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高鎳三元複合軟包電芯,入局手機行業高端
字數:7706 加入書籤
“不對……”
“他怎麽才賣六萬?問卷上給出的選項不是6.5萬嗎?!”
薑澤還以為是星辰汽車“耍猴”,或者他們服務器數據出問題了。
但仔細一看,差點沒當場暈倒。
星辰汽車商業邏輯的抽象程度,遠超他想象。
【問卷價格最低6.5萬,不代表我新車不能賣六萬】
——不等式又秒了!
其實這招在互聯網行業很常見了。
無非是提前拉高預期,公布價格的時候再降價。
可現在的造車行業,還真沒多少人這麽玩。
故意搞個問卷調查。
好像很“體恤民心”似的,關注老車主、消費者意見。
但實際上呢,內部價格早就定好了,等著消費者往裏麵跳呢。
薑澤迅速想通了內在邏輯。
就比如“買手機不送充電器這事兒”,先放出消息故意說不送,等大家都吵起來了,然後公布了宣布免費送。
其實一開始本來就是要送的。
薑澤真服了!
但他最氣的並不是這個。
他最難受的是自己想親手搶一台,居然沒搶到。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女性消費市場有這麽狂熱嗎?這怎麽和預料得不太對勁。”
麵對這個殘酷的現實。
薑澤不禁有點迷茫了。
具體哪兒不對勁,他又說不上來。
……
……
另一邊。
許易瞅著市場部發來的訂單數據,滿臉古怪。
壞了。
這怎麽90%以上都是男車主下的訂單?
才不到一分鍾。
集美們的戰鬥力呢??
合著加大兩倍的發光化妝鏡,都給男車主用了??
…
&nini,熱情遠超想象!”
“不過社區有老車主發帖起哄,說咱們是在耍猴,有女車主說來不及付款就沒了,懷疑根本沒有五千台份額。”
“要不咱們把訂單數據公布出去?”
市場部這邊你一句我一嘴的。
許易頭有點大了。
隻感覺一頂“猴王”的帽子,已經隱隱落到了自己的頭上。
“這個結果確實有點超出預料,你們看著處理吧,將一部分訂單數據公布出去也可以,證明咱們真沒有玩弄虛作假那一套。”
許易哭笑不得。
要怪隻能怪集美們手速太慢了。
他是真沒想到,會是這麽個結果。
但無所謂了。
&nini的新款落地,本來就是小事一樁,目的是部分技術下放和拉高低價車型盈利。
現在這兩個目標都達到了,他也就不過多操心了。
至於那些搶不到訂單的群體,隻能讓他們等下個月第二輪預定開放了。
……
這段時間。
許易和數家有意向合作的負責人,都間接或直接的接觸過了。
有兩三家聯係很密切。
星辰電池廠和威能電池廠的建廠項目,已擴展到了三期和四期,相關的工業用地都批下來了。
而極星電池的擴產效應,不僅僅是覆蓋到他們的低端車型。
大致到第三季度,就能對外供應第一批產能。
想要預約這批電池的,就包括北汽新能源、江淮汽車、奇瑞新能源、宇通客車……
都對極星電池表示出很高的興趣。
盡管,許易將第一批極星電池的價格定得不低。
比行業一線的磷酸鐵鋰電池包采購價格,還要高出一截。
可極星電池在技術上的領先程度,也逼得這群熱衷成本控製的廠商,不得不底下頭顱。
其中江淮與山棟的地緣接近,物流相當成本低,有很強的開發新車型的意願。
最上心的還是宇通客車這家廠商。
作為最大的新能源客車廠商,占據了國內新能源客車全年30%銷量,妥妥的龍頭地位。
原本是采用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電池,國軒高科作為補充供應商。
都是國內一流。
畢竟“客車專用電池包”無論是循環要求和安全標準,比當前乘用車上還要高得多。
現在極星電池的出現,寧王的電池頓時就不香了!
