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成長的路

字數:5054   加入書籤

A+A-


    九月,陽光褪去了盛夏的灼熱,溫和地鋪灑開來,空氣裏隱約浮動著桂花的甜香。
    李毅飛帶著一種不符合年齡的穩重感,走進了學校招生處。
    他很快找到了當初那位親自送來錄取通知書的老師,報名手續辦得異常順利。末了,老師遞過來一個厚厚的信封。
    “拿著,這是學校給你的資助,一萬塊。”老師的語氣很平常,仿佛遞過來的隻是一份普通材料。
    李毅飛接過信封,分量不輕。他明白,這不僅僅是錢,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認可和信任。
    住宿的問題,李毅飛提出了一個特殊請求:他需要單間。
    理由很直接——他的學習節奏異於常人,深夜鑽研是常態,集體宿舍的作息衝突難以避免。
    學校斟酌之後,竟真的同意了這個特殊請求,前提是他必須隨時接受老師對其學習進度和效果的抽查。
    李毅飛毫不猶豫地應承下來。這份優待,他得用實際行動來證明值得。
    作為學校高中兩年製快班學生,李毅飛清楚自己位置的特殊。
    開學第一天,沒有任何預熱,一份難度頗高的黃岡試卷就擺在了每個人麵前,算是這場快班生涯的“見麵禮”。
    考場裏,李毅飛展開試卷,目光掃過題目,一種奇異的熟悉感湧上心頭。
    上輩子被這些題目折磨的記憶還在,但此刻,解題思路卻清晰得如同刻印在腦海裏。
    他沒有絲毫遲疑,筆尖在紙麵上流暢地劃過,速度快得驚人。
    題目答完,檢查都顯得多餘。在周圍同學略帶驚愕的目光中,他第一個起身交卷,步履輕鬆地轉向了圖書館的方向。
    中學的圖書館規模不大,藏書自然無法與大學相比,但對李毅飛而言,這裏是知識的避風港。
    推開門,書本特有的油墨味混合著一點灰塵的氣息撲麵而來。
    幾縷陽光透過高窗斜射進來,在書架間投下溫暖的光柱。
    李毅飛熟稔地在書海中穿行,挑了幾本感興趣的,尋了個安靜的角落坐下。
    一旦沉浸下去,時間便失去了意義。直到窗外天色染上橙紅,他才驚覺一個下午已經悄然溜走。
    夕陽的餘暉給他周身鍍上了一層淡金。在食堂簡單解決了晚飯,晚自習的鈴聲便已響起。
    教室裏靜悄悄的,隻有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匯成一片低沉的背景音。
    李毅飛翻看著剛領到的新書——從高一到高二的主課教材,厚厚一摞,沒有一本是多餘的閑書。
    書裏的內容對他而言早已是舊識,此刻翻閱,更像是在梳理脈絡,加固記憶。
    第二天清晨,天邊剛泛起魚肚白,李毅飛已經坐在了空無一人的教室裏。
    他打開教室的燈,柔和的光線照亮了攤開的書本。
    他開始大聲朗讀課文,清朗的聲音在寂靜的教室裏回蕩,打破了黎明最後的沉寂。
    六點半,班主任王老師準時踏進教室,手裏拿著昨天的試卷,神情嚴肅。他徑直走到李毅飛桌前,將試卷放在桌上。
    李毅飛的目光落在考分一覽表上,總分欄:747。語文作文扣2分,英語作文扣1分。
    李毅飛臉上沒什麽表情,心底卻泛起一絲掌控感帶來的踏實——這重來的優勢,確實好用。
    王老師走上講台,清了清嗓子:“摸底考結果出來了。全班30人,640分以上的有10位同學。
    他的目光掠過李毅飛,帶著一種複雜的意味,“其餘同學的成績也都在580到639之間,基礎都很不錯。
    接著,他開始詳細講解後續的教學計劃和嚴格要求。底下的同學們都屏息凝神,專注地記錄著要點。
    日子平穩地向前推進。李毅飛按著自己的節奏穩步學習。期間,他抽空去了趟證券交易所。
    股市,是他積累原始資本的關鍵戰場。憑借上輩子在股海沉浮積累的經驗和教訓,他對某些趨勢有著近乎直覺的判斷。
    李毅飛果斷地將手中持有的股票清倉,然後仔細篩選,將全部資金——173,000元,投入了幾支他記憶中即將迎來爆發的“潛力股”。
    他在心裏盤算著:捂到明年(2006年)一月中旬,這筆錢,保守估計也能翻到80萬左右。
    這個數字,放在前世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如今,卻清晰地呈現在他規劃的地圖上。
