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江湖亂局,倚天屠龍

字數:6794   加入書籤

A+A-


    樹欲靜,而風不止。
    武當山的異象如夢幻泡影,江湖暫得的平靜轉瞬即逝。
    寒芒乍現驚天地,玄鐵巨刀震江湖。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這句口號,比最烈的野火蔓延得更快,燒遍了江湖的每一個角落。
    屠龍刀,就這麽突兀地出現在了世人眼前。
    無論是名震一方的武林大派,還是蟄伏暗處的江湖幫派,乃至孤身浪跡天涯的獨行俠客,無不被這消息撩撥得心頭火熱。
    仿佛嫌這池水還不夠渾,關於屠龍刀來曆的流言,不知從哪個陰溝裏悄然鑽出。
    “屠龍刀乃昔年劉伯溫集斬龍之繡春刀而鑄,其中隱藏著天大的秘密。”
    “關乎國師劉伯溫!關乎洪武朱元璋!”
    “甚至……關乎長生!!!”
    長生二字,如同一道驚雷,炸得人心神搖曳。
    風起於毫末之間,眨眼已成滔天巨浪,席卷天下。
    本就壓抑且躁動的江湖,像是被投入了一塊無法想象的巨石,激起千層駭浪。
    往昔的恩怨情仇,塵封的隱秘糾葛,皆在這柄厚重的巨刃中被一一攪動,翻騰不休。
    峨眉弟子接到密令,星散而出;
    丐幫幫眾放下飯碗,四下打探;
    崆峒、青城、昆侖的高手紛紛下山;
    連素來隻認名劍的名劍山莊,也派出了得意門生;
    野心勃勃的嵩山掌門左冷禪更是按捺不住,眼中精光閃爍,暗中布下天羅地網,隻待時機成熟便要出手搶奪。
    他這一動,便不由分說地裹挾著五嶽劍派卷入風波。
    就連平日裏隻管押鏢,信奉“和氣生財”的“南林北柳,西杜東楊”四大鏢局,也未能幸免。
    “唉,這年頭,隻想安穩押趟鏢,怎麽就這麽難?”一位老鏢頭歎著氣,卻也不得不打起精神,吩咐手下多加戒備。
    風浪滔天,無人可以置身事外。
    再加上六扇門神捕、錦衣衛緹騎,甚至連神秘的護龍山莊也派人插手,更是將這場風暴推向了失控的邊緣。
    六扇門要的是秩序,錦衣衛探的是秘辛,護龍山莊的目的,則無人知曉。
    耐人尋味的是,風暴中心的武當山,除了那日驚鴻一瞥的異象,竟是出奇的安靜。
    連俞三俠被何人所傷,用何種陰毒手法折辱,至今仍是一團迷霧,未能查明真凶。
    武當山上靜悄悄,仿佛真的睡著了。
    這份沉默,讓某些人的膽子,便一天天地肥了起來,行事愈發肆無忌憚。
    最終,連被視為武林泰山北鬥的少林、武當,也沒能獨善其身,徹底卷入了這場浩大的旋渦之中。
    自張三豐傳武以來,江湖上從未掀起過如此巨浪。
    腥風血雨,無處不在。
    廝殺爭奪,日夜不休。
    隨著各方勢力對屠龍刀的爭奪日益激烈,江湖上的衝突也愈發頻繁。街頭巷尾,山林荒野,茶館酒肆,無處不暗藏殺機,隨時可能變成搶奪屠龍刀的修羅場。
    ........
    江南某小鎮,幾名丐幫弟子剛打探到一絲屠龍刀的蹤跡,正待細查,迎麵便撞上了昆侖派的人馬。
    “狗崽子,這消息是我丐幫先得的!”
    “放屁!寶物有德者居之,你丐幫算什麽東西!”
    話不投機,立時動手,汙言穢語間刀光劍影交錯,轉眼便有數人倒地,鮮血染紅了腳下的青石板路。
    ........
    巴蜀密林深處,錦衣衛與五毒教的人幾乎同時發現了屠龍刀的隱秘線索。
    夜幕低垂,毒瘴彌漫,火把的光芒跳躍不定。
    錦衣衛指揮僉事青龍眼神冰冷,大明十四勢出鞘,刀光如匹練,帶著森然殺氣。
    五毒教的淬毒暗器刁鑽狠辣,卻難擋大明十四勢的淩厲攻殺。
    青龍麵無表情,大明十四勢劃過最後一道弧線,隻留下一地扭曲的屍體和彌漫不散的血腥與毒氣。
    汩汩鮮血滲入潮濕的泥土,染紅了蜿蜒流淌的小溪。
    ........
    黃河岸邊,月黑風高,幾個黑衣漢子捂著咽喉,嗬嗬作響,踉蹌幾步便栽倒在地,脖頸處赫然釘著三枚烏黑的透骨釘。
    一位須發皆白的崆峒派長老按捺住激動的心情,用破布小心翼翼地纏繞遮掩住那柄巨大的凶刀,警惕地掃視四周後,快速朝西域方向奔去。
    ........
    西北荒漠,風沙漫天。
    華山派與青城派的高手在此遭遇,隻為攔截那攜刀西去的崆峒長老。
    一場驚心動魄的追逐與截殺就此展開。
    劍氣縱橫,暗器紛飛,黃沙中不時傳來慘叫,不斷有成名高手喋血於此。
    ........
    漠北黑風崖,月光冷冽如霜。
    嵩山掌門左冷禪麵色冷峻,寒冰真氣已凝聚於掌心,蓄勢待發。
    對麵,峨眉派兩位女尼布下的兩儀劍陣已成,劍光流轉,封鎖了所有退路。
    就在雙方劍拔弩張,一觸即發之際,一聲陰惻惻的長笑劃破夜空。
    玄冥二老踏著月色,如同鬼魅般淩空而降。
    “嘿嘿,左掌門,峨眉的師太,這等熱鬧,可不能少了我們兄弟。”
