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三國賢義 062、我輩豈是蓬蒿人
字數:9582 加入書籤
喋喋不休有時很溫馨。
甄宓和白煙一起數落黑火,二女囉哩囉嗦喋喋不休,讓罰站的黑火很溫馨。
他又被人告狀,好心幫忙添油加醋,卻好過頭。
一鍋美味的魚湯,被添成了醃製的魚汁。
甄宓除了給人家道歉,還賠了一條靈龍躉,又讓宮裏禦廚去料理,才把這事平息下去。
要是讓賈瑟知道了,非削黑火一頓,才消氣。
龐德公的氣卻消不了,他長篇大論一通後,卻發現賈瑟神遊天外,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賈瑟後知後覺失禮,歉意地抱一拳,誠懇說:
“現先生,某聽您說星陸的跟腳,不由回想起宿世些許舊事。”
“我炎黃一族先天五行俱全,本是天地最完美的人族,奈何獨立意誌太強大。”
“一旦沒有外敵,族中的強者就暴發,意誌之爭。”
“把好好一脈強族,弄得是族運縹緲無定。”
龐德公深以為然點頭,心頭剛升起的怒氣,被這一番憂族的言論,打消了並認同賈瑟。
司馬徽卻沉默不語,他不易被共情,被代入。
賈瑟從一開始,就沒想他認同。
但需要龐德公的認同。
所以賈瑟有機會去臥龍崗,龐德公會親自帶路緣在,道相同不相謀是遺憾。
給賈瑟個機會,也給臥龍崗三才俊,一個機遇。
二月春風似剪刀,輕撫著南陽田野秧苗。
臥龍崗是一條小山脈,如一條龍臥在田野,山上的樹木不高不密,櫛比鱗節就像龍鱗。
司馬徽不看好賈瑟,與辛九玥想法,很一致!
他們認為龍門太鬆散,未來必然會生出各種亂像。
就像賈瑟評價炎黃族那樣,敵強則凝聚、無敵則生內亂,如今敵強我弱才凝聚。
眾皇共治可行,但不可能長久可行,未來必亂。
龐德公卻很看好,準確說看好龍凰二門。
很欣賞混沌體製構造,龍門主外、凰門主內,龍門眾皇共治以軍政,但不參與具體政務。
凰門眾主共治軍政,但不參與具體——軍爭事。
二者各司其職,以聯合會互通。
以鵲橋會作日常橋梁。
龐德公去過敬老院、保育院,他看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看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當益壯有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他本就是老人家,偷偷化名加入敬老院。
他看到入院學藝的人,學成後除了賣手藝,就是以武以德以舉薦,費盡千辛萬苦參軍。
【龍門】軍隊選拔將士,條件非常苛刻,極嚴謹。
龐德公目睹過很多人,德行隻是稍有瑕疵就落選。
他還知道加入軍隊的將士,必須前往一處秘境集訓,進行第二次入伍選拔。
落選的練氣士,都會加入凰門客棧,行走江湖。
而第二次選拔後,隻是龍門軍隊預備軍。
有軍隊需要擴編、整編,才會有第三次選拔,否則就天天演武練陣,直到自己不想待了。
據說無人願意離開,寧願堅守下去,很詭異。
管窺一斑二門,讓龐德公震驚。
他想讓弟子去看一看!
“師姐,二門截然不同於東方八門,宛如一棵榕樹不斷紮根,在這座天地最底層中。”
“人常往高處走,二門能反其道而行,誌存高遠。”
臥龍崗的田野中,坐著三男一女四農夫。
在小師妹評價龍門後,其中那位俊逸青年,遲疑地提出個人看法,希望得到正向回複。
小師妹就是辛九玥,那俊逸青年是——諸葛亮。
無法接受小師妹觀點,他與龐德公觀點是一致的。
辛九玥冷漠看了看諸葛亮,她很不滿三師兄的態度,拿起鋤頭又下田幹活。
諸葛亮哂笑下,小師妹很排斥龍門,由此可見。
大師兄徐庶起身,和二師弟龐統回茅廬。
四個人卻有三個派係,從行動中一目了然,諸葛亮又雙叒叕苦笑,笑自己再一次孤立。
不過他很快樂嗬嗬,他看到龐德公,及賈瑟。
他不認識賈瑟,衝龐德公笑說:
“師叔,今兒怎麽會來臥龍崗?”
