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3 章 撐腰的來了

字數:6313   加入書籤

A+A-


    剛才常委會上的火藥味還沒散盡。
    桌上內部電話響了,是趙明傑,聲音壓得低,語速卻急:“書記,市委辦正式通知了,考察組明天上午九點到,帶隊的是組織部幹部二處的孫處長。
    行程安排…重點聽取黨建和組織工作匯報,指名要楊副書記作主匯報。”
    “知道了。”李毅飛聲音平穩,“把考察組名單和詳細行程表送過來。另外,讓周天宇書記現在來我這一趟。”
    電話剛撂下,幾乎沒給李毅飛思考的空隙,敲門聲就響了。周天宇站在門口,手裏拿著個牛皮紙檔案袋,臉色凝重得能擰出水。
    “書記,”他進門後反手輕輕帶上門,沒多廢話,直接從檔案袋裏抽出一張銀行流水單,推到李毅飛麵前,“審計組那邊剛突破的。
    丁萬鬆小舅子那個‘創世紀視覺’廣告公司,上周五,也就是您找他談話前一天,有一筆二十萬的款子打進來,來源是縣裏‘鼎峰地產’的一個關聯賬戶。”
    李毅飛拿起流水單,目光在數字和戶名上掃過。“鼎峰地產”這四個字,他記得清楚,周天宇上次匯報過,丁萬鬆櫃子裏那兩箱茅台,就是替這家公司違規開綠燈後不久出現的。
    “錢的名目?”李毅飛問,聲音裏聽不出情緒。
    “借款。但無協議,無利息,無約定還款日期。”周天宇語速加快,“更關鍵的是,這筆錢打入後不到兩小時,就被分成幾筆轉到了幾個個人賬戶,其中一個賬戶的持有人…”他頓了頓,吸了口氣,“是楊副書記的妻弟。”
    辦公室裏靜得能聽到窗外梧桐葉落的細微聲響。李毅飛把流水單輕輕放回桌上,指腹在那賬戶名字上按了按。
    “證據鏈能坐實嗎?”
    “轉賬路徑清晰,賬戶關係明確。但…”周天宇略有遲疑,“目前還缺一環,沒有直接證據表明楊副書記知情或授意。
    他那妻弟是個滾刀肉,估計一口咬定是私人借貸。”
    “夠了。”李毅飛截斷他的話,“這事到此為止,材料壓在你那裏,絕對保密。
    考察組在的這幾天,審計組外鬆內緊,可以適當放點風,就說城管局的賬目問題比較複雜,涉及麵可能較廣,需要時間。”
    周天宇愣了一下,立刻明白過來:“您是要…敲山震虎?”
    “山雨欲來,先把籬笆紮緊。”李毅飛站起身,走到窗邊,看著樓下正端著茶杯慢悠悠往辦公樓走的楊江棟,“他不是想借著考察組反將一軍嗎?讓他來。
    你現在的首要任務,是把丁萬鬆和鼎峰地產之間那些爛賬,給我釘死。”
    “明白!”周天宇精神一振,將材料迅速收好,“我親自盯死這條線。”
    周天宇剛離開不到五分鍾,李毅飛內部電話又響了,這次是馬誌勝。
    “書記,方便嗎?組織部關於明天匯報的幾個細節,需要跟您最後敲定一下。”馬誌勝的聲音聽著有點幹,透著緊張。
    “過來吧。”
    馬誌勝幾乎是小跑著進來的,額頭上覆著一層細汗,手裏抱著的文件夾比他腦袋還高。
    “書記,這是楊副書記那邊剛送過來的黨建匯報材料終版,讓我們組織部先核一下。”他把最上麵一份文件抽出來,手指點著幾處用紅筆新修改的地方,“您看這裏,還有這裏,新增了不少內容,重點強調‘維護班子團結’、‘保持工作穩定連續性’,還特別加了‘反對急於求成、搞一刀切的工作作風’…”
    李毅飛掃了一眼那幾行字,墨跡幾乎還沒幹透。他嘴角幾不可察地動了一下。
