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三國賢義 068、玉液還丹道已通

字數:15635   加入書籤

A+A-


    花開花落、花自又開落。
    緣起緣滅、緣終盡處緣又起,靈體血氣也如大道自然,氣動氣靜、氣絕氣又生……
    賈瑟領著四人,走進山門後就看見——【十二經樓】。
    樓高一千三百丈,一重百丈、琉璃頂百丈。
    樓身金雷紫霆鎏輝耀,氤氳紫氣環繞其中,第一樓匾額上書【重樓】,樓名之下有行小字:
    十二正經、一重一經,重重力鍛正經,朝天闕。
    在進入十二經樓之前,賈瑟一臉凝重地對他們說:
    “諸位,從此刻起忘了俗世正經法,我所傳《炎黃道論》正經法,是練氣士十二正經法。”
    “俗法以手足、髒腑、竅穴門位作為——循血法門。”
    “道法以神殼、膠胴,作為內外核循血法門。”
    “道法使血氣生生不息,不斷內壯竅穴門位,增加血氣在體液占比,持續溯化靈根品級。”
    “血氣越濃、衝脈越強,十二正經必須——越堅韌。”
    “血氣濃度至稠,衝脈之力至強。”
    “正經當須堅韌如龍筋。”
    “否則運行血氣必爆經而亡,此樓玄妙之一能淬煉正經,十二重樓淬十二正經。”
    “此樓玄妙之二,加速凝萃血氣濃度,溯化靈根。”
    “第一至第三重樓,可助力溯化地品靈根。”
    “第四重樓至第六重樓,助力溯化人品靈根。”
    “第七重樓至第九重樓,助力溯化天品靈根。”
    “第十至第十二重樓,能夠助力溯化——道靈根。”
    賈瑟說到這裏頓了頓,讓四人消化下所說的內容。
    讓他們知道機緣難能可貴,不管道論還是十二經樓,都是可遇不可求的緣。
    四人細品真意,也明白加入鬥龍軍,是個機會。
    淩駕普通練氣士,淩駕十天九地的機會!
    李進收起了倨傲之心,打敗呂布那件舊事,在這個天大機會麵前,不值一提沒啥可炫。
    他羞愧地抱拳作揖,神情誠摯地說:
    “鬥王,冒昧了!”
    賈瑟擺了擺手,風輕雲淡地說:
    “不必感謝我所賜機緣。”
    “無論修行炎黃道論正經法,還是十二經樓的試煉,都要冒九死一生的險。”
    “能否溯道靈根,這還要看你們的命——夠不夠硬!”
    四人異口同聲說:
    “鬥王,就算半道而止終不悔!”
    賈瑟最不喜歡聽廢話,沒經曆試煉過程前,說這種無所畏懼狠話,毫無一點存在意義。
    他理了理自己思路,看著十二經樓,低沉說:
    “諸位,十二正經俗法與道法,區別在對十二正經的理解。”
    “俗法把十二正經互為表裏,足分陰陽三經、手分陰陽三經,還以縱向來循行血氣。”
    “此法謬誤有二,把三焦劃進六腑中,不識神殼。”
    “三焦常名是【膠胴】,潤五髒五腑、排汙去濁氣。”
    “不知髒腑五行互陰陽,凡人才會將其歸腑,本末倒置地直接循行、運血氣於十二正經。”
    “另外心包常名【神殼】,護心藏之穀神,禦魂魄。”
