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津門遇刁難,技驚老專家

字數:4288   加入書籤

A+A-


    車隊離開東北,一路南下,車輪碾過初春還有些硬實的土地,卷起淡淡的塵土。
    越往關內走,風裏的寒意漸漸被一股潮濕的、帶著鹹味和水汽的風取代。
    路邊開始出現大片大片的鹽堿地和零星的蘆葦蕩。
    天城,到了。
    作為北方重要的工業港口城市,天城的工廠規模和沈城又是另一種氣象。少了些重工業的粗獷,多了些精密和繁忙。
    海河兩岸,廠房林立,船笛聲和機器的轟鳴聲交織在一起。
    何雨柱小組此行的重點,是位於海河邊的天城重型機械廠和幾家大型造船廠。
    這些廠子的設備常年接觸水汽和海風,腐蝕和潤滑問題更加複雜特殊。
    有了沈城的成功經驗,小組幾人信心足了不少。
    馬華甚至開始琢磨著天城的狗不理包子和十八街麻花。
    然而,剛到天城重型機械廠,他們就碰了個不軟不硬的釘子。
    接待他們的是一位姓錢的技術副廠長,戴著一副金絲眼鏡,說話慢條斯理,帶著點天津衛特有的“嘛嘛”口音,態度客氣卻透著疏離。
    “何工,遠道而來,辛苦辛苦。”錢廠長握著何雨柱的手,笑容標準,“部裏的文件我們收到了。不過嘛,我們廠的情況比較特殊,設備精密,工況複雜,尤其是腐蝕環境下的潤滑,一直是老大難。”
    他推了推眼鏡,繼續道:“廠裏技術科的老工程師們,搞了幾十年潤滑,都有自己的經驗和配方。你們這個新配方…嗬嗬,年輕人有闖勁是好的,但穩妥起見,是不是先小範圍試驗一下,看看效果再說?”
    話裏話外,透著不信任和拖延的意思。
    旁邊作陪的廠裏幾個老工程師,也都麵無表情,眼神裏帶著審視和一絲不易察覺的輕蔑。
    顯然,何雨柱太年輕,京都來的“專家”名頭,在這幫經驗老道的技術大拿麵前,不太夠看。
    何雨柱還沒說話,旁邊一個頭發花白、姓孫的老工程師就開口了,語氣帶著明顯的不以為然:“錢廠長說得對。潤滑這個事,差之毫厘謬以千裏。不是看看文件數據就能解決的。”
    “我們廠那台進口的萬噸水壓機,主軸潤滑一直不過關,請了多少專家都搖頭。你們這個新配方,敢往上用嗎?”
    這是將了一軍。那台萬噸水壓機是廠裏的寶貝疙瘩,也是老大難,萬一搞壞了,責任誰也擔不起。
    場麵一時有些僵。
    馬華氣得臉都紅了,想爭辯,被何雨柱用眼神製止。
    何雨柱麵色平靜,看向那位孫工:“孫工,能不能先帶我們去看看那台水壓機?”
    “看看?看看當然可以。”孫工聳聳肩,一副“看了也白看”的表情。
    一行人來到巨大的水壓機車間。
    一台龐然大物矗立在車間中央,散發著冰冷的金屬光澤。
    但靠近主軸部位,能看到明顯的油漬和鏽蝕痕跡,幾個維修工正愁眉不展地圍著。
    何雨柱仔細查看了潤滑點的設計、油品型號和周圍的腐蝕環境。
    【叮!檢測到合適地點:天津重型機械廠水壓機車間。是否簽到?】
    “簽到。”
    【簽到成功!獲得:初級腐蝕環境潤滑適配分析(限時)。】
    一股信息流湧入腦海,瞬間分析了水汽、鹽分、壓力、溫度對現有油品的綜合影響,並給出了新配方需要調整的關鍵參數和添加劑配伍方案。
    “問題出在抗乳化性和防鏽蝕添加劑協同效應不足,無法有效隔絕水汽和鹽分侵蝕。”何雨柱開口,語氣篤定,“我們的基礎配方需要針對高濕高鹽環境調整兩個關鍵添加劑的比例,並額外添加一種絡合劑,包裹金屬表麵,阻斷電化學腐蝕。”
