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初窺冰山

字數:6229   加入書籤

A+A-


    新一天的陽光透過301辦公室的窗戶,照亮了空氣中飛舞的微塵。陳秋銘早早地就到了,他沒有立刻開始備課,而是再次翻開了那本法律四班的花名冊,目光在班幹部的名字上逐一停留。了解一支隊伍,首先得了解它的骨幹。他拿起手機打開綠泡泡,按照花名冊上的順序,逐一通知班幹部們課間或沒課的時候來辦公室談話。
    第一個來的是班長典晨陽。他敲門的聲音響亮而規矩,進門後站得筆直,穿著熨燙平整的校服,白襯衫的領口一絲不苟。
    “陳老師,您找我。”
    “班長,請坐。”陳秋銘指了指對麵的椅子,給他倒了杯水,“不用緊張,就是隨便聊聊,了解一下班級的情況。”
    典晨陽依言坐下,雙手放在膝蓋上,姿態端正,但眼神中透露著坦誠。
    陳秋銘沒有繞圈子:“我剛接手,對班裏很多情況都不了解。你覺得我們班整體怎麽樣?同學們學習、生活上有什麽困難嗎?”
    典晨陽思考了一下,謹慎地回答:“同學們……都挺好的。學習氛圍……還算濃厚。”他頓了頓,似乎在斟酌措辭,“就是……之前溫老師管理得比較嚴格,大家可能……有點緊張。”
    “嚴格?”陳秋銘引導他說下去。
    “嗯,”典晨陽點了點頭,“比如衛生檢查,地麵不能有一根頭發;自習課絕對不能有任何聲音;校服穿著必須百分百符合規定,拉鏈拉到什麽位置都有要求……很多同學都因為一些小事被批評過。”他說得比較委婉,但陳秋銘能聽出背後的壓力。
    “你呢?作為班長,工作順利嗎?”陳秋銘問。
    典晨陽露出一絲苦笑:“溫老師要求很細,很多事情必須按照她的意思辦,有時候和同學們的想法不太一樣……協調起來有點難。我做得還不夠好,也經常挨批評。”他的語氣裏有些無奈,但沒有抱怨,顯得很有責任感。
    陳秋銘點點頭,表示理解。他又問了問班級活動、同學關係等幾個常規問題,典晨陽都回答得有條不紊,看得出是個認真負責的班長。
    接著來的是團支書金葉子。她依舊是那身整潔的校服,步伐輕快,眼神清澈中帶著一絲探究。
    “陳老師好。”
    “金葉子同學,坐。”陳秋銘同樣遞過一杯水,“聊聊團支部和班級的情況吧。”
    金葉子比典晨陽更直接一些:“陳老師,同學們其實都很期待有新變化。溫老師以前管得太死了,大家有點喘不過氣。我知道溫老師是好心,她刀子嘴豆腐心,但是太過於固執了。”她微微蹙眉,“其實同學們都挺好的,和其他幾個班相比,我們班整體素質是很高的。”
    陳秋銘注意到,她說話時帶著一種自然而然的維護班級的勁兒。“我聽說,溫老師比較看重穆雙雙同學?”他看似隨意地問了一句。
    金葉子的表情微妙地頓了一下,然後點了點頭:“嗯。穆雙雙是副班長,溫老師很信任她,班裏很多事情都交給她監督。她……她也很負責。”她的話到這裏停住了,用了“負責”這個詞,但眼神裏閃過一絲複雜難言的情緒,沒有繼續說下去。陳秋銘沒有追問,記下了這個細節。
    “潘主任怎麽樣?”