    寒假臨近。這個學期,老師們對李毅飛基本采取了“無為而治”的態度。
    原因無他:無論大考小考,他的分數都穩穩地釘在745分以上,讓想給他“加餐”的老師都無從下手。
    與其用常規進度束縛他,不如給他自由探索的空間。
    李毅飛也沒有浪費這份信任。在輕鬆應對校內課程的同時,他不斷向外拓展:大學的高等數學被他係統地啃了下來,進度驚人;
    他開始有意識地閱讀報紙上的時政分析,研究公文寫作的範式,每一次涉獵都帶來新的認知。
    他的名氣在校園裏悄然傳開,關注度與日俱增。放假前夕,他再次來到交易所,完成了股票的換倉操作。
    他深知,未來一兩年是A股市場一段特殊的“黃金期”。他精心挑選了幾支後世聞名的“妖股”。
    初步估算,持有到明年三月,他的賬戶資產有望衝擊170萬!這個目標像一塊磁石,牢牢吸引著他。
    原始資本的雪球,必須在機會窗口關閉前滾起來。
    拖著行李回到熟悉的鄉鎮,濃鬱的年味撲麵而來。
    街道兩旁掛滿了紅燈籠,家家戶戶都在忙碌地準備年貨,空氣裏彌漫著油炸食物和燉肉的香氣。
    零星的鞭炮聲不時炸響,宣告著新年的臨近。父母見到他回來,臉上是掩飾不住的喜悅。
    這一年,兒子沒讓他們操半點心。更讓全家欣喜的是,去年九月,家裏添了個小女兒。小妹的到來,給這個家注入了新的活力。
    看著咿呀學語的小妹,李毅飛心頭掠過一絲複雜。前世,困頓的家境讓父母疲於奔命,小妹的學業完全荒廢,成績一塌糊塗。
    外婆幫忙照料,卻引發了舅舅們的不滿,養老問題成了家庭矛盾的導火索,母親夾在中間受盡委屈。今生,他絕不允許這樣的局麵重演。
    年夜飯後,李毅飛拿出兩個厚厚的信封,分別遞給父母:“爸,媽,這是一萬,你們拿著用。”
    父母愣住了,臉上寫滿了震驚和擔憂。“小飛,這……這麽多錢,你哪來的?”母親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
    李毅飛早有準備,神情自若:“寫文章掙的稿費,出版社給的,正規渠道。”他拿出幾張打印清晰的稿費單放在桌上,“你們看,憑證都在這裏。”
    父母湊近了仔細查看單據,反複確認無誤,這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臉上綻開欣慰的笑容,皺紋都舒展了許多。
    趁著氣氛融洽,李毅飛提出了自己醞釀已久的想法:“爸,媽,我們得為小妹的將來打算了。她以後肯定要去縣城上學。
    現在縣城的房價正便宜,我打聽過,130平帶車庫的房子,總價也就15萬左右。
    你們知道嗎?再過幾年,同樣的房子,價格很可能要漲到80萬往上!”他頓了頓,看著父母驚訝的表情,繼續道,“錢的事不用擔心。
    我寫小說有穩定收入,平時投稿也有稿費,全款買一套,壓力不大。”
    這番話讓老兩口徹底呆住了。驚喜、感動,還有對兒子這份遠見和擔當的驕傲,交織在一起,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假期結束,李毅飛重返校園。圖書館成了他最常駐足的據點。管理員老師早已熟悉了這個身影,看著他風雨無阻地來此“報到”,眼神裏是無聲的讚許。
    一個學期的深耕,成效顯著。李毅飛自我評估,英語水平已接近專業八級門檻,雖然口語還未經過實戰檢驗。
    高等數學的教材基本被他吃透;物理和化學也自學了相當一部分。
    唯一的困擾他的是,無論是學校圖書館還是縣城的新華書店,能滿足他更高層次求知欲的“硬貨”越來越稀缺。
    但這並未讓他氣餒,隻要有渠道,他就會想方設法去獲取。
    新學期的課程正式進入高二階段。然而對於李毅飛,這無異於複習舊識。
    去年,老師們出於好奇和考驗,輪番給他出過難題、甩過超綱試卷,結果無一例外地被他的解題速度和精準度“折服”。
    如今老師們達成了共識:定期用高難度試卷檢測他的“水位”,隻要他還穩穩地“浮”在高處,課堂時間就由他自己支配。
    這份難得的自由,李毅飛視若珍寶。他如同一塊投入知識海洋的海綿,朝著自己設定的目標,堅定地汲取著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