    他報出的幾個專業術語和調整方案,極其精準,直指核心。
    孫工和那幾個老工程師不以為然的表情僵住了,眼神裏露出驚訝。
    何雨柱說的這些點,正是他們多年摸索卻始終無法完美解決的痛點!
    “說得輕巧!”孫工旁邊一個稍年輕些的工程師忍不住反駁,“添加劑比例是那麽好調的?牽一發而動全身!絡合劑?用哪種?用量多少?搞不好反而會加速油品變質!”
    “用石油磺酸鋇和十二烯基丁二酸複配,比例3:7。絡合劑用苯駢三氮唑衍生物,萬分之五添加量。”何雨柱幾乎不假思索,報出了具體方案,“調整後,抗乳化性提升五倍以上,防鏽蝕等級至少提高兩級。”
    如此具體的數據和方案!
    老工程師們徹底收起了輕視之心,紛紛圍攏過來,有人拿出筆記本開始記錄,有人則皺著眉頭思索可行性。
    錢廠長也看出了門道,態度認真了不少:“何工,你這方案…有把握?”
    “可以在旁邊那台待修的幹油站係統上先做試驗。”何雨柱再次祭出老辦法,“效果立竿見影。”
    “好!就按何工說的辦!”錢廠長拍了板。
    試驗立刻展開。清理係統,按何雨柱的方案調配新油,加注,啟動。
    所有人的目光都緊緊盯著那套原本鏽跡斑斑、運行起來吱嘎作響的幹油站係統。
    機器運行起來。一開始並無異常。幾分鍾後,負責監測的老師傅突然叫起來:“快了!出油速度穩住了!壓力也沒掉!”
    以往,這套係統運行不了多久就會因為油品乳化、堵塞濾網而導致壓力下降,出油不均。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半小時,一小時……係統運行平穩!輸出的油脂均勻細膩,再無之前的析水和渾濁現象!
    “神了!”一個老維修工忍不住喊道,“這油看著就透亮!”
    何雨柱讓人取了一點運行後的油樣,滴在準備好的金屬試片上,放入一旁的潮濕鹽霧試驗箱。
    加速試驗幾個小時過去,取出試片。令人驚歎的是,試片表麵隻有極其輕微的顏色變化,用手一摸,根本沒有鏽蝕痕跡!而用舊油的對比試片,早已鏽跡斑斑!
    事實勝於雄辯!
    “服了!真服了!”孫工第一個走上前,緊緊握住何雨柱的手,臉上滿是激動和慚愧,“何工!剛才多有得罪!你這技術,沒得說!我們這幫老家夥,閉門造車太久啦!你這配方和思路,給我們開了大竅!”
    其他老工程師也紛紛圍上來,七嘴八舌地請教問題,態度徹底轉變,眼神裏充滿了佩服。
    錢廠長更是笑容滿麵:“何工!啥也別說了!萬噸水壓機!就交給你們了!需要什麽配合,盡管開口!我們廠全力支持!”
    最大的技術壁壘被攻克,接下來的推廣工作勢如破竹。
    天城重型機械廠的技術人員學習熱情空前高漲。
    消息很快傳開,隔壁的造船廠、機床廠也紛紛派人來請,要求何雨柱小組過去指導。
    小組幾人忙得連軸轉,但心裏都憋著一股勁,幹得熱火朝天。
    馬華看著那些以前眼高於頂的老專家,如今圍著何工虛心求教,腰杆挺得筆直。
    幾天後,天城重型機械廠的感謝信和又一份請功報告,再次飛往京都。
    而就在何雨柱小組在天津大展拳腳,用實打實的技術折服所有質疑時,千裏之外的四合院裏,剛剛被釋放回家、日子過得捉襟見肘的秦淮茹,卻又開始動起了歪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