    “凡人以為心包,是心髒護包壁。”
    “誤以為隻與三焦循行。”
    “明以內神殼、外膠胴的道法,在循行血氣十二正經時,將過程視作內外橫線。”
    “血氣始於血脈,交融相生膠胴、神殼,生生不息。”
    “道可道非得常道,名可名非則得到常名。”
    “道法道可和俗法道非,十二正經名可名非,俗法以手足常名正經,道法以內外作常名。”
    “不同常名不同經法,血氣的循行法,大不同。”
    “俗法的血氣表裏循行,道法也因之血氣互為循行。”
    左慈念俗法手三陰經常名:
    “【手太陰肺經】,血氣循行從肺髒至手部。”
    “主管呼吸,調節氣機,運氣循行,宣發衛氣於體表。”
    “肺髒經不通,常導致咳嗽、氣喘、咽喉痛、感冒等。”
    “【手厥陰心包經】,血氣循行從心包髒至手李龍馥部。”
    “代心受邪,保護心髒,主管心誌情緒、如喜悅等。”
    “心包髒經不通,常導致心悸、心煩、胸悶、失眠等。”
    “【手少陰心經】,血氣循行從心髒至手部。”
    “主宰血脈和神誌,包括精神、意識、思維。”
    “心髒經不通,常導致心痛、失眠、健忘、心悸等。”
    左慈越念越覺得不太對勁,以手命名三條陰位正經,氣起肺髒、心髒及心包。
    從表裏關係看,肺髒、大腸互為表裏,相對存在。
    心髒與小腸之間、也是互為表裏的關係。
    而是如賈瑟所說那樣,心包、三焦互為表裏,那麽心包就是內神殼,而三焦就是外膠胴。
    內髒正經、外腑正經,如此互為表裏,最合道。
    不是手足陰陽,而是內外髒腑。
    內外髒腑之間不交融。
    內髒五脈正經通過內神殼,交融於外膠胴這脈正經,與外腑五脈正經對應。
    他邊上的童淵,也若有所感地念誦,手三陽經:
    “【手陽明大腸經】,血氣循行從大腸至手部。”
    “主管傳導糟粕,與肺相表裏,主津液、管理液體。”
    “大腸腑經不通,常導致便秘、腹瀉、牙痛、鼻塞、皮膚病等。”
    “【手少陽三焦經】,血氣循行從三焦至手部。”
    “通行元氣,疏通水液通道,主管氣和水液的運行。”
    “三焦腑經不通,常導致偏頭痛、耳鳴、耳聾、脅痛、水腫等。”
    “【手太陽小腸經】,血氣循行從小腸到手部。”
    “接收胃腐熟的食物,進行“分清泌濁”,吸收營養,分走廢水。”
    “小腸腑經不通,常導致腹痛、腹瀉、肩臂疼痛、耳鳴等。”
    童淵邊念邊運氣,也發現了俗法不合理。
    循行血氣俗法路線是:
    手三陰經,血氣自胸部循行手部;
    手三陽經,血氣從手部循行頭部;
    足三陽經,血氣由頭部循行足部;
    足三陰經,血氣於足部循行胸部。
    循行過程看似圓融,行氣有始有終,成循環。
    童淵如今雖是個凡人,可他曾經也是一位練氣士。
    他對血氣循行的精微過程,感知非常敏銳非常真實,明顯感覺其中不對勁。
    手三陽經屬陽,足三陽經也是陽術,陽陽相斥。
    由頭部循行足部,正經相斥如何能行氣?
