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雙方大戰二(第四更!)

字數:3188   加入書籤

A+A-


    “紅軍‘利刃’指揮部被端,隻是第一步。”
    蘇寒的聲音將眾人的注意力拉回,“龍豹被淘汰,但沙暴、獨眼以及他們手下的精銳還在。這些人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絕不會坐以待斃。紅軍常規指揮體係會暫時接管他們,但也需要時間。”
    他手指點在沙盤上幾個關鍵位置:“我們必須利用這個時間窗口,擴大戰果。紅軍失去特種掩護,其前線機場、後勤樞紐、通訊中繼站、炮兵陣地等關鍵節點,此刻防禦相對薄弱。”
    “周默。”
    “到!”
    “你帶領獵鷹第二、第三小隊,目標紅軍3號前線機場。滲透進去,重點破壞其油料庫和跑道,延緩其空中支援能力。”
    “是!”
    “林虎。”
    “在呢!”
    “你的龍鯊中隊,任務不變,繼續加強對紅軍沿岸補給線和碼頭的襲擾,但要提高警惕。我判斷,‘利刃’殘部很可能不甘失敗,會發動報複性反擊,你們的水上基地可能是目標之一。”
    “放心!老子巴不得他們來!正好給夜鶯的姐妹們報仇!”林虎摩拳擦掌。
    蘇寒又看向其他幾位小隊長,一一分配任務:“第四小隊,負責紅軍縱深的7號後勤中心…第五小隊,尋找其炮兵雷達站…第六小隊,配合電子對抗部隊,對其通訊節點進行物理破壞…”
    一條條指令清晰明確,如同手術刀般精準地指向紅軍的要害。
    “記住,行動宗旨是快、準、狠!一擊即走,絕不戀戰!我們的目的是製造混亂,癱瘓其節點,為正麵戰場的主力反擊創造機會!”蘇寒最後強調。
    “明白!”眾人齊聲領命,迅速散去準備。
    蘇寒獨自站在沙盤前,目光深邃。
    他知道,沙暴和獨眼絕不會束手就擒,接下來的夜晚,必將是一個互相刺探、襲擾與反製交織的不眠之夜。
    深夜,演習場迎來了開戰以來最活躍的特種對抗。
    藍軍獵鷹和龍鯊如同暗夜中的群狼,在蘇寒的指揮下,從多個方向對紅軍目標發起了迅猛的襲擊。
    紅軍3號前線機場,周默帶領小隊利用夜色和複雜地形,成功避開外圍警戒,滲透至機場邊緣。
    幾聲沉悶的爆炸聲後,機場跑道上升起代表受損的濃煙,地勤人員慌亂地奔跑,幾架正準備起飛的戰機被迫中止行動。
    紅軍7號後勤中心,獵鷹隊員巧妙地破壞了照明係統和部分運輸車輛,引發了小範圍的“火災”和混亂,大量物資轉運受阻。
    龍鯊的快艇如同鬼魅,在沿岸頻繁出擊,騷擾得紅軍守軍疲於奔命。
    然而,正如蘇寒所預料,紅軍的反擊也如期而至!
    沙暴帶領的沙漠狼殘部,展現出驚人的韌性和適應力。
    他們沒有強攻戒備森嚴的藍軍指揮部,而是選擇了相對鬆懈但同樣重要的藍軍野戰醫療站和一處前進彈藥補給點進行了迅猛的突襲,造成了相當的“傷亡”和物資損失。
    獨眼則如同最狡猾的老狼,他帶領野狼隊員,長途迂回,竟然摸到了藍軍一個隱蔽的遠程炮兵陣地附近。
    利用精準的狙擊和爆破,他們成功“摧毀”了數門重炮的觀瞄設備,極大地削弱了該陣地的火力投射能力。
    更激烈的戰鬥發生在龍鯊的水上臨時錨地。
    林虎剛剛帶隊完成一次襲擾任務返回,基地還處於放鬆狀態。
    突然,幾聲劇烈的爆炸從水下傳來!代表兩艘突擊艇被“擊傷”的煙霧升起!
    “敵水下滲透!”負責警戒的海蛇小隊立刻發出警報。
    是紅軍“利刃”派出的水下突擊小組!
    他們利用紅軍裝備的老舊但依舊可靠的水下推進器,悄無聲息地接近了龍鯊基地!
    “媽的!真來了!”林虎又驚又怒,抄起武器就衝了出去,“全體都有!進入戰鬥位置!把水下的老鼠給老子揪出來!”
    水麵之上,龍鯊隊員迅速組織反擊,探照燈掃射水麵,輕重武器對準可能冒出敵人的區域。
    水麵之下,海蛇小隊與紅軍水下突擊組展開了激烈的近距離搏殺,模擬水下格鬥的信號在水中不斷閃爍。
    整個演習場,無論是天空、地麵還是水下,都成為了特種兵們展示技藝和意誌的舞台。
    槍聲、爆炸聲、警報聲此起彼伏,夜空被一道道激光和爆炸的火光劃破。
    蘇寒在指揮部內,不斷接收著各方的戰報,臉色平靜如水。
    他快速在地圖上標記著敵我行動軌跡,大腦飛速分析著對方的意圖和下一步可能的方向。
    “沙暴襲擊了醫療站和彈藥點,獨眼破壞了炮兵觀瞄…這是典型的圍魏救趙,想逼我們回防,緩解他們正麵的壓力。”
    蘇寒喃喃自語,“林虎那邊遇到了麻煩,但應該能頂住…”
    他抬起頭,對通訊參謀下令:“命令周默,放棄對機場的進一步破壞,立刻向B區域機動,設伏。沙暴得手後,下一個目標很可能是那裏的藍軍通訊中繼站。”
    “命令龍鯊,穩住陣腳,優先確保指揮部和主要裝備安全,水下敵人驅離即可,不必窮追。”
    “另外…”蘇寒眼中閃過一絲冷光,“通知預備隊,該他們上場了。目標,紅軍‘利刃’殘部可能的集結休整區域——D6山穀。給他們送上一份‘驚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