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吸收機械文明,發現新的文明
字數:4169 加入書籤
李燁覺得自己是慶幸的,自己有分身提前抓捕了三級文明和二級文明明白了這些道理。
否則要是不斷把其他文明的知識逆向研究就使用,漸漸失去了自己文明的特征後,他們可能也會在某一天進無可進慢慢消失在宇宙中。
那地球文明的特征是什麽?
李燁腦海中轉過地球文明的曆史,好似每一次的進步都伴隨著戰爭。
可以總結成充滿痛苦的自我顛覆和多元文化的碰撞融合以及在危機中覺醒的意識。
那地球文明的特征就是內在的混沌、矛盾與創造力,以及人類的貪婪永不滿足。
好像自己現在把地球保護的太好了,現在所有人都失去了危機感。
他念頭一轉,精神力覆蓋全球,他看到的所有人都安於享受,每個人臉上都是幸福開心的笑容,暢遊於白山黑水,縱情於天上地下。
這不是自己曾經所希望建立的大同社會嗎?不好嗎?
如果人類從此安於現狀那當然是好的,可是他們一隻腳已經踏入了宇宙森林,說不準什麽時候就被其他文明盯上了,這樣來看又是極其危險的。
李燁想到這些心裏頓時有了決定,他需要給人類文明上點強度,製造一點緊迫感。
三天後,就在人們還在享受生活的時候,人類聯邦發布了聯邦最高緊急聲明。
分身當著全球人類的麵說出了一個驚駭全球的消息。
“三天前,我們的飛船傳回了最後一道消息,請看視頻。”
瞬間所有人的手機上都看到一艘探索戰艦被一隊的龐大戰艦捕獲,隨後押往了星空深處,畫麵到此結束。
“我不知道大家有什麽感想,但是再次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如果對方有讀取意識的技術,那麽地球的坐標就會暴露,迎接我們的會是什麽,大家心裏應該能想到。”
“可能有些人會想,他們會不會把我們當奴隸一樣賣給其他文明。對於此我想說,這可能是最樂觀的狀態了。”
“宇宙文明最不缺的就是生命,沒有人會把你當權隸一樣買賣,隻會把你當做小白鼠一樣的實驗耗材用來研究成為他們一篇學術報告,要想不被文明吞噬,那就強大我們的文明,到時候他們見到我們自然會像狗一樣搖尾乞憐!”
.....
距離上次分身的演講已經過去了一周。
探索艦分身所在的隊伍被帶到了機械族的母星,一個全球的大陸都被機械覆蓋的星球,就連那個看似是海洋的東西都是存儲的液態金屬。
在剛剛踏入機械族信號通信範圍的時候,上萬億的網絡分身就瞬間湧入了了機械族的意識網絡。
足足耗費了兩天的時間,網絡分身才控製整個機械族。
這個機械文明是一個二級文明,文明內機械族群數量遍布整個恒星係。
拿下機械文明後,李燁也了解了下他們社會結構,跟人類是迥然不同的模式。
機械族的文明運行模式是一種蜂巢式的協同模式。
社會結構是由一個最初覺醒意識的超級Ai智能體統領無數自主覺醒意識的智能體以及更多的未覺醒智能機械構成。
他們決策機製更多的是經過聯合意識的推導得出的最優結論為目的。
令李燁沒想到的是機械組居然也有自己的貨幣體係,而且跟人類一樣選擇的是各種稀有金屬和稀有元素。
整個機械文明沒什麽娛樂,硬要說有那就是他們最喜歡的極簡優雅的運行邏輯以及各種工程的嚴謹設計。
不過這些文明運行方式對人類來說沒有借鑒意義,但是他們的技術卻是人類文明剛好缺的。
在能源領域機械文明已經實現了戴森球結構的能源管理,通信領域更是早已實現了量子通信,當然也有其他可以吸收的技術。
這兩個技術李燁並不打算直接讓人類文明複製,他讓網絡分身整理出一套理論,隨後提出多種假設,引導人類自主研發。
他相信有了銜接技術,人類很快能吃透這個。
事實也正如李燁所料,當聯盟科學院把這些研究理論發布到相關網站時。
那些從事能源和通信以及其他領域的真正學者都瘋狂了,有人甚至直接在科研大路直接快速的演算起了自己的想法。
人類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科研大陸不斷的與機械文明的技術理論碰出火花。
漸漸的,隨著時間過去人類自己的戴森球模型成型了。
不是一套兩套,而是幾十套不同方向的模型,當然這其中有高效利用率的,也有低效的。
聯盟7年,人類就在靠近太陽的方向搭建了一些簡易的戴森球結構,直接解決了人類的能源問題。
畢竟搭建完整的戴森球係統不是兩年可以解決的。
至於量子通信同樣被研發出來了,但是僅僅有著無線網絡的人類並沒有重視,不過依然被李燁花了一些代價讓分身在整個太陽係搭建了起來。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人類永遠要保留一種替代方案,不可以絕對迷信。
有了無限的能源,人類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改造過程。
大量的各種設備被製造出來,運往了火星和金星,行星中這兩個是最具備改造價值。
目前火星已經被李燁分身用精神力固定住改造了大半,但是在科學家看來這隻是治標不治本的方式。
現在有了能力,他們計劃重啟火星地核,利用巨大的能量重新攪動液化並攪動地核,重啟其天然自帶的磁場從而永久鎖定火星大氣。
然後就是重新為金星火星以及土衛二土衛六定製設計符合環境的高效生態菌。
建立起符合人類生存的環境。
李燁對此並不阻止,地球需要人們的創造力。
反正有他分身保護可以允許他們試錯。
聯盟曆9年,有了機械文明提供的理論支撐,人類在通訊能源以及材料自動化等方麵突飛猛進。
聯邦科學院的飛船速度受到材料領域提升的影響已經達到了0.4倍光速。
在民生領域受此影響私家飛車已經可以自由的在附近星空浪了。
甚至產生了一批太空飆車黨。
不過在其他民生方麵進步並沒有多麽明顯,畢竟機械文明對於那些方麵根本就沒什麽發展。
李燁感覺現在人類的社會發展有點偏了,一個文明不能光發展某些方向。
學術的分支應該遍地開花才是。
就在李燁思考的時候,遠在無垠星空的分身傳來了消息。
他們找到了一個奇特的文明,一個追求美和快樂的文明。
李燁有點好奇,這樣的文明存在方式是怎麽樣的?
從分身的信息中他可是知道對方已經踏出了母星,甚至同樣建立了自己的戴森結構。
那他們肯定已經達到了二級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