    王越也覺得不太對勁,就念誦起足三陽經:
    “【足陽明胃經】,血氣循行從胃腑到足部。”
    “受納和腐熟水穀、消化食物,是氣血生化的源頭。”
    “胃腑經不通,常導致胃痛、腹脹、消化不良、高燒、麵部問題等。”
    “【足少陽膽經】,血氣循行從膽腑到足部。”
    “儲存和排泄膽汁,主決斷與判斷力、決策力相關。”
    “膽腑經不通,常導致口苦、偏頭痛、脅痛、膽怯易驚、關節疼痛等。”
    “【足太陽膀胱經】,血氣循行從膀胱到足部。”
    “此腑經是人體最長、穴位最多的經絡,主一身之表,負責排泄水液、尿液和抵禦外邪。”
    “膀胱腑經不通,常導致感冒、腰背痛、小便異常、頭頸痛等。”
    王越擅長射箭和禦劍,非常了解射禦之術。
    在於倚靠腰背之力,關節保持靈動,心靜氣。
    足三陽經就是,應對射禦之術。
    在聽了賈瑟的布道後。
    他明悟到在射箭和禦劍時,反應之所以會出現間斷,無法一氣嗬成地射禦。
    按照俗法行氣,手三陽經、足三陽經,不能互通。
    六脈正經的血氣,還要三焦、心包的交融。
    在這一血氣循行過程,俗法隻是順其自然,並沒刻意去引導血氣,導致出現血氣間斷。
    手三陽經、足三陽經,六脈血氣失調,不圓融。
    這導致他的射禦二術,始終處於無法圓融的狀態。
    高手對戰中哪怕一絲間斷,都是一個非常致命弱點,好在他一直在世俗混。
    所遇到的對手,也是以俗法行血氣,弱點抵消。
    王越暗自慶幸時,李進在念誦足三陰經:
    足三陰經(從足走腹·聯係足部和腹部胸部)
    “【足太陰脾經】,血氣循行從足部到脾髒。”
    “主運化、消化吸收和輸送營養、統血、統攝血液在脈內運行、主肌肉。”
    “脾髒經不通,常導致腹脹、疲乏、肥胖、出血性疾病等。”
    “【足厥陰肝經】,血氣循行從足部到肝髒。”
    “主疏泄、調節情緒、促進消化、藏血、主筋。”
    “肝髒經不通,常導致情緒抑鬱或急躁、脅痛、月經不調、眼睛問題等。”
    “【足少陰腎經】,血氣循行從足部到腎髒。”
    “儲藏先天之精,主生殖、生長發育、水液代謝和納氣。”
    “腎髒經不通,常導致腰膝酸軟、耳鳴、不孕不育、怕冷、呼吸淺短等。”
    李進是【凰門】後起之秀,力大無窮錘術無雙,江湖人送其外號錘王,與老三王是忘年交。
    錘最適合氣力外放,氣力外放需要,支撐點。
    氣力外放越大,支撐必須越強。
    靈體四肢以雙腳立足。
    雙足比起雙手更加堅韌強,在揮舞錘時有一半氣力,由雙足騰挪外放出去。
    力氣在外放時,肌肉收縮、腰膝旋轉、心情亢奮……
    聽了賈瑟布道後,他才知道自己的弱點:
    肌肉收縮太過僵直硬,腰膝旋轉不夠靈動,心情無法快速地亢奮,導致發力不夠充分。
    好比有一萬斤氣力,但隨雙錘外放,才九千。
    以前或可以美其名曰,力不可使盡、留一分以防身。
    他現在想想都是扯淡借口,錘本就越勢大力沉越好,留一分力也防不住身。
    無法全力外放,緣由也在內外不通,發力滯澀。
    四人越想越清明,四雙眼睛炯炯有神光。
    賈瑟欣慰地點了點頭,就對道法循行血氣,以及十二正經的常名,進行了簡約的布道:
    “由下而上、自外向內,內外合一循氣,是道法。”
    “以外膠胴為核,以五腑經為絡。”
    “外六經膠胴係統如是:”
    “外一經【外陽明倉廩經】,血氣循行從胃腑至足底,位置最下層,貼近大地。”
    “喻象:血氣之根。”
    “此經如同植物的根須,從大地物質世界和肉身最基礎層麵吸納、囤積最原始的血氣能量,是一切活動的血氣能量倉庫。”
    “外二經【外陽明傳導經】,血氣循行從大腸至腳踝,位置承於足底之上。”
    “喻象:血氣之幹。”
    “此經如同植物的主幹,將來自倉廩的原始血氣能量,進行初步的提煉,並建立起固定的輸送通路,向上傳導。”
    “外三經【外少陽決斷經】,血氣循行從膽腑至小腿,位置居於傳導之中段。”
    “喻象:血氣之樞。”
    “能量至此,需進行分配與調度。此經如同交通樞紐,根據當下需求,決斷血氣流轉的方向與多寡,是實幹指令的血氣開關。”
