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前世宿慧,這叫絲襪

字數:5067   加入書籤

A+A-


    “諸位,此地便是我瓊山火車站了,到了火車站,也就算入了瓊山城。”
    隨著火車運行到站,於謙搶先站了起來,為眾人介紹起了新地點。
    然則朱棣等人似乎都還在回味剛才接受的新知識,有些沒有反應過來。
    剛才在車上,隨著他開啟了話頭,於謙便將沿路上的一些新東西全部講解了一遍。
    除了電報,還有水泥廠、碎石場、螺絲廠、枕木作坊、緊固件作坊。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朱棣等人感覺耳目一新,他們才知道,火車的核心部件原來叫蒸汽機。
    而要運作火車,不是簡單的在車頭燒水即可,這其中需要大量的前置技術。
    比如蒸汽機的密封件,就需要一種名為橡膠樹的珍奇樹種。
    這種樹種據說隻有在黃金洲南邊的大陸才有生長,是瓊王朱高燨不知道從什麽地方弄來的樹種。
    在瓊州以及海外各島,用了整整六年時間培育方才獲取。
    同樣,火車還需要軸承傳動係統,供水係統、齒輪等等一係列技術與部件
    這些東西就決定了,火車不是說造就能製造,必須經過大量的研究才能成功。
    這也讓朱棣原本想要返回京城製造火車的想法直接擱置。
    不過除此之外,眾人還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這一切前置技術,都是朱高燨一個人搞定的。
    所有的工坊技術,都是由朱高燨提供圖紙方案,然後製造出來。
    這些工廠所需要的原始機械,也是朱高燨帶著一幫鐵匠硬生生手搓出來。
    火車的完整生產圖紙,是朱高燨獨立設計,一切基礎理論知識,也是朱高燨推導。
    所以對於現在瓊州島上的人來說,朱高燨就像是聖人一般的存在。
    在瓊州百姓口口相傳之中,朱高燨就是天降聖人,來帶瓊州脫貧致富的。
    因而瓊州上下無論說誰不是都行,唯獨說朱高燨半點不是!
    若是叫警衛抓了那還好,如果是叫老鄉聽了,多半要和你拚命。
    在知道這點之後,眾人心中自然都是疑惑不已,除了感慨朱高燨的能力之強,他們也很不解,朱高燨到底哪裏來的這些知識。
    對於這件事最疑惑的,莫過於朱棣和朱高煦這兩父子了。
    畢竟,朱高燨在瓊州之前,除了接受儒家教育之外,壓根就沒有接受過其他教育。
    如果真有什麽能稱得上是奇怪的地方,那就是十一二歲時突然性情大變,到處宣揚怪論。
    當時朱棣隻覺得是童言無忌,並沒有過多的在意這小子的言論。
    直到他登基之後,朱高燨還是沒有改變,他這才決定讓朱高燨外出就藩。
    但想一想,如果他當時仔細問問,是不是就能知曉這些知識到底來自何處了?
    如此想著,正當下車之時,朱棣悄悄拉上了朱高煦問道:
    “老二,你老實告訴爹,當初四兒就藩之前,你可發現他有何處不對?”
    朱高煦一聽這話,頓時捂著頭叫苦道:“爹,您不是不知道,兒子那時候一天都在軍營呆著,和老四接觸也不多!”
    “要是真知道這小子這麽有本事,兒子也不會讓老四來這種地方!”
    說到此處,他又是一陣回憶:“不過這小子確實聰明。”
    “當初兒子教他騎馬之時倒也問過他,他隻說這是承前世宿慧!”
    “兒子當時還不信,隻道這小子天生該當和尚,不然一天天學幾個禿驢說什麽宿慧。”
    “現在看來,老四恐怕還真沒騙咱,這小子,就是前世修來的宿慧!”
    “前世宿慧麽?這世上難道真有輪回轉世?”朱棣喃喃說著,眼中多了一絲疑惑。
    宿慧本是佛門概念,東晉高僧鳩摩羅什,十七歲就顯露了佛學稟賦,故被讚為有宿慧。
    這東西他之前本來是不怎麽信的,但眼下他突然覺得不信不行了。
    不然的話,應該用什麽來解釋他家老四這駭人聽聞的知識來源?