何況宇通還有進一步增大市場份額的計劃。
銷量緊跟其後的便是比亞迪的新能源客車,目前排在國內第二。
營運企業還是很願意為技術付出溢價的。
無論是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長的循環壽命,還是“針刺不起火”的宣傳作用。
大客車這玩意起火的話,不是鬧著玩的。
鎖死極星電池,那就相當於多了一分領先於行業的宣傳單。
許易內心也更傾向於和客車龍頭企業合作。
對於極星電池來說,是有不錯的宣傳作用。
相當於獲得“商用車電池的頂級認證”。
龍頭和龍頭合作,更容易打造極星電池行業“高端標杆”的形象。
再者。
新能源客車上搭載電池用量極大。
中高端的大客車,一輛客車的電池包就超過200kWh300kWh了。
規模是乘用車的好幾倍。
單宇通一家企業,能吃掉的產能就非常大,有助於新廠快速攤薄成本。
可以說以後即使是光供應電池,星辰都夠高枕無憂了。
許易給宇通負責人回了封郵件。
約定好下次會麵洽談的時間。
遂動身處理另一件當下更關鍵的事情。
沒錯。
在其他人看來,動輒幾億元的年度大項目。
對於現在的星辰來說。
也隻是小事一樁罷了。
……
星辰電池研發中心。
研發樓一層,B5實驗室。
一批剛封裝好的鋁塑膜軟包電芯,從外觀看僅有巴掌大小,擺在性能測試儀上。
溫度還熱乎著。
電芯外殼上,還沒有任何關於密度循環序列標識封裝信息。
不過。
哪怕換任何當代年輕人來,都能看得出這塊電芯的具體用途。
這個形狀大小。
赫然與當下行業標準的手機電芯一模一樣。
“充放測試、能量密度都完成了……額定容量和參數都基本達到預期,內阻一致性相當好。”
盯著係統屏幕顯示的參數。
負責測試的研發工程師陳天福鬆了一口氣,露出如釋重負的笑容。
“符合預期隻是基本要求,後續研發起碼也要超越預期,否則咱們這段時間研發豈不難產了?
總不能去中低端電子市場卷利潤,那就太不符合初心了。”
董宇軒唏噓道。
三個月前。
許易提出一條“消費電子發展路線”。
於是電池研發這邊劃分出了一個單獨研發團隊。
專注於研發小體積軟包電芯。
也即是手機電芯。
由董宇軒帶隊三十餘名研發人員,專注這個領域的研發。
從研發項目準備,到今天預研落地驗證的效率,堪稱驚人。
僅僅隻用了兩個多月。
除了研發團隊人員都很“高精”之外,搞完汽車動力電池,再來搞手機軟包電芯,也算不上挑戰很大的事情。
汽車動力電池與手機電芯的技術複用率很高。
像“高精疊片工藝”、“碳矽負極”、以及“正極材料合成工藝”,大半的專利都是可以複用的。
可以說。
相關的電池技術,已覆蓋了手機電池的底層核心路線。
難點僅僅在於調整配方,這一塊同樣也難不倒星辰的電池研發人員。
於是就有了今天第一批試製樣品的落地。
……
許易帶著助理抵達B5實驗室的時候。
第一批軟包電芯的恒溫測試和擠壓測試已經開始了。
“許總,第一批試製電芯的測試報告打出來了,您過目一下,還有完整的樣品……”
一份測試報告,和一塊巴掌大小的長方形電芯,由董宇軒遞了上來。
許易接過這塊銀灰色外殼的試製電芯。
一番打量和把玩。
內心浮現出一股奇妙的感覺。
作為消費電子產品。
這玩意相信所有消費者都不會陌生。
甚至是很多職業的“一生之敵”!!
特別是他在前世,跑外賣的時候,最煩的就是這個手機電芯。
自從手機廠搞了一體式設計之後。
電池容量不夠、電池壽命衰減、更換不方便的焦慮。
就像“噩夢”一樣。
就一直伴隨在所有重度手機用戶的心頭。
為了跑外賣,他租了一台可以換電的電瓶車。
然後還單獨準備了兩個手機,又單獨為兩個手機準備了兩個充電寶,一個手機導航,一個手機搶單,分開切換平台……
從早跑到晚。
這樣才能掙到七八千的“窩囊費”。
手機電芯的能量密度不夠,和壽命衰減快,簡直就是萬惡之源啊!
更別說有些搞直播的,幹脆把攝像模組改到前麵,單獨改裝兩萬毫安的大電池,為了續航簡直把手機變成了一塊“大磚頭”。
……
“能量密度和額定容量怎麽樣?”許易問。
“首批試製電芯的能量密度在250Wh/kg,如果換成手機行業常見的體積能量密度,大概是180Wh/L左右。
&nAh,勉強達到今年手機行業的中遊偏上的水平。”
董宇軒說道。
“還不錯。”許易點頭肯定。
這麽短的時間,能搞定材料配方和第一批試製樣品,也算可以了。
“關於中期高鎳三元改進配方的研發,已經在進行了,預計到時候可以達到手機行業主流的高端水平。
再加上咱們研發經費很充足,采用的也是手機行業最新的碳矽負極技術,預計能量密度,可以超出當前手機行業高端5%10%!
另外,咱們的理論循環壽命也是一大優勢,高鎳三元路線預計可以比鈷酸鋰的正極高出200次300次循環。”
董宇軒接著說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