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1 章 利益動人心,爭相來拜訪
字數:6910 加入書籤
十一月初的省城,秋風已帶了些許寒意,但省發改委官網上一則新出的公告,卻讓整個江省的企業界躁動起來。
《關於批準銅山市陽興縣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建設項目立項的通知》——標準的紅頭文件格式,卻代表著不標準的巨大商機。
白紙黑字寫明前期投資三十多個億,後續滾動開發,還冠以“國家重點扶持項目”的頭銜。
一石激起千層浪。那些原本還在觀望的企業頓時坐不住了。
“劉總!快看省發改委網站!”省城一棟高檔寫字樓裏,助理幾乎是衝進副總經理辦公室的。
劉副總鼠標連點幾下,屏住呼吸看完公告,立即抓起電話:“馬上通知各部門負責人開會!立刻!馬上!”
類似的場景在全省各大企業上演。電話鈴聲、匆忙的腳步聲、興奮的交談聲此起彼伏。
哪怕從這個巨型蛋糕上分得一小塊,也足夠讓一個企業飽餐數年。建材、物流、勞務、設備……每一個環節都流淌著豐厚的利潤。
有門路的,第一時間把電話打到了省裏關鍵部門。
“王處長,您好您好!我是建工集團的老李啊,看到省裏那個陽興的項目了……對對對,您看能不能幫忙引薦一下?”
電話那頭的回應卻出乎意料地一致:“這個事啊,省裏隻做原則性批複,具體招標和實施,全部由陽興縣自主負責,我們不便幹預啊。”
關係次一點的,找到了銅山市裏的領導。 “張市長,陽興那個大項目,我們公司實力您是知道的……” 副市長的回複更加幹脆:“市裏充分放權,不插手具體招標事宜,所有工作由陽興縣領導小組具體操辦,你們直接和他們對接。”
這下可讓這些自詡人脈通達的企業老板們摸不著頭腦了。
他們找的關係,哪一個不是能影響項目歸屬的人物?怎麽到了陽興縣這個曾經無人問津的地方,就全都失靈了?
更讓他們嘀咕的是,這從上到下的口徑,整齊得像是提前排練過。
事實的確如此。在公告發布的同時,陽興縣政府官網首頁最顯眼的位置,掛出了一則《陽興縣循環經濟產業園區一期工程項目招標預公告》。
公告內容條理清晰,但其中兩條格外引人注目: 一、所有參與競標企業需提供完備資質證明及過往業績。
二、所有入圍候選名單的企業,陽興縣項目領導小組將組織進行全方位的背景調查,包括但不限於企業實際控製人、財務健康狀況、過往項目真實評價等。
這份公告像一份明確的戰書,告訴所有人:這個項目,陽興縣自己說了算,而且規矩很嚴。
公告一出,那些還在省裏市裏到處碰壁的企業再也坐不住了。方向盤一打,油門一踩,無數輛豪車從省城、從各地市,駛向陽興縣。
那些提前就派了先遣隊駐紮在陽興的企業則近水樓台,負責人立刻帶著材料直奔縣政府大樓。
縣政府大樓裏,這幾天格外熱鬧。
副縣長徐清林的辦公室裏煙霧繚繞。一家省城路橋公司的老總剛剛告辭,留下的不僅是高檔香煙,還有一個薄薄的信封。
“徐縣長,一點心意,項目的事就全仰仗您了!”對方諂媚的笑容還留在徐清林腦海裏。
他捏了捏信封的厚度,心裏既滿足又有些忐忑。他雖然不再分管財政,但自認為在招標中還是能說上話的。
縣委副書記周正年家樓下,一輛黑色奧迪靜靜地停著。
車裏,周正年正和一位自稱是某大型國企副總的人握手告別。
“周書記,您放心,我們是大企業,規矩都懂。”對方的話說得滴水不漏。周正年微笑著點頭,心裏盤算著如何在這場盛宴中爭取最大利益。
政法委書記範斌輝則接待了一位來自鄰市的建築商,此人據說背景頗為複雜。
“範書記,在陽興這地界上,以後還得您多關照。”對方奉上的禮物價值不菲。
範斌輝掂量著其中的分量,既擔心惹麻煩,又舍不得這送到嘴邊的肥肉。
甚至有幾個自認為背景過硬的企業,直接找到了縣委書記賈磊。
禮物一個比一個貴重,約飯的檔次一個比一個高。賈磊見了兩個,但聽完來意,隻是打著官腔:“歡迎來陽興投資,要相信縣裏會公平公正對待每一家有實力的企業。”禮物則原封不動地請對方帶回。
等人一走,他的臉色就沉了下來,直接給李毅飛發了條短信:“牛鬼蛇神都來了,籬笆要紮緊。”
也有人試圖直接攻克堡壘核心——縣長李毅飛。
秘書張浦的辦公室幾乎成了禮品寄存處。
凡是提著東西來的,無論輕重貴賤,張浦一律板著臉:“李縣長有交代,帶著禮物的一律不見。請拿回去再預約。”
幾個碰了釘子的老板悻悻而去,嘴裏不免嘀咕:“裝什麽清高?”