    “外四經【外少陽膠胴經】,血氣循行從膠胴到膝蓋,位置決斷之上,彌漫中焦。”
    “喻象:血氣之海。”
    “此經為膠胴本體,是血氣充分擴散、交融、共振的場域。”
    “至此,血氣能量不再局限於固定通路,而是形成一片充塞周身、可隨意調動的血氣能量海洋。”
    “外五經【外太陽化生經】,血氣循行從小腸到大腿,位置居於膠胴之央。”
    “喻象:血氣之煉。”
    “在膠胴的血氣能量海中,此經如同核心反應爐,負責將彌散的能量進行精細加工、提純、轉化,化生出更高階、更具特性的氣力。”
    “外六經【外太陽津湖經】,血氣循行從膀胱到腰髖,位置最上層,接近內在。”
    “喻象:血氣之精。”
    “能量循環至此,已完成其外部使命,化為最精純的能量津液,如甘露般收攝、涵養,並準備向內六經(神殼係統)灌注,完成由外而內的交泰融合。”
    “外六經以外少陽膠胴經為核心,是一個【納】、【通】、【斷】、【融】、【煉】、【藏】的完整血氣循行,與五腑外經合一外循環。”
    賈瑟說到這裏稍微頓了頓,給四人感悟所布的真道,可左慈他們是何等人。
    對於道法正經,就差賈瑟這些提點,一通百通。
    四人炯炯有神光,都很專注地盯著賈瑟。
    賈瑟微笑地繼續布道:
    “內六經以神殼為核,以五髒正經作為經絡,橫向由下而上排序。”
    “血氣循行使得精神意識,由蒙昧到血脈覺醒,由個體情感到連通天道的升華之路。”
    “內一經【內厥陰魂藏經】,血氣循行從肝髒到掌心,位置最下層,潛意識之淵。”
    ·喻象:血脈之淵。”
    “血氣循行此經,激活血脈後,獲得靈感的源泉、本能的倉庫、最深層的記憶與欲望所在,這是一片深不可測的意識之海。”
    “內二經【內少陰誌室經】,血氣循行從腎髒到手腕,位置承於掌心之上。”
    “喻象:血脈之柱。”
    “血氣循行此經,激活血脈後,從潛意識的深淵中,凝聚出堅定的意誌力、誌向與決斷力。”
    “此經是將飄忽的靈感,固化為目標的基石,是不妥協的精神支柱,掰手腕是最直接意誌較量。”
    “外三經【內太陰意舍經】,血氣循行從脾髒到小臂,位置居於手腕之上。”
    “喻象:血脈之工。”
    “血氣循行此經,激活血脈至此,意誌被細化為具體的思慮、謀劃與計算。”
    “是思維活動最繁忙的工坊,負責將目標拆解為可行的步驟。”
    “外四經【內太陰神樞經】,血氣循行從肺髒到臂彎,位置小臂之上,溝通上下。”
    “喻象:血脈之門。”
    “血氣循行此經,激活血脈後,使之內在神意與外在感知互為轉換樞紐。”
    “它負責接收外部信息傳入內心,也將內心的神意指令傳遞出去,掌管著神殼的開放與閉合。”
    “外五經【內厥陰神殼經】,血氣循行從神殼到上臂,位置臂彎之上,靈體核心屏障。”
    “喻象:血脈之核。”
    “血氣循行此經,激活血脈後,神殼從此成為有自我意識的核心居所。”
    “此地清明,則心境平和,神意穩固;此地蒙塵,則心神不寧,穀神安居其裏。”
    “外六經【內少陰真一經】,血氣循行從心髒到肩膀,位置最上層,超然物外。”
    “喻象:血脈之道。”
    “血氣循行此經,激活血脈後,神意達到的最高境界,是剝離了一切後天習氣與情緒波動後,最本初、最純粹的真我意識。”
    “至此已能觸及天地規則,是「穀神」與「天地二靈」共鳴的層麵。”
    “內六經以內厥陰神殼經為核心,是一個【藏】、【立】、【思】、【通】、【定】、【真】的血脈升華過程,與五髒內經合一內循環。”
    賈瑟說到這個節點,環視一眼四人,繼續說:
    “五腑一膠胴六脈外經,五髒一神殼六脈內經並立。”
    “經如太極、內外經是陰陽魚,陽魚之目是外核膠胴,陰魚之目即內神殼。”
    “二者看似相對,卻以外膠胴、內神殼,相合血氣。”
    “道法十二正經如是,有上下、有內外、有融合。”
    “內陰外陽即是合道法,俗法形而上學之法,隻看手足不見其內核,如何能夠修得真道。”
    四人都已明悟道法,左慈還有疑問,就低語:
    “阿瑟,內神殼、外膠胴,要在哪裏融合?”