    “還有,”馬誌勝壓低聲音,“剛才楊副書記秘書特意過來‘提醒’我,說明天考察組可能會隨機抽談一些中層幹部,讓我們組織部‘打好招呼’,讓同誌們‘實事求是’地反映情況。”他把“實事求是”四個字咬得格外重。
    “你怎麽回的?”李毅飛抬眼看他。
    “我說…組織部一定確保考察組聽到真實全麵的情況。”馬誌勝腰板挺直了些,“但掛下電話我就讓幹部科的小李,去把最近幹部座談會的原始記錄調出來備著了,特別是關於城管局作風問題的反映。”
    李毅飛點了點頭,目光裏有一絲讚許:“匯報材料按程序走,他加的那些話,不用動。原始記錄準備好就行。明天你跟我一起參會。”
    “是!”馬誌勝像是吃了定心丸,抱著那摞材料又風風火火地走了。
    李毅飛坐回椅子,捏了捏眉心。這幾步棋,對方走得又急又躁,幾乎是擺明了車馬。
    有意思的是對方還找到了撐腰的人,我到要看看你的後台有多硬。
    李毅飛沉吟片刻,拿起手機,撥通了朱詩怡的電話。
    “詩怡部長,宣傳口那邊,近期關於縣委重點工作的素材收集得怎麽樣?”
    電話那頭朱詩怡反應很快:“書記,正想跟您匯報。‘文明新風’短視頻計劃第一期剛剪出來樣片,拍的是城管隊員幫老人推車、清理衛生死角的片段。還有您上次走訪老幹部的新聞素材都很充實。”
    “好。”李毅飛指示,“樣片和新聞素材都準備好,考察組期間,宣傳部正常開展工作,該播就播,該發就發,一切如常。如果有人問起,就說是常規宣傳計劃。”
    “明白,書記。”
    處理完這一圈,李毅飛才稍稍後靠,目光落在窗外。大院裏的燈次第亮起,一輛黑色的奧迪A6緩緩駛入,停在常委樓門口。車牌是市裏的。
    來了。比預想的還快。
    他拿起座機,叫趙明傑進來。
    “明傑,你去機關食堂安排一下,晚餐加幾個菜,清淡些。順便看看,市裏的車是誰來了。”
    趙明傑心領神會,點頭快步出去。
    不到十分鍾,他就回來了,臉色有點怪:“書記,是市委政研室的王副主任,說是下來做個常規課題調研,直接去了…楊副書記辦公室。食堂那邊說,楊副書記早就吩咐留了個小包間。”
    李毅飛眉峰微挑。政研室的副主任,在這個時間點,悄無聲息地下來“常規調研”?
    “知道了。食堂照常安排,不用特別招待。”
    趙明傑應聲,卻沒立刻走,猶豫了一下說:“還有…書記,剛才我回來時,碰到信訪局的老錢,他偷偷跟我說,下午有好幾撥生麵孔去他們那兒調閱最近的信訪登記簿,特別關注了城管和拆遷類的投訴,問得…很細。”
    李毅飛眼神倏地沉了下去。
    看來,對方不僅是想防守,還想主動出擊,從信訪這裏找他的“破綻”。
    “告訴老錢,依法依規配合調閱。但是,”他加重語氣,“所有原始登記憑證的借出,必須嚴格履行手續,複印件也要備案。”
    “是!”趙明傑轉身離去。
    辦公室裏徹底安靜下來。李毅飛拉開抽屜,拿出那份記著“支持力量”的筆記本,在燈光下細細看著。周天宇、馬誌勝、朱詩怡、陳建國…這幾個名字後麵,他緩緩畫了條粗線。
    棋局已經擺開。對方借來了“外力”,亮出了招數,甚至開始摸底挖坑。
    他拿起筆,在筆記本空白處,緩緩寫下四個字:
    以靜製動。
    第二天上午八點五十,縣委常委會會議室。
    橢圓形的會議桌擦得鋥亮,茶杯裏冒著熱氣。常委們均已落座,交頭接耳,氣氛看似如常,卻透著一種微妙的緊繃感。李毅飛坐在主位,翻看著麵前的材料,神色平靜。
    楊江棟坐在他左手邊第一個位置,穿著深色西裝,頭發梳得一絲不苟,正笑著和旁邊的常務副縣長陳建國低聲說著什麽,隻是眼角餘光不時掃向門口。
