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安順迷霧(二)
字數:4509 加入書籤
清晨七點,安順賓館的餐廳裏已是人影攢動。檢查組一行人各自取餐,氣氛略顯沉悶。陳秋銘要了一碗白粥,幾樣小菜,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他注意到朱構和財務組的幾人坐在一起,低聲交談著什麽,見他看來,立刻換上了笑容點頭致意。裴廣達和王春雨端著餐盤過來坐下,三人默契地交換了一個眼神——都感受到了某種無形的張力。
簡單早餐後,各組開始工作。賓館三樓臨時征用的小會議室裏,裴廣達和王春雨正對照清單調閱業務資料,糧庫方麵派來的工作人員抱來一摞摞文件,態度恭敬卻動作遲緩。隔壁房間,朱構帶領財務組接收賬本,不時能聽到他洪亮的笑聲和“不急不急”的安撫。
陳秋銘正準備加入裴廣達他們的工作,蔡建原的秘書小滕匆匆走來:“陳老師,蔡組長請您去他房間一趟。”
蔡建原的房間是套房,外間臨時作為辦公室。見陳秋銘進來,蔡建原從文件堆裏抬起頭,揉了揉眉心:“秋銘老師,打擾你了。下午要開檢查工作動員會,我這裏有個講話稿,小滕準備的,但我總覺得...”他斟酌著用詞,“差點火候。聽說你過去做過綜合工作,能不能幫我把把關?”
一旁的小滕頓時麵紅耳赤,手足無措地站著。陳秋銘溫和地看他一眼,對蔡建原說:“沒問題,我看看。”
小滕趕緊遞上一份打印稿。陳秋銘快速瀏覽,眉頭漸漸蹙起。稿子通篇套話連篇,什麽“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紮實推進”之類的空話堆砌,甚至出現了“安順市糧庫”(實為安順縣)、“朱構副主任”(實為副組長)等低級錯誤,明顯是從網上模板生搬硬套來的。
“蔡組長,”陳秋銘放下稿子,語氣誠懇,“這份材料修改價值不大。如果您信得過,我重新起草一份?”
蔡建原明顯鬆了口氣:“那最好不過!就是要辛苦你了。”
“應該的。”陳秋銘看了眼手表,“半小時內給您。”
回到自己房間,陳秋銘打開筆記本電腦。他並沒有立即動筆,而是先閉目沉思了片刻。多年偵查員和教師的工作經曆,讓他養成了先厘清邏輯再動筆的習慣。動員講話的核心是什麽?不是空泛的喊口號,而是要明確傳遞出檢查工作的嚴肅性、重點內容和紀律要求,同時也要給被檢查單位一個端正態度的機會。
思路清晰後,他修長的手指在鍵盤上飛舞。開篇直接點明此次檢查是集團基於加強國資監管的統一部署,意義重大;接著清晰列出檢查的三大重點領域:糧食庫存真實性、資金使用規範性、合作項目合規性;最後明確提出配合要求:思想重視、資料齊全、溝通順暢。全文不過三頁紙,但結構嚴謹、用語精準、張弛有度,既體現了權威性,又避免了咄咄逼人的壓迫感。
不到二十分鍾,稿子已成。他打印出來,再次審讀一遍,做了兩處細微調整,這才送到蔡建原房間。
蔡建原接過稿子,初時隻是隨意瀏覽,隨即坐直了身體,神情專注起來。他讀得很慢,不時頷首,最後忍不住一拍桌子:“好!就是這個感覺!秋銘啊,你這水平,留在學校真是屈才了!結構科學、言簡意賅、用語到位!就用這個!”
一旁的小滕臉色一陣紅一陣白,既羞愧又敬佩。陳秋銘拍拍他的肩,溫和地說:“小滕,寫材料不能光靠模板。要搞清楚開會的目的、領導的想法、下麵的情況。以後多琢磨琢磨。”小滕連連點頭。
這時,小滕的手機響了,是糧庫的車到了。陳秋銘對蔡建原說:“蔡組長,我和小滕先去會場看看,順便叫上王老師,她心細。”
車上,小滕顯得有些沉默。王春雨輕聲問:“怎麽了,小滕?”
小滕低聲說:“王老師,我覺得自己好沒用...稿子寫不好,會務也安排得一塌糊塗,剛才洪總問我會場要擺多少瓶水,我都沒答上來...”