但也有腦子活絡的,真的空著手就來預約了。李毅飛選擇性地見了幾撥人。
寬敞的縣長辦公室裏,李毅飛坐在辦公桌後,平靜地聽著對麵企業代表介紹情況。
“李縣長,我們集團在全國承建過上百個大型項目,工程質量絕對一流!”一位省建工的代表信心滿滿。
李毅飛點點頭:“歡迎來陽興參與建設。把計劃書做紮實,招標會上憑實力說話。我隻看兩點:方案最優,質量最好。”
另一個來自南方的裝飾公司老板,則顯得更“實在”一些。
他壓低聲音:“李縣長,規矩我們懂。隻要項目給我們做,工程款的這個數……”他悄悄比劃了一個手勢,“可以單獨作為您的谘詢費。”
李毅飛臉上的微笑沒有絲毫變化,他看著對方,輕輕說了一句:“我對錢不感興趣。”
那位老板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錯愕、不解,甚至有一絲惱怒。他走南闖北這麽多年,還是第一次聽到有官員這麽說話。
幾天下來,李毅飛辦公室的門檻幾乎被踏破,他見了該見的人,聽了該聽的話,也擋回了所有不該伸的手。
外麵的世界紛紛擾擾,暗流湧動,但他心裏那根弦,越繃越緊。
他知道,這隻是暴風雨前夜的小小騷動。那些被拒絕的利益集團,那些在周正年、徐清林那裏得到模糊承諾的人,絕不會善罷甘休。
這天下午,李毅飛特意叫來了紀委書記李傑飛和審計局王天龍局長。 “李書記,王局長,”李毅飛神色嚴肅,“現在是關鍵時刻,我要你們抽調精幹力量,組成一個特別監督小組,對招標全過程進行監督。
特別是圍標串標、借用資質這類問題,要重點盯防。”
李傑飛點頭:“明白,我已經安排人手在留意了。最近確實有一些企業私下接觸頻繁,看起來像是在商量什麽。”
“不管他們商量什麽,”李毅飛斬釘截鐵,“隻要敢違規,一律嚴懲不貸!”
送走二人,李毅飛站在窗前,望著樓下熙熙攘攘的人群。陽興縣從來沒有這麽熱鬧過,但也從來沒有這麽危險過。
這時,辦公桌上的電話響了起來。張浦接起後,轉頭對李毅飛說:“縣長,龍市長電話。”
李毅飛深吸一口氣,拿起話筒:“市長,我是李毅飛……” 電話那頭傳來龍沐市長的聲音:“毅飛啊,省裏很關注這個項目,不少領導都打了招呼。
你要把握住分寸,既要堅持原則,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接完電話,李毅飛的眉頭皺得更緊了。上麵的壓力也開始傳導下來了。
就在這時,張浦又敲門進來,臉色有些古怪:“縣長,樓下有個人非要見您,說是您的老朋友…” “什麽人?” “他說他姓趙,趙誌強,說是您高中同學…”
李毅飛愣了一下,趙誌強?他高中上學時確實有個同學叫這個名字,但在學校時也沒怎麽交往過,畢業後就更不會有聯係了。
這個時候出現… “讓他上來吧。”李毅飛沉吟片刻,說道。
不一會兒,一個穿著名牌西裝,微微發福的中年男子笑著走進辦公室:“老同學!這才幾年不見,你都當上縣長了!”