    八點五十五分,走廊傳來一陣腳步聲。
    門被推開,市委組織部幹部二處處長孫強帶著三名考察組成員走了進來。孫強四十多歲,戴一副金絲眼鏡,表情嚴肅。
    全體常委起身。
    “孫處長,歡迎歡迎。”李毅飛微笑著上前握手。
    “李書記,打擾了。”孫強握手很有力,目光快速掃過全場,在李毅飛臉上停留片刻,又與其他常委點頭致意。
    落座後,寒暄幾句,考察即刻開始。
    孫強開門見山:“受市裏委托,我們這次來,主要是調研了解白水縣黨建和組織工作情況,特別是班子隊伍建設、幹部精神狀態方麵。下麵,就請江棟同誌先匯報吧。”
    楊江棟清了清嗓子,打開精心準備的稿子:“感謝孫處長和考察組各位領導。下麵,我代表白水縣委,就黨建工作情況作如下匯報…”
    匯報前半部分四平八穩,羅列數據,闡述原則。但進入後半程,畫風開始微妙轉變。
    “…我們認為,黨建工作歸根結底是做人的工作,核心在於凝聚人心,形成合力。
    尤其在新舊班子交替時期,更要強調團結穩定,保持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他語調放緩,加重語氣,“要警惕那種脫離實際、急於求成的傾向,反對搞‘一言堂’和‘一刀切’,更要堅決防止那種不切實際、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
    會議室裏鴉雀無聲。幾個常委低下頭,假裝記錄。周天宇麵無表情。馬誌勝端起茶杯,吹著根本不存在的浮葉。
    李毅飛專注地聽著,偶爾在筆記本上記一兩筆,臉上看不出絲毫波瀾。
    楊江棟的發言終於結束。孫強點了點頭,看不出是讚許還是僅僅表示聽到:“嗯。江棟同誌的匯報很全麵。其他同誌有沒有要補充的?”他的目光掃過眾人。
    冷場了幾秒。
    “孫處長,我簡單補充兩句?”李毅飛開口了,聲音溫和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
    “李書記請講。”
    “江棟同誌匯報得很好,特別是關於‘團結’和‘穩定’的論述,我很讚同。”李毅飛合上手中的筆帽,身體微微前傾,目光平和地看向考察組,“我想補充的是,團結不是一團和氣,穩定更不是一潭死水。
    真正的團結,是建立在堅持原則、敢於鬥爭基礎上的團結;真正的穩定,是通過不斷解決矛盾、革除積弊來實現的動態穩定。”
    他頓了頓,繼續不疾不徐地說:“我初到白水,調研發現一些問題,比如城管局的作風和廉政風險。
    麵對問題,是捂著蓋子求一時安穩,還是揭開蓋子求長遠發展?縣委的選擇是後者。
    這可能短期內會引起一些震蕩,甚至被人誤解為‘急於求成’、‘破壞團結’。但我認為,這才是對白水真正負責的態度,是對組織和人民事業真正負責的態度。”
    他語氣始終平和,卻字字千鈞,直接將楊江棟含沙射影的指責化解於無形,並拔高到了政治責任的高度。
    孫強聽著,鏡片後的眼睛微微眯了一下,手指無意識地在桌上點了點。
    楊江棟的臉色有些發僵,勉強維持著笑容。
    “李書記的觀點很有啟發性。”孫強不置可否地評價了一句,隨即轉移了話題,“下麵,我們進行個別談話吧。就從…”
    他的目光在名單上移動。
    會議室裏的空氣瞬間再次繃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