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太極八卦,氣勁光牆
字數:6255 加入書籤
                    破曉的晨光撕裂天際雲海,為武當金頂鍍上一層神聖的金輝。
    宋遠橋踏著朝露而來,腳步卻在崖邊倏然凝滯。
    “嗡——!”
    “嗡~嗡!”
    一聲聲沉悶到極致的爆鳴,在金頂驟然響起。
    他抬首望去,隻見‘曾阿牛’的身影,沐浴在初升的紫氣之中,正演練著拳架。
    不同於往日的平靜無波。
    此刻的他,舉手投足間,竟牽引著一種玄奧莫測的律動。
    一招一式,不再是單純的筋骨發力,而是自然而然地裹挾、撕扯著周遭的空氣。
    每一次拳掌推出,前方的空間都發出一聲清晰可聞的沉悶爆鳴,宛若悶雷在空穀中炸響!
    仿佛一尊神祇,正以天地為畫卷,肆意揮灑著沛然莫禦的偉力。
    這是……席卷四野,吞吐天地的宗師氣象?!
    “小友,你........”
    宋遠橋的瞳孔驟然收縮成針尖大小,他何其毒辣,一眼就明了,這是衝開了任督二脈。
    但他還是忍不住心中震撼,喉頭發幹,聲音嘶啞:“你貫通天地之橋了?”
    太快了!
    快到荒謬!快到讓人絕望!
    他才上武當才多久?
    滿打滿算,不過半年光景。
    半年,走完了別人,不,走完了整個大明江湖無數驚才絕豔之輩一生都難以企及的道路。
    現今明麵上劃分的武道境界:
    武道第一境,是為後天!食後天五穀精微,納天地渾濁之氣,內壯髒腑,強健體魄,打下堅實根基……
    武道第二境,是為先天!外練筋骨皮膜,堅逾金石;內煉丹田一口氣,綿長不絕。錘煉精神,凝聚真氣,氣行周天……
    武道第三境,是為宗師!精氣神三者飽滿,身強神足,以真氣衝開任督二脈,貫通天地之橋!能汲取稀薄的天地元氣為己用,一招一式,宛若天地濤濤之勢,沛然大力,開山裂石……
    大明江湖六十載,能臻至此境者,寥寥無幾,屈指可數!
    哪一個不是天縱奇才,日複一日,窮盡大半生心血,日複一日,這才堪堪衝開玉枕關,僥幸功成?
    便是他宋遠橋自己,也是在耄耋之年,氣血將衰未衰之際,才拚著一口氣衝破任督二脈,勉強貫通了那座天地之橋。
    而眼前之人……
    “嘶——!這個曾阿牛……”
    宋遠橋死死盯著那張年輕得過分的臉龐,心中震撼莫名:“他,他到底是何來曆……?!”
    然而,王三豐對於宋遠橋山崩海嘯般的內心活動,恍若未覺。
    他緩緩收斂了周身激蕩的氣勁,天地間的爆鳴與律動隨之平息,一切重歸寧靜。
    而後。
    王三豐輕輕搖了搖頭,眉頭微蹙,臉上流露出的竟不是突破後的欣喜,而是一種近乎挑剔的不滿:
    “大明武道,汲取天地元氣的手段,實在是太粗糙了!”
    “呃!”
    這一句話,如同一柄無形的重錘,狠狠砸在宋遠橋的天靈蓋上。
    他滿腔的震撼、疑問、驚懼,瞬間被這句話砸得粉碎。
    隻剩下愕然,以及隨之湧起的,被冒犯的怒火。
    宋遠橋的臉色由白轉青,最後化作一片鐵青。
    “哼,大言不慚!”
    一聲冷哼,蘊含著宗師的尊嚴與身為前輩的薄怒。
    宋遠橋拂袖轉身,再也不看王三豐一眼,帶著一肚子無處發泄的憋悶,徑直下山而去。
    王三豐無暇顧及宋遠橋的離去,他的心神,早已沉浸在更深遠的層麵。
    打破玄關,貫通天地之橋。
    這在大明江湖武者眼中,或許已是武道盡頭,是一生榮耀的終點。
    但對他王三豐而言,這不過是漫長道路上一個微不足道的臨時驛站。
    接下來,才是真正的開始。
    “大明這真氣內力,汲取稀薄的天地元氣為己用,一招一式,宛若天地濤濤之勢,沛然大力,開山裂石……”
    “但是,也是因為尚存天地元氣的緣故,這大明武道太注重真氣與內力了,對於肉身的打磨遠不及後世。換而言之,大明武道,大而不強……”
    “而後世武道,因天地絕靈的緣故,著重於肉體的開發……”
    “如果能將兩者結合……”
    王三豐眼神一亮,他要著手熔煉自身武技了。
    自接收這座武林之精華,完善‘炁’道功法,再借由‘雷火煉金殿’重塑真炁,他走的本就是一條與此世截然不同的道路。
    如今打通天地之橋,‘炁’道大成,‘精氣神’三元鼎足而立,已然穩固。
    那麽相應的,原先傳承自後世國術時代的一切武術招式,就必須進行一場徹頭徹尾的革新。
    他要將那些純粹的殺伐之術,進一步的開發、升華、熔煉,使之能完美承載‘炁’的運轉,方能發揮出國術招式之威力。
    國術之魂,需配上真武之軀,方能真正綻放其璀璨光華……
    他將目光投向了父親王超的太極拳,及母親唐紫塵的八卦掌。
    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他早已得其太極、八卦之精義。
    太,即大,極,指盡頭,極點。物極則變,變則化通。太極,乃動靜之機、陰陽之母!