    “靈體的確是自成太極。”
    “太極有一條陰陽交感界線,十二正經陰陽交感界線,究竟在靈體哪個部位。”
    賈瑟糾結地說:
    “左老,世俗修真顛三倒四,術語混淆。”
    “藏汙納垢之肚臍,在俗法中卻稱為神闕。”
    “《炎黃道論》中稱之泥宮,是靈體六魄的居所,我不知是誰有意為之,這是斷我炎黃修途。”
    “靈海本是清淨之台,在末法時稱之——鬆果體。”
    “《炎黃道論》中稱之神闕,是靈體天地人三魂的居所。”
    四人臉色瞬間齊刷刷白了,這是一個何等驚天辛秘,這是斷炎黃根基的事!
    賈瑟苦笑地說:
    “以心為眼大道至簡,俗心亂法!”
    李進遲疑地問他:
    “鬥王,是不是異族整的禍事?”
    賈瑟擺了擺手肯定說:
    “我與妮克絲交過手,她的血氣循行也如此,可見修法也有問題。”
    “我三世在盤古九地,那裏的修真法,也如此。”
    “可在十天之中,卻都修以道法。”
    “如此看來源頭在十天。”
    “而且對於九地影響力很廣,才能布道如此謬誤俗法,才能讓各族齊修俗法。”
    左慈不管這些,對於未知的任何事,全無興趣。
    賈瑟看了他一眼,放下雜念繼續布道法:
    “左老,心藏穀神以欲使魂魄,魄動血氣穀神禦之,內神殼和外膠胴融合,是穀神禦之於泥宮。”
    “肚臍泥宮就是界線,內外陰陽六經——交感線。”
    “具體修法進入經樓後,第一重【重樓】中再交感體悟。”
    “淬煉外一經【外陽明倉廩經】,過程非常危險可要小心,有重力、有真我的幻像。”
    童淵不解地問:
    “阿瑟,真我幻像那是什麽?是本我嗎?”
