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秦淮茹的變化

字數:4345   加入書籤

A+A-


    科裏的日子按部就班。
    孫偉和王娟也逐漸熟悉了很多業務,周大河樂得清閑,整日端著大茶缸子,指揮若定,頗有幾分老同誌的派頭。
    陳鋒則將更多精力放在了審核各路段上報的安全隱患報告和參與處內決策上。
    這天,陳鋒正在審核一份關於春季線路巡檢的報告,李科長推門進來,臉色有些凝重:“小陳,你先停一下手頭的工作。剛接到緊急通知,京通線 K183+500 處發生邊坡滑塌,雖然沒砸到列車,但掩埋了部分線路,中斷行車。局裏要求我們處立刻派人去現場,核查情況,評估風險,督促搶險和後續整改。”
    陳鋒立刻站起身:“情況嚴重嗎?”
    “不算特大事故,但影響不小。關鍵是得搞清楚是自然災害還是前期防護不到位。你帶隊去,帶上孫偉,年輕人得多跑跑現場。周大河留在家裏看家。”李科長快速交代,“運輸處和工務處的人也去,你們做好安全監督和記錄,獨立評估。”
    “明白。”陳鋒應下,轉頭對孫偉道,“小孫,準備一下,帶上相機、記錄本和相關規程文件,馬上出發。”
    孫偉推了推眼鏡,略顯緊張但迅速應道:“是,陳科長!”
    吉普車顛簸了快兩個小時才趕到事發地點。
    遠遠就看見山坡上一大片新鮮的黃土裸露著,碎石和泥土傾瀉下來,埋沒了小半截鐵軌。
    幾台推土機和上百號工人正在緊張清理,號子聲、機器轟鳴聲混雜一片。
    運輸處和工務處的人已經到了,正和現場搶險的負責人指著滑坡體爭論著什麽。
    看見陳鋒他們下車,工務處一個姓張的科長迎上來,臉上堆著笑:“陳科長,辛苦了辛苦了!這點小意外,還勞駕你們檢查科跑一趟。”
    陳鋒和他握了下手,沒寒暄,直接問:“張科長,初步判斷是什麽原因?最近降水量不大,這邊坡也做過加固吧?”
    張科長笑容僵了一下:“這個…初步看是土層內部有裂隙,雨水滲進去,導致突然失穩…屬於突發性地質病害…”
    “上次全麵巡檢是什麽時候?記錄我看一下。”陳鋒打斷他。
    張科長身後一個技術員模樣的人趕緊遞過一本巡檢記錄。陳鋒翻到對應區段,手指點著上麵的記錄:“三個月前的巡檢記錄顯示,‘邊坡未見明顯位移,排水設施通暢’。這才多久?‘突發’也得有個積累過程吧?”
    技術員額頭冒汗,眼神躲閃。
    孫偉已經拿著相機開始對著滑坡體、防護結構、排水溝等關鍵部位拍照,尤其仔細拍了那些從泥土裏露出來的、明顯有些年頭的簡易支護結構的殘骸。
    工務處張科長趕緊解釋:“陳科長,你也知道,全局線路這麽長,養護經費就那麽多,隻能優先保證重點地段…這種偏遠區段,難免有顧及不到的地方…”
    “顧及不到?”陳鋒看向他,“K183這段是彎道,下行重車方向,一旦出事就是大事。‘顧及不到’四個字,能跟行車安全講價錢?”
    運輸處帶隊的是個老油條,在一旁打圓場:“老張他們也不容易…天災嘛,難免…現在關鍵是盡快搶通線路…”
    “搶通當然要緊。”陳鋒語氣平靜卻不容置疑,“但原因必須查清,責任必須明確,後續整改必須到位。否則今天這裏搶通了,明天別處又滑了,我們監察科負不起這個責。”
    陳鋒不再理會他們的扯皮,帶著孫偉爬上旁邊的山坡,仔細勘察滑坡斷麵的土層結構、支護樁的深度和狀態、排水溝的實際走向和淤塞情況。
    孫偉一邊記錄一邊測量,不時提出一些專業問題。
    “陳科,您看這裏的錨杆,”孫偉指著一段裸露出來的、已經鏽蝕嚴重的金屬杆,“這深度和間距,好像達不到設計標準…”
