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可能是他另外的一個機會
字數:4210 加入書籤
黎訴見徐州的神情,就知道他是多想了。
“聽安舉人說徐公子的學識不錯,便想前來交流一番。”
雲欽點頭道,“我們喜歡四處交流一下,希望沒有打擾到徐公子。”
黎訴和雲欽都這麽說了,徐州雖然不太相信,但還是禮貌地道,“那幾位請進吧。”
“不過可能要讓幾位失望了,我並不是舉人。”
說到這裏,徐州眼裏閃過一抹哀傷的神色。
黎訴開口道,“安舉人可是對徐公子讚不絕口,徐公子不必妄自菲薄。”
徐州讓幾人坐下,自己也隨之坐下。
其實到現在他心裏都還是不太相信黎訴他們真的是來找他交流的。
就他現在這樣,他不覺得黎訴他們都是舉人了,還來找他交流。
舉人都是有傲氣的,他並不是舉人,就算外界說他有些才華,但舉人應該是看不上他的。
而且現在外界對他的才華是不會有太多的提及,更多的是對他家的事談論較多。
而黎訴他們坐下之後,真真切切地和徐州交流起來了,全是學習上麵的事,沒有一句廢話。
徐州:“???”
徐州見他們是認真的,也不由地認真了起來。
家裏出了事後,他都是自己在家看書了。
之前的同窗們都不會來找他交流了,可能也是覺得沒有必要吧。
而黎訴他們都是舉人,徐州見他們是認真在和他討論學習,不由得更上心了。
這樣的機會,可能是家裏出事後的唯一一次機會了,徐州很珍惜這樣的機會。
黎訴他們交流也是真的交流,試探也是真的試探。
做著交流的事,試探徐州的水平和能力。
交流結束,徐州看黎訴他們的眼神裏麵都是帶著光的。
沒想到他成了這副模樣,居然還能有和舉人交流的機會。
黎訴他們也試探出了自己想要的結果。
黎訴看向雲欽和宋升,兩人都對他點點頭,看來是都覺得徐州挺適合去他們報社的。
他們報社現在越來越大,其實人手是有點不太夠的。
但他們又不想隨便往裏麵加人,也擔心是別人有心安排的。
楊保壽那邊也提過幾次讓宋升他們再招一些人,不是他們不願意努力,而是他們再努力,稿子太多的情況下,真的看不過來。
但又不想錯過任何一篇稿子,擔心錯過什麽好的稿子。
而每一期製作的時間有限,他們真的需要更多人一起幫著審稿寫稿的。
楊保壽是真的希望報社越來越好,有更多人加入一起。
宋升他們也把這件事放在心上,還準備一路上借著到處交流的名義,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好苗子送過去幫楊保壽他們。
自己去交流找到的人才,無論是才華還是身份上麵,都讓他們更加的放心。
之後他們去了京城穩定下來後,報社總部得搬到京城去,不過溫州會留下分部,所以人手確實不太夠。
徐州現在對黎訴他們的印象可謂是非常好了。
黎訴又和徐州聊了一下,最後開口道,“徐公子有考慮換一個地方生活嗎?”
徐州錯愕地道,“換一個地方生活?”
黎訴微微點頭,“徐公子知道觀風報社嗎?”
徐州眼裏閃過一絲疑惑,觀風報社的存在,現在應該隻要是讀書人,應該都知道的。
徐州點了點頭道,“我知道。”
“如果說讓徐公子去觀風報社當編輯,徐公子願意嗎?”
“觀風報社上麵的文章從選稿到寫稿,都是需要編輯來完成的。”
徐州是一個聰明人,腦子裏麵瞬間想到了許多東西。
“觀風報社是幾位辦的?”徐州開口問道。
如果觀風報社是這幾位的產業,而這幾位又是這麽年輕的舉人,以後這個觀風報社肯定是要更加大放異彩的。
觀風報社上麵的文章他都看過,之前也就覺得觀風報社的存在很有意義。
如果他還能繼續科舉,他大概會考慮繼續科舉。
可現在他不能科舉了,進入觀風報社,可能是他另外的一個機會。
和寫文章打交道,之後觀風報社大放異彩了,說不定不會比科舉差。
黎訴笑著點頭道,“確實是我們辦的,觀風報社的作用,相信徐公子也能明白。”
“也不和徐公子賣關子,我們報社現在正是用人的時候。”
徐州心動了,不過心裏還是有些糾結。
去了觀風報社,他需要離開故土。
他不是舍不得這裏的其他人,而是因為這裏有自己和父母的回憶。
他本來想守著這個屋子,就這麽活一輩子,什麽時候累了活不下去了,就去母親的墳墓旁邊,挖一個坑自己躺進去。
可現在黎訴他們拋出的這個橄欖枝,又讓他覺得,他似乎還可以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
徐州有些猶豫地道,“可以讓我再思考一下嗎?”
“沒問題。”在黎訴看來,徐州願意思考的情況下,就是有很大的機會。
黎訴給了徐州他們現在客棧的地址,“這個是我們現在住的地方,如果你想清楚了,可以來找我們。”
徐州接過黎訴手中寫著他們現在地址的紙張,點頭道,“好,無論我最後怎麽選擇,我都會告訴你們的。”
“希望可以聽到你答應的答案,我們都覺得你很有才華,可以發揮出更大的光芒。”黎訴笑著說道。
徐州:“!!!”
被黎訴他們這樣看好,徐州心中很有成就感。
徐州鄭重地點頭,“我會好好考慮的。”
而此時徐州心裏已然有了答案。
黎訴他們從徐州家裏離開,徐州看著院子裏麵的棗子樹,轉身準備了貢品去了他娘的墳前。
……
“訴哥,你覺得徐州會同意嗎?”秦明開口問道。
黎訴淡淡地道,“他會同意的。”
剛才徐州的模樣明顯是心動了的,隻不過可能是想處理好家裏的事再來告訴他們。
他們來的時候從村口路過,從村子裏麵的人家路過,聽到他們說的話。
黎訴覺得徐州從這裏換一個地方生活,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黎訴他們一行人的看法和觀點,其實是和徐州的想法一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