榮焉。
    而那些曾經的中立派,或是宇文太極的舊部,此刻則是低著頭,如坐針氈,心中充滿了忐忑和不安。
    他們不知道,等待他們的,將會是怎樣的命運。
    “靖安公,攜長公主殿下,駕到。”
    就在此時,殿外,太監那尖銳而又充滿了高亢的唱喏聲,猛地響了起來。
    瞬間。
    整個大殿都安靜了下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齊刷刷地投向了那金碧輝煌的殿門。
    在無數道充滿了敬畏、崇拜、好奇,以及恐懼的目光注視之下。
    兩道身影緩緩地從那殿門之外,並肩走了進來。
    走在左邊的,是一個身穿一襲月白色錦袍,豐神俊朗,氣度不凡的年輕男人。
    他雖然隻是靜靜地走在那裏,但身上那股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如同山嶽一般厚重,又如深淵一般浩瀚的恐怖氣息,卻是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了一股發自內心的戰栗。
    仿佛,站在他們麵前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尊隨時都有可能蘇醒的,遠古神明。
    而在他的身旁,則是一個身穿華麗宮裝,容顏絕世,氣質高貴的女子。
    她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散發著一股讓人不敢直視的,母儀天下的威嚴。
    這兩人,正是剛剛才從戰馬關凱旋而歸的謝寧和李慶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