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 章 決定命運的考試

字數:4414   加入書籤

A+A-


    六月的太陽懸在頭頂,灼熱地烘烤著縣城。空氣凝滯,沒有一絲風,柏油路麵蒸騰起扭曲的熱浪,整座城像被扣在悶熱的蒸籠裏。
    天空掛著幾片懶洋洋的雲,擋不住絲毫暑氣。就在這樣讓人喘不過氣的天氣裏,李毅飛的心頭卻意外地平靜。
    他知道,那個被無數人稱為命運分水嶺的日子——2007年高考,終於來了。
    對李毅飛這樣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高考的分量太重了。
    它是看得見的希望,是父母眼中孩子跳出眼前生活的唯一跳板。
    考試前一天,母親搓著手,小心地問:“小飛,明天…要不爸媽送你去考場?就在外麵等著,安心些。”
    李毅飛看著父親鬢角新添的白霜,母親眼角的細紋,心裏一暖。他咧嘴笑了笑:“真不用,媽。縣城巴掌大,我熟得很。你們去了也是在外頭幹曬著,多遭罪。在家歇著,等我考完回來吃您做的飯。”聲音帶著少年人特有的清朗。
    老李夫妻倆對視一眼,沒再堅持。孩子上高中後,主意越來越正,成績也爭氣。他們明白,不添亂,就是最大的支持。
    六月七號,天剛透出點魚肚白,李毅飛就醒了。他輕手輕腳爬起來,在小區空地上活動開手腳,輕微的熱身讓額頭很快蒙上一層細汗。
    回家衝了個涼水澡,整個人徹底清醒過來。吃過母親做的熱騰騰的雞蛋麵,他拎起那個半舊的帆布袋出了門。運氣不錯,沒等兩分鍾就攔到了一輛貼著“愛心送考”標語的出租車。
    考場設在縣一中求知樓三樓,高二(3)班教室。他家離一中不遠,出租車十分鍾就到了。
    校門口已經聚了不少學生和家長,空氣裏彌漫著一種混合了緊張、興奮和汗水的味道。李毅飛深吸一口氣,捏了捏裝著準考證、身份證、幾支削好的2B鉛筆、橡皮和黑色簽字筆的袋子,隨著人流走進校門。
    找到13號座位坐下,教室漸漸被填滿。監考老師聲音平板地宣布著紀律,指揮大家把書包水杯堆到講台前。信號屏蔽器發出低沉的嗡鳴,角落的攝像頭紅燈一閃一閃,像沉默的眼睛。
    離正式開考還有三分鍾,試卷袋被當眾拆封,試卷和答題卡分發下來。教室裏隻剩下紙張翻動的窸窣聲。
    李毅飛拿到卷子,習慣性地先翻頁檢查有無缺損,確認無誤後,才一筆一劃填好姓名考號。目光掃過一道道題目,他緊繃的肩膀漸漸鬆弛下來。兩年高強度的複習,那些字句、公式像是刻進了骨子裏。
    “叮鈴鈴——”鈴聲尖利地刺破寂靜。霎時間,教室裏隻剩下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匯成一片低沉的潮響。李毅飛寫得很快。填空題、詩詞默寫、閱讀理解……答案幾乎是本能地從筆尖流淌出來。
    才過了四十分鍾,麵前的卷子就隻剩下作文那片空白。得益於長期的練字,他答題卡上的字跡清晰工整,像印刷體一樣規矩。
    作文題是“懷想天空”。他盯著題目看了半分鍾,眼神放空了一瞬,隨即提筆。破題,立意,思路在腦子裏清晰成形,筆尖便流暢地移動起來。
    不到半小時,一篇結構完整、內容充實的作文已經完成。雖然分數難料,但憑經驗,他覺得語文這一門,發揮得相當不錯。
    交卷的鈴聲再次響起,第一場考試結束。李毅飛隨著人流湧出教室,熾烈的陽光兜頭澆下。
    他眯了眯眼,腳步輕快地往家走。午飯是母親特意準備的清淡飯菜。飯後他強迫自己小睡了一會兒,養足精神應對下午的數學。
    三天的時間,在筆尖的沙沙聲和翻卷子的嘩啦聲裏,過得飛快。當最後一門考試的結束鈴聲終於敲響,整個考場裏響起一片長長短短的呼氣聲。
    緊繃的弦驟然鬆開,有人癱在椅子上,有人開始興奮地小聲交談,更多人臉上是卸下重擔後的茫然和疲憊。無論結果如何,這場漫長的煎熬總算結束了,許多同學已經開始計劃著假期要去哪裏瘋玩。