    想著,他像是想起了什麽,從懷中掏出了一個小瓷瓶,從中倒出了一枚藥丸,張口吞了下去。
    朱高煦在一旁看得眼饞,忙問道:“爹,你吃的這是個啥?”
    朱棣見之,頗為得意的拿出了瓷瓶晃了晃,言道:“此為龍虎山張真人所獻金丹。”
    一聽是金丹,朱高煦便是眼睛一亮,忙伸出道:“給兒子嚐一顆唄!”
    朱棣見狀笑了笑,本想拒絕,可見朱高煦額頭還在滲血,索性又倒了一顆放在他手上道:“回去以水衝服,自可延年益壽。”
    “那感情好!”朱高煦聽得嘴角一咧,剛想說話,又聽遠處於謙道:
    “諸位,馬車已備好,我等先出站,去趟醫院,再行用飯!”
    此時天色已然漸晚,聽得此言,朱棣也不拖遝,直接邁步道:“走,先去給你處理傷口!”
    朱高煦聽著,頓覺心中一暖,連忙隨上腳步,跟著朱棣一道前行。
    在於謙的帶領下,眾人行出了車站,剛一行出車站,就見到了兩排整齊的高樓,每一棟都有四到五層。
    街道正中皆是水泥加上磚塊鋪墊而成,一眼望去,街道之上車水馬龍,人潮洶湧。
    下了樓梯,又聽四麵聲音嘈雜,有說話聲,口哨聲,哭聲,笑聲,玩鬧聲,不一而足。
    可在這亂象之中,街道上卻整整齊齊,不見垃圾屎尿,可謂亂中有序。
    見得此狀,眾人自然難免感慨瓊州之繁華,這不是京城那種繁華,而帶著一絲異域風情。
    “不料這南疆之所亦能如此繁華!”到了車邊,朱棣終於忍不住感慨出口。
    於謙聞之,忙提醒道:“此乃新城,故而如此,實則舊城與大明小縣卻也無兩樣。”
    “雖是新城,亦可見日後盛景!”朱棣說著,順道上了馬車,邀請於謙同坐。
    於謙猶豫了片刻,跟著上了車輛,他上車之後,朱高煦與朱瞻基也順道上了車。
    四人同坐一車,卻也不感覺擁擠,車夫見眾人上了車,自然催著馬匹一路前行。
    隨著車馬移動,瓊山城的街景也展現了出來,這裏雖無京城建築那般寫意,可混凝土搭建的房屋卻顯得極為整齊。
    街上人來人往,衣著也頗為怪異,北方雖是寒冬臘月,可這瓊州卻是春風如故。
    朱棣見得有不少女子身穿旗袍,不由皺了皺眉頭道:“雖有教化,南蠻之性卻不改,女子當街裸露腿腳難道不知羞恥?”
    於謙在旁見狀,忙笑道:“貴人遠來,有所不知,因此地地處南方,終年炎熱,便是現在也是溫暖如春。”
    “故為了方便出行,凡瓊州百姓,常年皆是清涼著裝,此為與大明之異也!”
    “據說瓊王初至之時,此間黎漢雜居,莫說露腿,便是袒胸露乳者亦是屢見不鮮。”
    “瓊王知此地氣候,故親自令人設有諸多新式衣物,雖不同漢俗,卻也規範了此地穿衣打扮。”
    “似貴人所見衣裝,便喚作旗袍,穿著舒適,也比以往端莊,故多為瓊州婦人所喜。”
    “原來如此,終究是南蠻之地,也不好太過苛責!”人總是喜歡折中的,本來朱棣還頗為不喜旗袍露腿。
    可一聽原先這裏有的人還袒胸露乳,他瞬間就覺得旗袍順眼了起來。
    畢竟是南蠻之地,比起袒胸露乳,眼下隻露小腿,也算是他家老四的功德了。
    但他正看著呢,卻見朱高煦捂著頭,眼睛直勾勾的盯著窗外,忽然手指便朝遠處一指道:
    “於詹事,敢問那個女子穿在腿上的東西喚作何物?”
    朱棣與朱瞻基聞聲看去,隻見街上有一女子路過,模樣姣好,身材也被旗袍襯托的凹凸有致。
    可此女與別人不同,別人都是露著腿,此女腿上卻有兩條若隱若現的襪子。
    說來也怪,若是露著兩腿,他們反倒沒感覺,此時若隱若現之中又勾勒出了兩條極為修長的腿型,讓他們感覺極為新奇。
    眼見幾人的模樣,於謙便是一陣好笑,忙搖頭道:“似此物,大明是沒有的!”
    “此物亦是新鮮東西,今年才開始出現,名叫絲襪,亦多為此間婦女所喜。”
    “絲襪?”朱高煦聽著,看向那女子,那雙看過不知道多少美人的眼睛,竟然有些移不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