    陳鋒蹲下身仔細看了看,又用手抹開土層看了看連接處,臉色沉了下來:“不是好像,是肯定達不到。而且這鏽蝕程度,絕不是三年五年的事。”
    陳鋒讓孫偉詳細拍照取證,自己則在記錄本上快速勾勒示意圖並標注問題。
    下到山下,工務處和運輸處的人還在那扯皮推諉,試圖把定性往“不可抗力”上引。
    陳鋒直接走到現場搶險總指揮——一位局裏分管的副局長麵前,簡要匯報了勘察到的幾個關鍵問題:支護結構偷工減料、排水係統長期疏於維護、巡檢記錄流於形式。
    “局長,根據我們現場核實,這起事故,天災是誘因,但人禍是主因。建議局裏不僅要督促搶通,更要徹查養護責任,並舉一反三,對類似地質條件的區段進行全線排查。”陳鋒語氣沉穩,證據清晰。
    分管副局長聽著,臉色越來越嚴肅,最後重重哼了一聲,瞪了工務處張科長一眼:“聽到沒有?立刻組織人手,按照安監處同誌的要求,徹底排查!該誰的責任,誰也跑不了!”
    張科長臉都白了,連連點頭。
    回去的車上,孫偉顯得有些興奮:“陳科長,您剛才太厲害了!他們一開始還想糊弄…”
    “幹咱們這行,證據比嘴皮子管用。”陳鋒看著窗外,“現場不會說謊。以後多跑多看,自然就能看出門道。”
    孫偉用力點頭:“嗯!記住了!”
    幾天後,局裏的事故通報下來了,認定工務部門管理不力、巡檢不到位、維護投入不足是主責,要求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並限期對全線邊坡進行排查整改。
    監察科的獨立報告得到了局領導的認可。
    李科長在處務會上特意表揚了陳鋒和孫偉:“這次現場處理得很到位,有理有據,既沒越權,也沒退縮,維護了安全監察的嚴肅性。”
    周大河拍著孫偉的肩膀:“小子,跟著陳頭兒學了吧?這才是咱監察科的硬骨頭!”
    ……
    周末,陳鋒回了四合院。院裏似乎漸漸習慣了沒有棒梗鬧騰日子,有種疲憊的平靜。
    秦淮茹看起來更加憔悴,但眼神裏多了點認命後的麻木。她接了更多糊紙盒的零活,小當和槐花也學著幫忙,娘仨經常在門口就著昏暗的光線做到很晚。
    傻柱時不時端碗菜粥或者兩個窩頭過去,放在旁邊,也不多話。
    賈張氏依舊坐在床上,偶爾能聽見屋裏傳來她含糊不清的咒罵,但中氣明顯不足了。
    閻埠貴經過上次偷磚事件後,也老實了很多,見了人也不太抬頭。
    劉海中家倒是消停,劉光天劉光福兩兄弟經過上次教訓,暫時沒敢再惹事。
    這天傍晚,陳鋒正拿著暖壺去接水,看見小當和槐花在院子角落跳格子,笑聲微弱卻清脆。秦淮茹坐在門口小凳上糊紙盒,偶爾抬頭看一眼孩子,眼神空洞。
    傻柱叼著煙卷從外麵回來,手裏拎著條不大的魚。看見秦淮茹,他猶豫了一下,走過去,把魚遞過去:“秦姐,剛買的,給孩子們熬點湯喝吧。”
    秦淮茹愣了一下,連忙擺手:“不用不用,柱子…這怎麽好意思…”
    “拿著吧!”傻柱硬塞過去,“我跟人湊份子買的,沒花幾個錢。”他說完,不等秦淮茹再推辭,轉身就回了自家屋。
    秦淮茹拿著那條魚,站在原地,眼眶有點紅,最終低聲說了句“謝謝”,聲音輕得像歎息。
    陳鋒接滿水,往回走。經過中院時,聽見賈張氏在屋裏嘶啞地罵:“…傻柱那點心思…誰不知道…沾腥的貓…沒安好心…”
    秦淮茹像是沒聽見,隻是低頭加快了糊紙盒的速度。
    陳鋒沒停留,徑直回了後院。
    屋裏有些冷清。他坐下,拿出稿紙,開始起草一份關於加強對偏遠區段線路設施安全投入及監督管理的建議報告。
    桌上的搪瓷缸子已沒水,窗外的天色漸漸暗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