    但李毅飛走出考場時,心裏那根弦並沒有完全鬆開。高考結束,對他而言隻是另一個起點。回到家,他把自己關在房裏,對著回憶估算分數。
    語文、數學、理綜、英語……一道道題在腦海中複盤,分數一點點累加。最終他得出一個保守的估計:總分應該能在740分以上。
    這個分數,足夠他穩穩地跨入國內最頂尖的那兩所大學——華清或燕大的門檻。現在,他需要認真考慮的是,這兩所學府,哪一所的專業方向更適合他未來的規劃。
    還有一個更現實、更迫切的目標盤踞在他心頭——在首都買一套房子。
    前世那些關於房價的記憶像烙印一樣深刻。他知道,未來的幾年,尤其是首都的房價會像坐上火箭一樣躥升,晚一步,代價可能就是幾倍甚至幾十倍。
    現在,首都核心區域的房價大概在一萬出頭一平米。一套位置尚可、麵積適中的普通住宅,總價大概在百萬上下。他需要的首付,大約是三四十萬。
    這筆錢,他有。但不在父母知道的存折裏。他那個不起眼的股票賬戶裏,靜靜地躺著300多萬。
    這是他過去一年多,憑著對零散股市信息的模糊記憶和一些大膽的操作,一點點滾雪球積累起來的。本金最初隻有幾千塊壓歲錢和偶爾省下的生活費。
    他記得很清楚,去年初,他瞄準了一隻叫“馳宏鋅鍺”的股票,它後來因礦產資源重組的消息而一路瘋漲。
    他幾乎把當時賬戶裏所有的幾萬塊都押了進去,在低位買入,在接近高點時果斷拋出,賺到了第一筆“大錢”。
    後來又零零散散操作了幾次,抓住幾個小波段,才讓數字累積到300多萬。這些操作每一次都讓他手心冒汗,生怕記憶出錯或者市場突變。他不敢告訴父母,怕他們擔心,也怕解釋不清。
    然而,眼下股票市場給他的感覺有些滯澀。世界經濟似乎籠罩著一層不安的陰雲,他模糊地記得,就在明年,好像有一場波及全球的金融風暴。
    股票市場的波動性太大,風險太高。他需要更快、更穩妥地讓這筆錢再增長一些,湊足未來幾年可能需要的學費、生活費,以及最重要的——那套房子的首付。
    他的目光轉向了另一個更為刺激的領域——期貨。大豆期貨的走勢圖在他腦海中浮現。
    他記得很清楚,就在這段時間,尤其是大連商品交易所的大豆期貨,價格漲勢相當凶猛。從年初的低點一路攀升,如果能抓住這波行情……
    他立刻打開電腦,發出嗡嗡的噪音。屏幕亮起,他熟練地登錄行情軟件。
    K線圖在眼前跳動。大豆期貨主力合約的價格,此刻正顯示在3800元附近。他調出曆史走勢圖,對比著記憶。
    沒錯,距離他印象中那個階段高點,還有不小的空間。市場情緒似乎也偏向看漲。
    機會就在眼前。
    他快速盤算著:300萬本金,不能全部押上。期貨市場風險極大,一個反向波動就可能吞噬大部分保證金。
    他決定先拿出100萬作為期貨操作的初始資金,剩下的200多萬留在股票賬戶裏,作為最後的保障和學費儲備。
    主意已定,他深吸一口氣,手指在鍵盤上敲擊,開始操作。先將股票賬戶裏的100萬資金轉出,注入期貨賬戶。
    開戶的手續他早已悄悄辦妥,用的是年滿十八歲後自己辦的身份證。登錄期貨交易軟件,看著賬戶裏跳動的數字,他感到一種混合著興奮和緊張的顫栗。這不再是紙上談兵的遊戲。
    他仔細研究著大豆期貨的實時盤口和掛單情況,尋找一個相對安全的入場點。3800元附近,多空雙方似乎正在膠著。他選擇了分批建倉的策略,手指有些發涼,但點擊“買入開倉”時卻異常穩定。第一筆,十手。成交確認的提示音在安靜的房間裏顯得格外清晰。
    資金變成了持倉。數字不再是靜態的存款,而是隨著市場分秒的波動而起伏。他緊盯著屏幕,看著代表盈虧的數字在綠色和紅色之間微妙地變化。汗水從鬢角滑下,他渾然不覺。
    在這個被驕陽炙烤的六月,高考的硝煙剛剛散去,李毅飛卻已經踏上了另一條更為崎嶇、也更需要膽識和判斷力的征途。他的人生航向,正在他自己冷靜而微帶顫抖的指尖,悄然偏轉。
    窗外的蟬鳴一聲緊似一聲,混合著電腦風扇的嗡鳴,成了這個夏天獨特的背景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