    “潘主任來我們係的時間也就半年多,聽說原來是後勤車隊那邊專門給董校長開車的,董校長很欣賞他,所以提拔了他。”金葉子說著,露出些許不屑之情,“他這個人死板,幾乎不懂變通,他除了是副主任以外,還帶一班。自律會歸他管,基本都是一班的人。他比其他班主任官大,好像他的學生也比其他班級學生高了一等一樣。”
    “行了,我知道了。”陳秋銘說著,從口袋裏摸出一個葡萄味的棒棒糖塞給金葉子,並示意她離開。
    這是陳秋銘在上大學時養成的習慣,口袋裏隨時揣著一些棒棒糖,用來哄女生開心的,當然不同口味的棒棒糖是有不同含義的。
    “謝謝老師!”金葉子接過棒棒糖,開心地走了。
    學習委員鄭燚是第三個來的。她紮著利落的馬尾,黑金絲圓框眼鏡後的目光冷靜而敏銳。
    “陳老師。”她打招呼的方式簡潔明了。
    “鄭燚同學,坐。我想了解一下班級的學習情況。”
    鄭燚從隨身帶的文件夾裏拿出幾份表格:“這是上學期期末各科成績分析,這是專業課平均分和最高最低分對比……”她準備得極其充分,數據清晰,分析到位,根本不像個大二的學生。
    陳秋銘仔細看著,頻頻點頭:“非常好,很專業。看來我們班學習底子不錯。”
    “基礎尚可,有尖子生,像穆雙雙同學的成績在全專業都是第一名,但多數同學成績比較普通,像金葉子排在班級的第十五名,差一點就跌出有評優資格的前30%了。還有李一澤、洪茂、梁薄這些拖後腿的同學。”鄭燚一針見血,“另外,之前的管理方式對部分同學的學習積極性有影響,過於強調形式上的紀律,反而壓製了真正好的學習氛圍。”她說話直接而客觀,毫不避諱地點出了問題核心。
    陳秋銘欣賞地看著她:“看來你很有想法。”
    說著,摸出一個藍莓味的棒棒糖送給鄭燚,鄭燚會心一笑接過棒棒糖離開了。
    穆雙雙是最後一個來的,步伐緩慢,進門時臉上沒什麽表情,蘑菇頭下的那雙眼睛透過黑色圓形眼鏡框打量著陳秋銘,帶著明顯的疏離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抵觸。
    “陳老師。”她的聲音平淡無波。
    “穆雙雙同學,請坐。作為副班長,談談你的工作吧,或者對班級有什麽看法?”陳秋銘盡量讓語氣顯得平和。
    穆雙雙坐姿拘謹,回答像是提前準備好的套話:“在溫老師和係領導的指導下,班級工作一直正常開展。同學們基本能遵守紀律,完成學習任務。我的工作主要是協助溫老師……嗯,現在是協助您,處理一些日常事務,監督同學們的行為規範。”
    她的話滴水不漏,完全回避了任何個人看法和評價,甚至刻意提到了“係領導”和“溫老師”。陳秋銘能感覺到一堵無形的牆立在他們之間。
    “我看了些之前的記錄,好像班裏同學受到處分的情況不少?”陳秋銘嚐試切入具體問題。
    穆雙雙的眼神閃爍了一下,立刻回答道:“都是個別同學違反了校規校紀,溫老師和潘主任也是按照規章製度辦事,是為了維護整體的紀律。”她把責任完全推給了製度和上級,把自己摘得幹幹淨淨。
    陳秋銘知道問不出什麽了,便結束了談話。穆雙雙離開時,背影顯得格外僵硬。陳秋銘在口袋裏摸了半天,放棄了給她棒棒糖的想法。
    送走所有班幹部,陳秋銘靠在椅背上,陷入了沉思。從幾位班幹部的描述中,一個高壓管理、缺乏活力、人際關係微妙(尤其是圍繞穆雙雙)的班級圖景逐漸清晰起來。這比他預想的還要複雜。
    他重新拿起那一摞處分決定備份,這一次,他看得異常仔細,不再隻看結論,而是審視每一個細節。越看,他的眉頭皺得越緊。
    這些處分決定,事由大多雞毛蒜皮到令人瞠目:
    “在群裏問老師問題。”
    “在群裏拍一拍其他同學。”
    “在小群裏議論老師。”
    ……
    更讓他心驚的是處分程序。幾乎每一份檔案裏,都沒有任何像樣的調查取證材料。沒有旁證筆錄,沒有情況說明,隻有一份份筆跡稚嫩、措辭惶恐的“檢討書”,顯然是學生被迫寫下的。然後附上一張《學生違紀處分審批表》,上麵往往隻有班主任溫宜“建議給予XX處分”的意見和係副主任潘禹會“同意”的簽字批複。一套本該嚴謹規範、對學生影響重大的紀律處分程序,在這裏變得如此簡單粗暴,近乎兒戲,卻實實在在地記錄在學生的檔案裏。