龐德公對辛九玥很不認同,對重誌同道合的諸葛亮,他是打心裏欣賞有加。
於是就對賈瑟,強力地舉薦了一番:
“鬥皇,他是孔明。”
“我水鏡宗弟子中,他是最有才能的一位。”
“他如果願意加入龍門,別說三州那點小事,就算十三州中原大事,也能理得穩穩當當。”
龐德公看得出賈瑟,喜歡穩當做事,不行險。
龍鳳熊三才謀深智高,龍最穩健、鳳愛行險、熊隨性。
龐德公清楚物極必反之理,讓穩健的人不得不行險,那意味著遇到大難事。
賈瑟來水鏡宗,求賢才就是在冒險,這意味著:
龍門遇到大難事,不得不向外尋找大才。
宗門都有後備的人才,龍凰二門自然也有,賈瑟為什麽舍內求外?到底遇到什麽難事?
龐德公不想去了解,隻知道看好他!就幫他!
諸葛亮見到了,龍門鬥皇賈瑟。
他開口第一句話很飆:
“鬥皇,我不適合在益州幫你種田,我適合去洛陽城幫漢帝,益州最適合我小師妹。”
賈瑟不由笑問:
“你大師兄和二師兄,適合哪裏?”
諸葛亮開門見山:
“我大師兄適合去涼州。”
“義皇離開後涼州空虛,需要一位俠王坐鎮,才能保持族人的血性,一路向西開疆拓土。”
賈瑟眼睛不由一亮,隨意地問了他,一句話:
“你如何知道義皇離去?”
諸葛亮沒直接回答這種問題。
他注視著賈瑟反問兩件事:
“那座神山守軍為何更名?西拓的事為何會中斷?”
水鏡莊的能力,要想刺探龍凰二門,不算難事。
華佗交出妻兒時,就跟楊幕坦白過身份。
他隻坦白自己的身份,龍凰二門再就知道,門裏的門徒魚龍混雜,多重身份不算奇怪。
隻要龍凰時空之真,沒有泄露出去,就可以。
至於虛名的事,其實都無所謂。
比如探知到龍皇封號。
隻要不知道封號真正內涵,那麽封號也就是個符號,並不能帶來實質危機。
天下有這麽大,能人異士有那麽多,防不勝防!
賈瑟認可地點頭,諸葛亮更加自信地說:
“二師兄可鎮遼東、扶桑,他生性靈動善機變,坐鎮反複無常的二州,對他來說輕而易舉。”
賈瑟微笑點頭又問:
“那荊州和交州,誰合適?”
諸葛亮對龐德公抱拳,在其點頭之後才對賈瑟說:
“荊楚自古多義士血性太甚,我師叔善教化可任州牧,讓義士懂得何為大義。”
“交州之事不難,我師尊是士燮摯友,他能勝任。”
諸葛亮說到這裏,靜靜等待賈瑟的回應。
賈瑟不喜歡這些提法,那樣等同前功盡棄,萬一世外妘門摘桃子,所有付出都白幹了。
除漠北、揚州等地外,間接成水鏡莊,管轄地。
可以冒險求賢,但他不能冒進!
賈瑟沉吟許久後才說:
“孔明先生,其他地方一個蘿卜一個坑,目前就剩荊益交三州事,聯合會意思你該知道。”
“由你坐鎮益州,征討西南邊境蠻族,以定西陲。”
“荊州州牧的人選,由你大師兄出仕主政。”
“交州的事情錯綜複雜,由你二師兄去主持,你師尊師叔擅長育才,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另外你小師妹的事,會上並無定論,就不論。”
這番話說得非常規矩,與他離開前開的會務一致。
他清楚水鏡莊已經知道了,幹脆就照本宣科直說了,觀測聯合會定的決議。
諸葛亮聽了後,有一點讚同小師妹,剛才說的:
“三師兄,聯合會那個玩意,純屬是固化群體意誌。”
“世事無常變數何其多,怎能會上定一切事,一旦遇到變數當如何?豈不白白錯失良機。”
“龍凰二門體製構造,必會因為穩健,而衰敗。”
這些話的回響,在他耳畔蕩漾……
剛才那一番話是套話。
是想試探賈瑟的自主意誌,是否淩駕於聯合會決議,如今能看出沒有越權:
“鬥皇,強者意誌至強,不會濫用職權的人,是強者嗎?”
“你如果不是強者,我們何不如飛升世外。”
“否則入世會縮手縮腳,哪怕有心造福桑梓,難免落一個人浮於事,碌碌無為渾噩一生。”
麵對諸葛亮的顧忌,賈瑟沒有動搖,反問他:
“沒有規矩如何成方圓?沒有河圖洛書如何成世界?”
“如果天地一直是變化無常,萬靈萬物又當如何存在?倫常世禮又如何延續?”
“小到一方勢力,若無規矩如何發展?如何應變?”
“何世俗之工巧兮?滅規矩而改鑿致混沌!”
