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貨真價實就是底細!

字數:4207   加入書籤

A+A-


    吳桂花忙的幾乎飛起,吉普車車輪子冒煙,花錢像流水一樣,服裝店和酒樓、新藥廠也是變化天翻地覆。
    轉眼,已經是三月十五,春風送暖。
    而“瑰麗”服飾也正式開業了!
    一串大紅鞭炮劈裏啪啦放的整條街都聽得清清楚楚。
    兩米高的廣告條幅立在大門兩側。
    “開業前三天八折優惠!”
    “消費就送禮品,先到先得!”
    “港島進口服裝,東北時尚第一人!”
    廣告語是一萬個抓眼球,又吸引人。
    這個地段本來就是商鋪雲集,來往出入都是有錢人。
    瑰麗從裝修開始就是大手筆,多少人都在盯著,好奇這是做什麽買賣的。
    到後來招了店員又培訓了整整兩個月,進出都是漂亮苗條的姑娘,就更引人矚目了。
    直到前幾天,大袋子的貨品進店,大片的玻璃櫥窗裏擺滿了模特,所有人才知道這裏是賣衣服的。
    別人不說,附近各家老板娘們先瘋了。
    進口的服裝就是不一樣,實在是太高檔太時髦了!
    港島?
    那不是明星們住的地方嗎?
    媽耶,普通老百姓也能和明星穿一樣衣服了!
    於是,店門一開,立刻就被擠滿了。
    李蘭和劉小紅幾個姑娘都來幫忙,還有徐冬冬幾個,加一起快十個人做接待導購,都有些招待不過來。
    吳桂花和徐良收錢,王大山和彩雲做庫管,隨時補貨。
    這時期,學曆比金子都要金貴,可不像後世那樣爛大街。
    聽說李蘭等小姑娘都是師範大學服裝設計的專業人士,客人們可是驚訝壞了,幾乎是小姑娘們給搭配什麽,她們就買什麽。
    於是,除了衣服褲子裙子,就是絲巾、皮帶、墨鏡和口紅之類都賣出很多。
    幾乎所有人都是整套的買,很少有單買一件一條的。
    因為那挺闊的褲子上了身,就要搭配一件尖領的襯衫,顯得特別幹練高級。
    褲子和襯衫都有了,還差一件帥氣的雙排扣風衣嗎?
    或者纖細的腰線要露出來,也得配一件短款牛仔衣啊。
    牛仔衣配了,脖子還有些空,總要係一條絲巾吧?
    這一套又酷又颯,再加一副墨鏡來個畫龍點睛。
    最後一隻大紅口紅,添上熱情的色彩……
    可以說,所有女人都是錢包鼓鼓走進門,錢包空空走出去。
    但她們有一個算一個,統統被“打劫”的很開心!
    這世上從來不缺有錢人,特別是這一年來,國家政策放鬆,隻要舍得出臉麵,就是賣個冰棍都能賺的盆滿缽滿。
    但要把錢花出去,高高興興花出去卻不容易。
    而瑰麗,就很好的解決了這一點!
    隻是幾天功夫,濱市的大街小巷,各個工廠單位就出現了不少靚麗的身影。
    而瑰麗的口碑也被捧了起來!
    就是李蘭的服裝係老師都來光顧,順帶找靈感了!
    吳桂花沒給免費,但送了一套口紅,一瓶麵霜,哄得老師樂嗬嗬回去了。
    不用說,李蘭以後想請假更容易了!
    當然,也是因為專業課學的差不多,以後大半學期都是實習了。
    李蘭和劉小紅幾個商量了一下,輪流在店裏幫忙,偶爾周六日太忙,就在學校另外找同學兼職。
    吳桂花給劉曉紅幾個開工資,其餘兼職的同學也有豐厚報酬,店裏時尚雜誌更多,瑰麗就成了服裝係的姑娘們趨之若鶩的好地方!
    徐良幫了幾天忙,見所有人都習慣了,各司其職,不至於忙亂出錯了,她就央求吳桂花把蝙蝠衫和美體褲拿出來。
    有了之前的成熟銷售渠道,眨眼間,大街小巷就又多了無數“傷風敗俗”的年輕姑娘。
    老頭兒捂著眼睛,不敢看又想看看。
    老太太們氣的跺腳撇嘴,想罵幾句,回頭一看,自家孫女也是裹著屁股蛋兒大長腿,披著“被單子”出門了!
    離經叛道的青年人,時髦倆字就是他們內心最強烈的呐喊!
    很快,吳桂花就把服裝店徹底扔給李蘭,跑去張羅酒樓了。
    半個月前,孟嬸子就被接了過來,天天帶著季瑤,手把手的教她配比藥膳的藥材用量,熬煮的方法和竅門。
    而陸師傅也帶著小軍早早住進了酒樓後院,鍋碗瓢盆,都按照孟師傅的規矩采購了很多。
    但陸師傅對後廚幹活兒的丫頭小子們不滿意!
    雖然他們不偷懶,可手藝活這東西講究天分和積累,不是勤快就能勝任的。
    沒辦法,吳桂花又按照陸師傅的想法,在安邦縣又請了兩個陸師傅的徒弟,一個做二廚,一個切墩兒。
    請人之前,小軍偷偷找過來,把兩人的底細說的清清楚楚。
    幸好都是本分人家,但也是因為太本分,在工作的地方被排擠,一直沒被重用。
    吳桂花依舊叮囑胡樹林和春槐,以後要多盯著一些。
    畢竟酒樓是賣入口的東西,可能積攢口碑要用多少年,但毀掉口碑隻需要往菜盤子裏扔一隻蟑螂,或者一句謠言!
    瑰麗開業半個月後,取名桃源居的酒樓也開門迎客了。
    藥膳裏的藥材,一些精品菜的食材,都是出自空間這個世外桃源,因而得名。
    吳桂花原本以為要幾個月積攢口碑,沒想到第一天就有很多客人登門。
    徐主任帶了幾個濱市的熟人和朋友,定了一桌兒。
    鄭文成也帶著三個安邦縣的領導,“正好”在濱市出差,也來吃個新鮮。
    吳桂花又把小院附近兒的左鄰右舍請了七八個。
    另外還有十幾人定了三桌兒,吳桂花不認識,但卻滿眼好奇的盯著吳桂花,看了又看。
    直到霍城野和黃政委一起進門,邀請了稅務局領導、消防局領導,還有附近的公安局領導,甚至是小學中學校長,一起過來支持“軍屬”工作。
    那三桌兒人見到霍城野,齊刷刷站起來打招呼。
    吳桂花才知道,居然是遠在京都的包安平和楊鯤鵬他們,打電話遙控一些自家親戚和小兄弟們來捧場了。
    吳桂花熱情招呼所有客人,親自送上菜單,介紹藥膳,一點兒都不覺得不好意思。
    因為菜品好,藥膳珍貴,就是她的底氣。
    所有人第一次是因為人情走進來,但第二次絕對是因為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