李毅飛打量著來人,確實是趙誌強,但比記憶中胖了不少,也世故了不少。
“誌強?真是你啊!什麽風把你吹來了?”李毅飛笑著迎上去,兩人握手寒暄。
“我這不是聽說老同學在這裏主政,有個大項目,就過來看看嘛!”趙誌強笑得眼睛眯成一條縫,“我現在在做建築工程,正好專業對口。”
李毅飛心裏頓時明白了八九分,但麵上不動聲色:“原來是來做生意的啊!歡迎歡迎!我們陽興現在正需要你們這樣有實力的企業。”
趙誌強湊近一些,壓低聲音:“毅飛,咱們老同學就不說外話了。這個項目,你看能不能關照一下?規矩我懂,該有的都不會少…”
李毅飛臉上的笑容淡了些:“誌強,你要是來參與招標,我們歡迎。但要是來說這個,那就請回吧。”
趙誌強的臉色頓時尷尬起來:“毅飛,你這就不夠意思了吧?老同學這點麵子都不給?”
“不是不給麵子,”李毅飛正色道,“而是這個麵子給不起。項目是陽興幾十萬老百姓的希望,不是我李毅飛一個人的。你要真想來參與,就正兒八經去做標書,參加招標。”
趙誌強的臉色由紅轉白,最後冷哼一聲:“行啊,李縣長,官當大了,不認老同學了!咱們走著瞧!”說罷拂袖而去。
李毅飛看著趙誌強離去的背影,無奈地搖搖頭。連老同學都找上門來了,接下來的壓力隻會更大。
果然,接下來的幾天,各種各樣的說情電話接連不斷。有領導打招呼的,有同事說情的,甚至還有一些八竿子打不著的遠房親戚也找上門來。
李毅飛一一婉拒,但壓力越來越大。
周五下午,他正準備下班,周正年突然來到他的辦公室。 “毅飛縣長,忙呢?”周正年笑嗬嗬地走進來。
“周書記,請坐。”李毅飛起身相迎。
“是這樣,”周正年坐下後,看似隨意地說,“有幾個企業找我反映,說咱們的招標條件設得太高了,能不能適當放寬一些?特別是那個背景審查,是不是有點太嚴了?”
李毅飛心裏一緊,知道正題來了:“周書記,條件高是為了保證項目質量。
背景審查更是必要,我們要杜絕任何有不良記錄的企業參與。”
“話是這麽說,”周正年慢條斯理地說,“但也要考慮實際情況嘛!有些企業可能過去有點小問題,但現在已經整改了。咱們是不是應該給個機會?”
李毅飛堅決搖頭:“周書記,這個問題上沒有商量餘地。質量是項目的生命線,我們不能冒任何風險。”
周正年的臉色微微沉了下來:“毅飛同誌,我這也是為了項目著想。條件太苛刻,萬一符合條件的企業太少,流標了怎麽辦?到時候耽誤了進度,責任誰來負?”
“寧願流標,也不能降低標準!”李毅飛毫不退讓,“我相信有實力的企業多的是,不會因為條件嚴格就望而卻步。”
兩人對視片刻,辦公室裏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最後,周正年站起身,皮笑肉不笑地說:“好,既然毅飛縣長這麽有信心,那我就不多說了。隻是希望到時候別出了問題才好。”
送走周正年,李毅飛長長吐出一口氣。他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真正的較量,還在後麵。
就在這時,手機響起,是賈磊發來的短信:“堅持住,縣委全力支持你的決定,陽興縣交給你掌舵我放心。”
看著這條簡單的短信,李毅飛心裏一暖。至少,縣委書記是站在他這邊的。
李毅飛重新坐回辦公椅,打開電腦,開始仔細審閱招標文件。
窗外的天色漸漸暗下來,縣政府大樓裏大多數辦公室的燈都熄滅了,隻有縣長辦公室的燈還亮著。
與此同時在這個小小的縣城裏,一場關於利益和原則的較量,正在悄悄展開。
後續如何變化,陽興縣這條小船能否乘風破浪,全看李毅飛能否頂住壓力,是否能堅持住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