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給好一點的福利也是應該的
字數:4095 加入書籤
徐州把自己的東西放好,就見楊保壽拿了一堆東西過來。
大到被子,小到杯子。
這邊的房間裏麵暫時隻放了大件,比如床和櫃子桌子這種東西,小的東西都還沒有往裏麵擺。
徐州伸手從楊保壽手裏接過一些來,“麻煩楊主編了。”
楊保壽笑著搖頭道,“沒事沒事,你看看還缺什麽,都可以給我說。”
“這些都是三位東家出的銀子,就是為了讓你們來了之後可以放心的投入報社裏麵,不用為了這些事操心。”
黎訴他們那邊給楊保壽劃了一筆銀子,是專門用來給報社的編輯們置辦物品的。
楊保壽本來覺得這些完全可以大家自己出銀子來置辦的,反正都是自己用。
自己用自己出銀子,也是很正常的事。
不過黎訴拒絕了,這些都是小錢,而且作為報社的編輯,給好一點的福利也是應該的。
黎訴覺得他們招進來的編輯們,完全值得這樣的待遇。
楊保壽傳達了黎訴的話之後,報社的編輯們很是感動,就更加賣力了。
東家那麽看好他們,覺得他們值得,那他們就更不能讓東家他們失望了。
徐州聽完楊保壽的話後,也有些震驚地問道,“大家都是這樣的待遇嗎?”
楊保壽點頭道,“對,東家們對我們很好,隻要我們做得好,他們從來不吝嗇這些東西。”
“他們覺得我們值得。”
徐州更加堅定地覺得自己來溫州這邊,加入觀風報社,是一個很正確的選擇。
這樣對待自己手下上心的東家,是不會虧待自己人的。
楊保壽一邊說話一邊觀察徐州的神色。
見徐州露出驚訝又堅定的神情後,他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說的不是假話,不過他現在說,是為了讓新加入的夥伴能對報社工作內容更加上心。
讓徐州明白他們東家的好。
楊保壽現在玩這一套玩得爐火純青。
“那我也不打擾了,你自己收拾一下,一會兒我帶你在報社裏麵走一走看一看。”楊保壽想著徐州要自己收拾一下房間,便主動辭別。
徐州一邊點頭一邊開口道,“好,謝謝楊主編。”
楊保壽回到報社那邊,報社的其他人紛紛朝他看過來,“楊主編,見到新來的編輯了嗎?”
楊保壽點頭道,“見到了,已經帶到報社的房間裏麵了,一會兒我帶他到報社這邊來看一看,你們表現好一點。”
這可是三位東家從其他地方找來的人才,可不能被嚇走了。
眾人笑嘻嘻地道,“楊主編你就放心吧,我們肯定好好表現。”
楊保壽又繼續道,“別貧嘴了,手裏的稿子都審完了?”
楊保壽這話說完,眾人都沉默了。
審完了?怎麽可能審得完?看著他們麵前堆成山的稿子,眾人臉上露出了無奈的神色。
他們報社被世人熟知,而且名聲大噪,收到的稿子就越來越多了。
而他們報紙上麵的位置有限,那麽多稿子,很多稿子都很不錯,但是放不下,隻能仔細挑選出最好的。
而且怕錯過什麽精品文章,這些稿子他們都得看,不想錯過任何一篇。
其實他們也可以看完前麵的敲定下這期的文章後,就先暫放的。
不過要真的這麽做了,他們都覺得對不起東家對他們這麽好。
稿子看不完不要緊,但絕對不能這樣敷衍了事。
還好現在東家他們在陸陸續續地往報社裏麵招人了,這樣就不會看不完稿子了。
他們倒是想白天晚上都看,奈何東家那邊有一次發現他們這樣的行為後,直接禁止了這樣的事。
還給他們規定了時間,什麽時間到,什麽時間必須離開報社,稿子不準外帶。
他們現在選擇住在報社的員工宿舍裏麵,但他們也沒有帶走稿子。
隻是多點時間寫自己負責部分的文章而已。
他們也不每天都住,有時候也會回家去住。
新來的編輯們就不一樣了,他們應該會長住這邊,算起來人家努力的時間就會比他們多。
不用耽誤回去和來報社的這段時間。
徐州那邊隻是簡單地收拾了一下,就詢問了一下去報社的路。
他過去時,趙宇先發現了他。
趙宇問旁邊的編輯,“那位是不是就是新來的編輯?”
旁邊的編輯看過去,“可能是,但我也沒有見過。”
趙宇想了一下,現在來報社這邊的,也隻有可能是那位新來的編輯。
趙宇起身走過去,熱情地開口道,“你是新來的編輯徐公子嗎?”
徐州微微點頭道,“你是?”
趙宇連忙介紹了一下自己,緊接著其他編輯生怕自己落後一般,也開始介紹了起來。
徐州和他們都認識了,楊保壽出來時,看到他們已經聊上了。
楊保壽有些驚訝地道,“徐公子你這麽快就收拾好了?”
楊保壽還想著徐州剛來,肯定要收拾挺久的。
徐州笑著道,“也沒什麽好收拾的。”
他本來自己就沒帶多少東西來,來了這裏之後,其他東西楊保壽還給他都準備好了。
不用自己去逛去買,省了不少事。
徐州和報社的其他人交流起來感覺還不錯。
報社裏麵的人,學識也都很不錯。
想來也是,觀風報社能辦得那麽好,裏麵負責寫稿審稿的人,自然也不會差。
楊保壽又帶著徐州在報社裏麵走一圈,順便給他介紹他坐的位置,還有負責的內容。
徐州聽得認真仔細,不願意錯過楊保壽說的任何一個字。
“大概就是這些了,你還有什麽疑問的,可以問我。”楊保壽想著該介紹的都介紹完了,讓徐州自行提問,他來解答。
徐州也問了幾個自己還沒有完全明白的問題,楊保壽耐心地給他解答。
最後徐州開口問了關於自己家的那篇稿子。
楊保壽隻當是徐州來的時候三位東家給他提起過,完全沒往徐州是當事人的兒子上麵去想。
徐州提起那篇稿子時,楊保壽惋惜地道,“這篇我們大概不會寫上報紙上麵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