    陳秋銘的心情變得有些沉重。他合上最後一份處分決定,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他看到的或許隻是冰山一角,但這冰山的冰冷與沉重,已經透過紙張傳遞了過來。
    下午快下班時,係主任江芸來到了301辦公室。
    “秋銘老師,還沒走?正好有個事。”江芸笑著說,“聽說你剛來龍城,還暫時住在酒店?學校教職工宿舍比較緊張,不過男生宿舍樓那邊正好有一間值班室,211,條件還行,就是需要和其他值班的老師共用。你要是暫時沒找到房子,可以先搬過來住,也方便工作。”
    這確實是眼前的一個實際問題,雖然張得民多次說要把他在某五星級酒店的豪華套房借給他住,但他肯定是不願意接受的。陳秋銘稍作思考便接受了:“謝謝江主任,給您添麻煩了。我晚點就搬過來。”
    “沒事,應該的。”江芸擺擺手,又看向辦公室另一邊,“翁老師,你和陳老師都是年輕人,又負責男生宿舍管理,你一會兒沒事陪陳老師去酒店拿一下行李,幫他安頓一下。”
    正在埋頭寫教案的翁斯桐聞言趕緊抬起頭,有些拘謹地推了推眼鏡:“哦,好的,江主任。沒問題。”
    下班後,翁斯桐開車帶著陳秋銘去了酒店。翁斯桐話不多,有點害羞,但很熱心,搶著幫陳秋銘拎那個最大的行李箱。
    “陳老師……呃,銘哥,”他試著用更親近的稱呼,似乎覺得更順口,“您東西不多啊。”
    “就一些隨身衣物和書,其他的慢慢添置吧。”陳秋銘笑了笑,“麻煩你了,小翁。”
    “不麻煩不麻煩。”翁斯桐連忙說。
    回學校的路上,兩人聊了起來。陳秋銘發現翁斯桐雖然看起來靦腆,但談起法律專業和學生時,眼神會發光,很有自己的想法,隻是似乎不太自信。
    “我剛畢業留校沒多久,很多地方還在學。”翁斯桐不好意思地說,“潘主任要求比較嚴,很多事情都要按他的規矩來。”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陳秋銘隨口應道,“關鍵要看規矩是為了方便管理,還是為了學生成長。”
    翁斯桐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銘哥您說得對……其實我也覺得有些規定有點……但我不敢說。”他老實承認。
    “慢慢來,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就好。”陳秋銘鼓勵他。
    到了男生宿舍樓211房間。房間不大,陳設和學生宿舍一樣,四套上下鋪,一張書桌,四把凳子,兩個四開門鐵皮櫃,窗外能看到籃球場。其中靠近裏側的兩個下鋪已經擺上了被褥、枕頭。
    “211是係裏的值班室,我和潘主任值班的時候也會住在這裏,平時就你一個人了。洗漱間和衛生間在走廊的另一頭,這一點可能不太方便。”翁斯桐幫著介紹。
    “謝了,小翁。今天多虧你了。”陳秋銘真誠地道謝。
    “您太客氣了,銘哥。”翁斯桐擺擺手,“那您先收拾,我回去了。”
    翁斯桐離開後,陳秋銘站在房間中央,環顧著這個臨時的家。窗外傳來的打球聲和年輕人的呼喊聲,充滿著蓬勃的朝氣。
    他從箱子裏拿出幾本常用的法律書籍和那台沒怎麽打過遊戲的遊戲筆記本電腦放在桌上。
    他拿出一個老式鬧鍾擺在桌子上,那是三年前他去外地出差時從酒店拿走的,上麵還寫著“請勿臥床吸煙”,過去一直擺在辦公桌上,雖然手機電腦都能看時間,但他還是更習慣看這種老式的鬧鍾。
    他又小心翼翼地從包裏拿出一個四寸的相框擺在桌子上,裏麵裝著的是他和在異地的女朋友黎曉知的合照,看照片中兩人的樣子,很是甜蜜。
    最後,他將那份沉重的處分決定備份材料,放在了書桌抽屜的最上層。
    這裏,將是他這場“教育實踐”的前沿指揮部。而桌鬥裏的那些紙張,則是他需要麵對的第一場硬仗。夜色漸深,211宿舍的燈亮了起來,映照著一位新老師沉思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