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流言與鹿

字數:4112   加入書籤

A+A-


    胤礽又被氣跑了,
    不過這次不全是因為她,他也氣他自己腳下不穩,更氣那群奴才亂拍馬屁。
    石蘊容掃了眼房內站樁似的奴才們,心中也尷尬的緊,
    剛想讓他們出去,便見外麵王以誠急急忙忙地進來,
    “娘娘,宮中不知何時起了流言,說您苛待庶母,不敬太子,實乃、實乃不孝不悌之人,萬歲爺和太後都被您蒙蔽了。”
    “混賬!是誰這般狠毒,傳出這樣的謠言?”石蘊容還未開口,李嬤嬤先替她不忿起來,
    “娘娘素日為人,宮中上下哪個不看在眼裏?”
    況且說什麽不敬太子,娘娘此次生病還不是因為太子爺?
    都不知道娘娘素日受了多少委屈,傳出這樣話的人實在是瞎了她的狗眼。
    李嬤嬤看向石蘊容的眼中滿是心疼。
    石蘊容眼中厲芒一閃而過,
    她看了眼瑞蘭,瑞蘭立即會意,轉身出去。
    “嬤嬤,給本宮更衣。”石蘊容沉聲吩咐道。
    房內幾人瞬間動了起來。
    很快,換了一身素色旗袍的石蘊容便在李嬤嬤的攙扶下直往壽康宮而去。
    到了壽康宮大門,石蘊容一言未發,推開李嬤嬤的手一撩下袍便直直跪在了書寫著“壽康宮”三個大字的匾額下。
    守門的太監驚了一跳,連忙小跑進去報信,
    轉眼的工夫,太後身邊的烏嬤嬤便走了出來,“太子妃娘娘,太後娘娘知道您受了委屈,傳您進去說話。”
    說著便來攙扶她。
    石蘊容卻保持著跪地的姿勢未變,抬頭柔聲解釋道:“非是本宮不願進去見皇瑪嬤,實在是本宮如今還病著,不敢將病氣帶給皇瑪嬤,還勞烏嬤嬤同皇瑪嬤稟明情況。”
    烏嬤嬤這才注意到她那格外蒼白的臉,心中長歎一聲,又快步回了內室。
    午後的日頭正毒,石蘊容身子還虛著,如今這麽一曬,本就蒼白的臉色不禁更白了,汗珠一顆一顆的往下滾,看的周遭一眾奴才們心中都不好受,
    他們也都知道近幾日私下流傳的謠言,原本便不相信的宮人不由更是唾罵胡亂傳謠的小人。
    “娘娘。”同樣跪在她身後的李嬤嬤低聲喚著,特意往前膝行幾步,想用身子給她撐著。
    石蘊容明白她的意思,偏頭看了她一眼,輕輕搖了搖頭。
    做戲就要做全套,
    臉色蒼白是敷的粉,汗珠是因為顧念著自己身子穿的多,怎的明知道這些的嬤嬤還入戲了。
    她抬頭看了眼明晃晃的太陽,
    別說,病這幾日,出來曬曬太陽還挺舒服的。
    回過神便看到太後在烏嬤嬤的攙扶下緩步走了過來,她連忙叩頭,
    “請皇瑪嬤恕孫媳不孝,孫媳身上還帶著病氣,為皇瑪嬤鳳體著想,還請皇瑪嬤不要往這邊走了。”
    太後氣的不輕,
    她一心在壽康宮養老,萬事不操心,若非石蘊容這一跪,還不知道後宮竟傳出了這樣誅心的謠言,
    眼看受了委屈的太子妃托著病體自罰於門前,還擔心她的身子,
    原本就軟的心不由更心疼了。
    “好孩子,快起來。”太後不僅沒聽她的,還親自上前來攙扶,“哀家明白你受委屈了,放心,此事哀家給你做主,烏日娜!”
    烏嬤嬤連忙應道:“老奴在。”
    “你親自送太子妃回宮歇息,再去查清後宮亂嚼舌根的人究竟是那些,通通拉去慎刑司處置。”
    “是,太子妃娘娘您這邊請。”
    “謝皇瑪嬤替孫媳做主。”石蘊容又深深行了一禮,才在烏嬤嬤的護送下回了毓慶宮。
    太後發了真火,先後有禦花園、浣衣局、鍾粹宮、儲秀宮、禦膳房等地的宮人被拖去慎刑司,
    可無論怎樣審問,眾多奴才都互相攀扯,抓不出幕後主使。
    此時的前線,
    康熙也收到了太子十日一送的問安折,以及留在宮中眼線的稟事折子。
    營帳內燈火通明,行軍整整一日的康熙麵上看不出絲毫疲憊,端坐於虎皮鋪就的座椅上,借著燭火先將胤礽的問安折一字一句的看完,
    梁九功悄聲送上一盞熱茶,又退後後方候著。
    “這個保成啊,”半響,康熙放下問安折,端起茶盞輕抿一口,
    “朕還當他長大了,沒想到如今還同幼時般依賴朕,朝堂上些許小事都要放在折子裏說。”
    “太子爺純孝,處事又向來有章法,想必對朝中之事並非沒有主意,而是也想借這些小事表達對萬歲爺的思念之情啊!”
    貼身伺候多年,梁九功當然知道康熙想聽什麽,“到底是萬歲爺親自帶大的,父子情分之深厚實在叫奴才豔羨。”
    果不其然,他話音剛落,康熙便朗笑出聲,“你這狗奴才,還酸上朕了。”
    梁九功點頭哈腰地稱不敢。
    “也罷,此次回鑾朕特許你從宮中挑個看得順眼的小太監做幹兒子,好叫你也享受享受這天倫之樂。”
    “哎喲!”梁九功驚呼一聲,忙不迭的跪下哽咽道:“奴才多謝萬歲爺大恩,奴才、奴才實在沒想到,自己這沒根的東西還有一日能享受天倫,這都仰仗萬歲爺的聖明……”
    “好了好了,朕知你心意,往後好好辦差便可,不必囉嗦了。”
    康熙擺擺手,讓他退下,心中也十分感慨,
    此事也是他一時高興隨口說的,倒沒想到梁九功會這般激動,可見是個人,便會想擁有天倫之樂,
    念及此,心中不免愈發自得,
    天家少有父子情深的,如始皇般功績千秋的,最後也落得個被不孝子弑兄篡位,更莫要提漢武帝與其太子劉據、李淵李世民等人,
    可如今自己同保成父子相得,實屬千古佳話。
    “朕記得今日路上碰巧獵了頭鹿,你著人快馬加鞭送回宮中給太子。”
    梁九功連忙應了,
    可不是巧,
    行軍路上萬歲爺一直催促進程,哪裏有那個閑情逸致去打獵,這頭鹿還真是趕巧碰上,又是萬歲爺親手射殺,
    軍中都說,這是大吉之兆。
    萬歲爺原本還想著命人烤了,犒賞三軍,也算讓大家夥都沾一沾吉兆,沒想到到頭還是賞了太子爺,到底還是太子爺得聖心啊!
    康熙不知梁九功心中作何感想,隨手翻開第二份宮中的稟事折,
    不想剛看了第一句,便愣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