“混沌固然隱藏大生機,可混沌亦隱藏死寂,我炎黃族欲崛起萬族,必須要有規矩方圓。”
“天下不是誰的天下,天地之中有人,是天下!”
“天下是天下人,是芸芸眾生的。”
“我龍凰二門所作所為。”
“隻是為了守護天下的公正,讓族人繁衍在公正中,生存發展崛起於公正。”
“規矩守序公正,有了規矩公正才能,深入人心。”
“誰淩駕規矩之上,誰就是天下人的公敵!”
賈瑟越說越覺得憤怒,無法接受破壞規矩,龐德公不由捋須稽首,他更看好龍凰二門。
這時一道聲音響起,語氣非常肅煞,很憤慨:
“鬥皇,誰定的龍凰二門規矩?你別跟我說是天下人定的。”
“另外別人不守規矩就得死,你們自己人不守規矩呢?比如你的那兩位道侶?”
“規矩就是意誌,強者以意誌立規矩,也能廢除。”
“口口聲聲談規矩,敢把規矩立為人律嗎?”
“沒有規矩是不成方圓,可規矩畢竟是規矩,不是天地運行的大道,無法成為族群人律。”
“河圖和洛書是規矩,可本質是大道,是人律!”
“熙龍皇、義龍皇、吳龍皇在哪兒?”
“龍皇是星陸定海神針!”
“個個想走就走還有規矩嗎?那些戍邊的將士能走嗎?他們守規矩而你們呢?”
“你們立下規矩,結果說一套做一套,有規矩嗎!”
賈瑟被懟傻眼了,欲說還休卻不知說啥。
辛九玥越懟越來勁:
“一方勢力沒有核心,規矩自然會朝令夕改,你們還沒有律法吧?”
“勢力都快遍布中原,卻連一部法典,都沒有!”
“還用漢朝那套九章律、傍律、越宮律、朝律、令科比等。”
“如今星陸靈氣占比一成多,練氣士是凡人的兩倍多,俗世的律法還能用嗎?”
“你們都是強者,可你們意誌太分散,有啥規矩?”
“我三師兄爛好人,一心想幫你們治天下。”
“結果你懷疑這懷疑那,把我們水鏡莊當啥?要不幹脆就別來求賢,要來就帶誠心過來!”
辛九玥懟完賈瑟後,一句話都欠奉,回茅廬。
賈瑟非常氣憤,想反懟、人跑了!
一時間尷尬站在原地。
龐德公又捋了捋胡子稽首,莫測高深讓人琢磨不透,琢磨透了的諸葛亮說:
“師叔、鬥皇,何不隨我上崗,進茅廬喝一杯熱茶,去去春寒。”
龐德公率先前行,賈瑟亦步亦趨隨行之。
他步伐非常堅定踏實,辛九玥的看起來話,好像很正義、句句在理,其實都是邪說歪理。
他很想揪住辛九玥,噴她一身口水,教訓下!
不遠處有一座茅草廬,廬是指廣闊之地中的房屋。
以茅草覆蓋屋頂稱為茅廬,門上有匾寫著【三顧茅廬】,看得賈瑟不由氣笑了。
文士遇事喜歡,三讓三請三顧等等,以三為禮。
賈瑟自詡讀書人,卻很討厭這種矯情事。
龐德公大踏步進院子,無視徐庶龐、統跪迎,走進大廬就席地而坐,賈瑟坐在他的左側。
辛九玥也被叫過來,坐在賈瑟對麵,目對視。
她不眨巴一眼,他不退縮一目。
二人算是正式幹上了。
諸葛亮坐在賈瑟的左手位,徐庶和龐統坐在進門處,二人燒水、沏茶且看戲。
六人坐定之後,龐德公環視一圈後,緩緩地說:
“有規有矩有天地,縱河圖規而平洛書矩。”
“規矩用於人道是人律,龍凰二門雖無人律,卻有純正的三規八矩,人人以尊規矩為榮。”
“不求於世事的真實,卻為辯而說理,是歪理。”
“龍門鬥龍皇一眾龍皇,凰門以禦皇主為首一眾凰主。”
“為我炎黃八姓子弟的生存,以漢律作行走世俗人律,以三規八矩作世外律。”
“否則龍凰二門,門人如何循規蹈矩,秩序族群。”
“規矩是強者所立,這句話本來就是大道。”
“弱者連生存都很艱難,由他們定下的規矩,如何能讓族群求生存?能讓族群蒸蒸日上?”
“我輩豈是蓬蒿之人,立誌當存高遠,不自墮。”
“且放珠簾遮著,何人敢與花酬,君認取、莫教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