    賈瑟搖搖頭走了,一步踏進重樓的大門。
    他不想告知童淵真相,知道越多心會越亂,在重樓中要粹煉正經、溯化靈根、演練真武。
    這三事隻是打根基,並不會造成啥,致命傷。
    當淬煉正經後,才是生死開端。
    秘境就出現真我幻像。
    一個與自己一切一模一樣,包括靈體、修為、真武等等,唯一區別在鬥誌強弱。
    真我幻像鬥誌,始終保持一個恒定,高昂狀態。
    而試煉者的鬥誌,會根據個人穀神決定。
    穀神越想勝真我幻像,鬥誌就會更加高昂,直到強過幻像的鬥誌,最終才能一決生死。
    賈詡派人測試過了,被幻像擊敗後,都死了。
    還叮囑賈瑟不要輕易,把凡人血脈溯化成水靈根。
    真武術沒進入無我境之前,務必以重力繼續凝血氣,繼續粹外陽明倉廩經。
    賈瑟沒有理由,不聽族叔賈詡的話,他很沉穩。
    他也很希望四人,能如他一樣沉穩應對。
    該他布的道已經布了,不該他說的事不說,再善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也不度自絕人。
    走進重樓是條甬道,甬道中的重力,漸漸強……
    賈瑟走了一天,才適應了重力。
    走出甬道所見如仙境。
    有無數天地奇葩珍禽異獸,可惜這一切也都是投影,摸不著、碰不到、隻能看。
    不過賈瑟相信,這一些投影的根源——在琉璃頂。
    登上十二重樓後,他應該能過進入其中。
    到時就能好好摸一摸,還能焚琴煮鶴一番,第一次看到這些投影,賈瑟才知甄安的心。
    第一天白玉京五城,藏有多少奇葩,他不知。
    可偷天的甄安很清楚,財帛動人心難怪不肯投胎。
    賈瑟看到這些投影的時候,曾捫心自問過換他自己,會不會也選擇寄靈體。
    答案肯定投胎,他從來不看重死物,隻求活著!
    往前走了百裏地,看到正在演武的甄宓。
    揮舞著那一對禦靈錘,捶天捶地還捶靈氣,一副跟誰拚命的氣勢,賈瑟知道她想捶誰。
    於是一臉囧笑地說:
    “宓兒,事欲速而不達,徐圖之。”
    “適應重力之後,當粹倉廩正經。”
    甄宓頭也不回地冷哼:
    “我的事什麽時候輪到你管?你的事情我都懶得去管,以後你走你的獨木橋!”
    熱臉貼冷屁股,誰碰到都會很不爽,賈瑟卻爽。
    甄宓真正生氣時,就會變成一個悶葫蘆。
    他隨口說幾句話之後,甄宓的氣瞬間散了:
    “經樓每訓練一位鬥士,要耗費一億枚靈石。”
    “咱們靈石儲備不多,鬥龍軍的籌建,會很久。”
    甄宓立即念收禦靈錘,滿臉憂心忡忡地向他走去:
    “阿瑟,尋找萬戰餘生者本就不易,每位將士要耗費這麽多,啥時候才能建製成軍?”
    “龍皇沒有龍軍,你憑什麽征戰沙場,憑啥服眾?”
    賈瑟微微一笑說:
    “暫時沒打算離開星陸。”
    “慢慢來這件事急不得,三生三世十裏桃花,咱們倆不都熬過來了,不差再過個幾億年。”
    甄宓不由感慨地說:
    “靈石看似不少,不經用。”
    “要不我快速點,爭取早日登頂。”
    賈瑟連忙擺擺手低語:
    “修真道途萬丈高樓平地起,你給我沉下心步步登樓,可別幹殺雞取卵的事。”
    “甄安降生為人,我覺得一些事肯定,會有回轉。”
    甄宓不由好奇問:
    “阿瑟,安姐怎麽還沒降生啊?”
    “煙兒和火兒當初投胎,也沒她這麽慢吞吞,張夫人這次可真受苦,我得空就去探望下。”
    賈瑟再次擺擺手說:
    “宓兒,此事順其自然,不能催。”
    “雖然暫時不離開星陸,如今的形勢你應該很清楚。”
    “西方顥野戎族即將入俗世,一千五百多億位聖騎士,聽得就讓人頭皮發麻。”
    “北方玄野胡族,已進入星陸的遊騎兵,近八百億。”
    “南方朱野的蠻族,入世了近千億狂戰士。”
    “這麽多敵人虎視眈眈,讓她若享受點安寧,她的宿世過得太苦了,今生一定要補償她。”
    甄宓聽得有點不對,橫眉冷對著他,淡淡問:
    “阿瑟,要怎麽補償她?要以身相許嗎?還是得隴望蜀?”
    麵對致命三問,賈瑟無語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