    八卦,則在萬事萬物的簡易、變易之紛繁複雜之中尋不易。以變易尋不易,再以不變應萬變!
    站在兩尊武道龍蛇的肩膀之上,他自然能看的更遠,得的更多。
    他要以太極為裏,八卦為表;太極為式,八卦為招。熔煉出一套包羅萬象,卻又匹配‘炁’道內力的武學經典。
    ........
    武當,金頂。
    雲海翻騰,仙氣繚繞。
    王三豐屏氣凝神,掌尖微垂,全身肌肉筋骨處於一種半鬆半緊的柔和狀態。
    一旁,被宋遠橋安排上來,名義上是照料王三豐,實際上是期許王三豐能傳其一招半式的宋青書。好奇的望著這名就連父親都凝重對待,甚至不惜將金頂封閉,供其修煉的神秘青年。
    卻見這青年雖靜立不語,卻自有一番淵臨嶽峙的宗師氣度。
    王三豐腦海中回憶著父母的一切,神色慢慢趨於平和,心境澄澈如明鏡。
    雙臂自然環抱,仿佛擁抱著天地間的無形之氣,隨後,雙手緩緩推出。
    一套太極拳,在他手中行雲流水般舒展,沒有絲毫刻意,隻有一種渾然天成,仿佛這套拳法本就該如此演練。
    宋青書雖然年紀尚小,但自幼浸淫武當太極功,對太極之道有著超乎尋常的敏感。
    當他看到王三豐演練太極時,心中便湧起一股強烈的驚異感。
    這太極,與他所學的完全不同!
    武當太極功追求勢大、力沉,氣勢磅礴浩大,威力無窮!
    而眼前這人演練的太極,卻與周圍的環境完美融合,一招一式,都帶著一種雲卷雲舒般的流暢與自然。
    他的動作,不像是習武,更像是人體最自然的舒展與律動,每一次呼吸,每一次擺臂,都仿佛與天地脈搏同步。
    舞動間,給人一種和諧的美感。
    這是一種令人賞心悅目的平和,一種極致自然的心境體現。
    宋青書望著王三豐的身影,心中震撼莫名。他甚至能想象出,此人此刻從頭到腳,每一寸血肉筋骨,定然都處於一種極致的柔和與和諧狀態。
    那是人體最健康,最巔峰的完美狀態。
    王三豐並沒有強求真‘炁’按照最優方式運轉,反而依乎天時,順其自然。通過太極拳的引導,以身體的運動帶動內力,讓體內的新生的‘炁’道內力,自然流轉。
    身體中的‘炁’流轉的越來越平和,越來越和諧,仿佛在肉體中打開了一眼泉眼,每時每刻都在滋養他,給他提供不竭的精力。
    與尋常武林人士催動、提氣內力不同,他的‘炁’道內力更像是身體本身的一部分,無時無刻不在運轉,沒有所謂的“運功”狀態,隻有一種持續不斷的滋養與強大。
    太極的圓融無礙,八卦的紛繁變化,在他身上逐一流轉。舉手投足間,皆是渾厚的拳意自然流淌,與天地相合。
    在這種完美和諧的狀態下,他的腦海前所未有的清明澄澈,念頭轉動間,過往修行中的諸多滯澀與疑惑,竟如冰雪消融般豁然開朗。
    “陰陽太極,道窮則變……這便是宇宙至理,也是武道至理!”
    “天地是一大太極,人身是一小太極,太極本源一體。因執著於大小,執著於心意,才有了內外之分、你我之別。”
    “若能放下這顆‘辨別心’,拆掉這堵定內外的圍牆,讓人這‘小太極’重新融入宇宙的‘大太極’,既無‘人身’之執念,那便是……真正的天地身!”
    “天地既無盡,人身豈有盡;盡去諸般相,天人始合一。從此天地自然,一切能量,天雷水火,地風山澤,都可以當做我的補充。”
    “這才是‘天地大人身,人身小天地’的終極奧秘!”
    當王三豐心靈清明澄澈,了悟一切之間。
    他體內的‘炁’自然而然的打破身體界限,透體成罡氣,隨著王三豐的拳意流淌,在空中畫出了一個接著一個的圓。
    然後在他的招式演化之下,氣勁泛起漣漪,以肉眼可見的形成了一道精美絕倫、繁複複雜的太極八卦巨大氣牆。
    “這.....這......”
    宋青書驚駭的揉了揉眼睛,確定不是幻覺後,駭然無比。
    隻見那麵氣勁漣漪以太極陰陽為核,內勁在其中螺旋運化,形成圓形氣勁場,氣場邊緣,八股勁力流轉變化,暗含八卦,最終形成淡青色的“太極八卦”氣勁光牆。
    白中有黑,黑中有白,陰陽魚交尾旋繞。整個“太極八卦”氣勁光牆,就那樣憑空豎立在王三豐身後。
    一眼望去,便有一種說不出的深邃道韻,仿佛凝聚了天地間的至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