陳秋銘從副駕駛座回過頭:“別妄自菲薄。每個人都是從不會到會的。重要的是肯學、肯用心。待會兒你看我怎麽做的,多留心。”
車至糧庫,洪奎早已帶著一班人在辦公樓前迎候,笑容滿麵:“陳老師,王老師,辛苦了!會場都按常規準備好了,就在二樓大會議室。”
“洪總客氣,我們先看看。”陳秋銘語氣平和卻不容置疑。
一進會議室,陳秋銘的目光就像雷達一樣掃過全場。能容納百餘人的會議室布置得倒是像模像樣,但細節處處是破綻。他首先抬頭看向主席台後的會標——紅底白字的大橫幅:“長治集團檢察安順糧庫工作動員大會”。
“洪總,”陳秋銘指著會標,“‘檢察’是檢察院的‘察’,我們是‘檢查’,查找的‘查’。請立刻找人重做,開會前必須換好。”
洪奎一愣,額角瞬間冒汗,急忙對身邊秘書吼:“沒聽見嗎?趕緊去!馬上!”秘書嚇得飛奔而去。
陳秋銘走上組長台。台上擺放著三個桌牌:蔡建原、洪奎、朱構。
“桌牌順序錯了。”陳秋銘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朱部長是檢查組副組長,排序應在洪總前麵,坐在蔡組長左手側。洪總,您是主人,居右。”洪奎連忙親自調整桌牌,手忙腳亂。
陳秋銘又俯身查看桌上擺放的礦泉水,發現品牌不一,擺放方向隨意。“礦泉水請統一品牌,商標一律朝外,整齊擺放。”他聲音不高,卻讓在場的糧庫工作人員一片忙亂。
“洪總,”陳秋銘轉向擦汗的洪奎,“請將會場座次圖電子版發我一份。”
洪奎的秘書一臉茫然:“座...座次圖?”
“就是標明組長台和台下每個座位對應姓名的示意圖。”陳秋銘耐心解釋,“我需要確認檢查組成員和您方管理層的座次安排是否合理。”
秘書支吾著:“這個...我們沒準備...”
“現在做,半小時內發給我。”陳秋銘的語氣不容商量,又補充道,“另外,請提供一份準確的參會人員名單,要求除必要值班人員外,糧庫全體在崗職工參會。我們要核對人數。”
接著,他提出要查看檢查公告張貼情況。一行人來到糧庫大門口,公告貼在門衛室旁的公示欄裏,旁邊掛著舉報箱。陳秋銘仔細觀察片刻,指著上方一個攝像頭:“這個攝像頭的角度需要調整,不能直接照射到舉報箱區域,要保障舉報人隱私。”
洪奎連連稱是,立刻吩咐人去辦。
回賓館的車上,小滕和王春雨都沉默著,似乎還沉浸在那高效得令人窒息的節奏中。陳秋銘閉目養神,腦中卻在飛速運轉:洪奎的表現過於緊張,甚至有些慌亂,這不正常。一個多年經營糧庫的總經理,應對檢查不該如此失態,除非...
回到賓館,陳秋銘立即向蔡建原匯報了會場情況。蔡建原聽完,感慨道:“秋銘啊,你這些細節要求,說實話,我以前從來沒注意過。但聽你這麽一安排,確實感覺不一樣了,專業!”
午飯時間,陳秋銘匆匆扒了幾口飯,又找洪奎要來了他在會上的表態發言稿和朱構的主持稿。果然,兩篇稿子同樣是滿篇空話套話。他提筆修改:洪奎的發言重點放在“端正態度、全力配合、立行立改”上,要求具體實在,避免空泛表態;朱構的主持稿則簡化流程,突出會議嚴肅性。
修改完畢,他讓小滕通知糧庫重新打印,然後親自示範如何準備會議材料袋:一份蔡建原的動員講話、一份朱構的主持稿、一份洪奎的表態發言、一份清晰的座次圖、一個筆記本、一支黑色簽字筆,甚至還備了一包紙巾和一片消毒濕巾。“這些細節,體現的是工作的規範和用心。”他對小滕說。小滕認真地看著,眼神發亮。
下午兩點半,檢查組車隊抵達糧庫。此時的會場已然不同:嶄新的正確會標懸掛中央,主席台桌牌、礦泉水整齊劃一,座次圖擺放在入口處顯眼位置。參會職工已整齊就坐,安靜等待。
會議開始。朱構照著修改後的稿子主持,流程簡潔明了;蔡建原的講話條理清晰、重點突出,台下不少人認真記錄;洪奎的表態發言誠懇具體,不再是大話空話。整個會議節奏緊湊,秩序井然,原定一小時的會議四十分鍾就高效完成。
散會後,檢查組成員紛紛感歎:“這是我參加過最舒服的會!”“一點都不拖遝,該說的都說透了。”“看看人家這會場布置,這才叫專業!”
蔡建原特別走到陳秋銘身邊,用力握了握他的手:“秋銘,今天多虧你了!開門紅啊!你這水平,真讓人刮目相看。”
陳秋銘謙遜地笑笑,目光卻不經意地掃過人群。他看到洪奎正在角落擦汗,朱構笑著和蔡建原說著什麽,但眼神卻有些閃爍。他還注意到,糧庫職工散場時,幾個中層幹部聚在一起低語,神色並不輕鬆。
細節決定成敗。這場高效的會議,如同一次精準的亮相,不僅確立了檢查組的專業權威,也在無形中給某些人施加了壓力。陳秋銘知道,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他整理了一下手中的材料袋,對走過來的裴廣達和王春雨輕聲說:“好了,前台戲已唱完,接下來,該深入後台看真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