    話音未落,玄冥神掌已然拍出,陰寒至極的掌力帶著白茫茫的寒霧,瞬間凍結了周遭的山石草木。
    左冷禪臉色一變,不敢怠慢,強提寒冰真氣硬撼玄冥神掌。
    雙掌交擊,發出沉悶的巨響,刺骨的寒意侵入經脈,左冷禪悶哼一聲,身形踉蹌而退。
    ........
    南海江邊,綽號“海東青”的德成被數路人馬圍追堵截,他心下一橫,竟在詐死倒地前,將屠龍刀猛地插入一名追殺他的海沙幫眾體內。
    屍體倒伏,正好掩蓋了刀身,他則借此混亂,屏息潛伏,躲過了隨後趕到的天鷹教搜尋。
    然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六扇門“無情”公子恰在此地查案,他那雙洞悉人心的慧眼,輕易便識破了德成的伎倆。
    無情麵無表情地從那海沙幫眾尚有餘溫的屍體中拔出屠龍刀,刀身的厚重與煞氣,讓他眉頭微蹙。
    他正欲將此刀帶回京師交差,卻在半途被同樣查案至此的武當張翠山、天鷹教殷素素二人撞見。
    張翠山與殷素素對視一眼,計上心頭,一番巧妙設計,竟從這位名震天下的六扇門神捕手中,將屠龍刀劫走。
    ........
    東海王盤山島,遠離中原,本是避世清淨之地。
    已在此隱藏半年有餘,試圖躲避這場武林風波的張翠山與殷素素,終究還是被追蹤而至的武林各路人馬團團圍住。
    島上氣氛緊張,殺機四伏。
    張翠山手持長劍,施展出武當絕學太極劍法,劍勢連綿不絕,圓轉如意,正以四兩撥千斤之巧勁,勉力抵擋著崆峒三老的猛攻。
    就在此時,一聲驚天動地的狂吼傳來,聲若雄獅怒哮,震得整個島嶼嗡嗡作響。
    金毛獅王謝遜須發怒張,如同天神降臨般闖入場中。
    “吼!!!”
    獅吼功到處,群雄隻覺耳中轟鳴,頭暈目眩,內力稍弱者更是心膽俱裂,站立不穩。
    謝遜趁此良機,身形如電,瞬間便從頭昏腦漲的崆峒三老懷中搜走了《七傷拳譜》。
    緊接著,他大步流星,一把從驚魂未定的殷素素手中奪過那柄引發無邊殺戮的屠龍刀。
    寒光一閃,樓前湖水瞬間沸騰,各派高手如驚弓之鳥,紛紛施展輕功退避。謝遜脅迫張翠山、殷素素兩人,以屠龍刀開路,飄然出海而去.......
    至此,這場持續了近十年的屠龍刀風波,總算暫時告一段落。
    然而,江湖的水,從未真正平靜過。
    這場風波,也遠遠未到落下帷幕之時。
    一邊,江湖中人想盡千方百計,或威逼,或利誘,或追蹤,試圖逼迫遠遁海外的金毛獅王謝遜現身,交出屠龍刀。
    另一邊,無數江湖宿老、智謀之士開始廢寢忘食,深挖屠龍刀背後隱藏的秘密。
    “屠龍刀乃當年劉伯溫斬龍脈時,九十九名斬龍衛的繡春刀熔煉而成?”
    “而且還是神秘的劉伯溫親自鑄造?”
    “屠龍刀那寬厚的刀身中,隱藏著驚天秘密?”
    越來越多關於屠龍刀的細節被考證、被猜測、被添油加醋地流傳開來。
    那些掩埋在時光塵埃中的往事,也因這柄刀而逐漸浮出水麵,變得清晰。
    當年權傾朝野的朱標太子,為何會突然英年早逝?
    也正是在太子薨逝之後,劉伯溫才毅然決然,行那逆天之事,斬斷龍脈!
    而雄才大略的洪武大帝,晚年為何性情大變,變得“發瘋”一般,“嗜殺成性”?
    甚至連武當山上傳說中那位近乎天人的存在,也被追溯到,大致也是從那個動蕩的時期開始顯露蹤跡!
    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隱隱約約指向了那位早逝的朱標太子。
    這無疑讓屠龍刀更增添了無盡的神秘色彩,也更具致命的吸引力。
    江湖的動蕩,因此變得愈發撲朔迷離,前路茫茫,無人能看清方向。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場風波不但沒有平息的跡象,反而愈演愈烈,躁動不安的氣氛彌漫在整個江湖。
    甚至開始有人為了逼迫謝遜現身,不惜濫殺無辜,製造血案,手段越發殘忍。
    與此同時,更多的流言蜚語,如同鬼魅的低語,自那些陰暗的角落悄然吹拂而出,吹起陣陣陰詭的迷霧。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這後半句,如同投入滾油中的一點水星,再次炸開了鍋。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除了屠龍刀,還有一把倚天劍。”
    “那是一把劉伯溫親自背負之劍!!!”
    ........
    消息一出,江湖震動。
    那些並不熱衷於爭奪屠龍刀得劍客,紛紛走向江湖,身影流連於各大城鎮山林,目光銳利,似在尋覓著什麽。
    各大劍派,更是傾巢而出,上至掌門長老,下至新入門的弟子,都變得虎視眈眈,恨不得將天下間的每一柄名劍都仔細審查一遍。
    江湖,本已是驚濤駭浪,如今又被這倚天劍的消息,再添了幾分洶湧的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