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危機襲來

字數:8950   加入書籤

A+A-


    隻見一向很少主動站出來發表意見的魏仁浦先是朝著主位上的郭榮行了行禮。
    又朝著郭宗訓拱手行禮:
    “殿下可能有所不知,當初製定此次北伐的戰略便是速戰速決,所以糧草準備並不是十分充足。”
    “目前,隨軍攜帶的糧草僅餘十餘日,若是能在十餘日之內攻破幽州自然無需擔心。”
    “可若陷入苦戰,一時難以決出勝負呢?”
    “遼國重兵把守,幽州防備充分,就算再快,至少也得半月攻堅吧?”
    “是,我大周的確剛收複了寧、瀛、莫三州,也繳獲了一些糧草!”
    “可之前我們隻是先頭部隊,如今李指揮使率領援軍趕到,隻憑繳獲的這些糧草,與先前準備的那些,根本就不夠!”
    “而且那三州都是剛收複的,我們總不能不管當地百姓的死活,再強行征收軍糧吧?”
    “這本就與太子殿下的愛民之心背道而馳!”
    “可如果從河北內地,如滄州、德州調糧,需經陸路轉運,往返至少二十餘日,遠超糧草耗盡時限,若強行進攻,必陷糧草斷絕、軍心動搖的絕境啊!”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今我們的糧草情況根本就不足以支撐長期鏖戰。”
    “最好的辦法還是先鞏固三州防禦,重新整頓大軍,備足糧草,待一切準備充足之時,再圖北伐,收複故土……”
    誠然!
    最早決定北伐時就製定好了速戰速決的準備,而且當初也曾考慮過:若遇鏖戰,便見好就收。
    畢竟這些年大周雖然在他的勵精圖治下國力強了不少,可接連的對外征戰也是消耗了不少。
    但郭榮是真的沒想到此次北伐竟然會如此順利!
    寧、瀛、莫三州都是不戰而降!
    這足以說明燕雲之地的百姓無不翹首以盼自己能收服這些土地。
    也更說明,遼賊根本就不得人心!
    而且,那遼國皇帝耶律璟又是個十足的昏君。
    如此天賜良機,又怎能浪費?
    但糧草問題的確是他最擔憂的另一個問題!
    誰能保證幽州一定能快速攻下?
    誰又能保證不會陷入苦戰?
    偽漢與遼賊夾擊的問題終究是戰場上的問題。
    而正如好大兒郭宗訓所說,戰場上的問題隻要上下一心,並不是沒有勝利的可能。
    “略懂兵史”的他知道,史書上更是有不少這樣的例子:
    如鄢陵之戰、伊闕之戰、劉裕卻月陣破北魏、濰水之戰、虎牢之戰……
    講究的就是戰術和士氣!
    可糧草問題卻與戰場廝殺有著天壤之別!
    當初袁紹與曹操的官渡之戰,不就是因為烏巢糧倉被奇襲才落敗嗎?
    糧草不足,或者出現任何問題,哪怕是後續運輸上的問題,都能直接決定一場戰鬥的勝敗,甚至決定一個國家的存亡!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郭榮也每日都在為這個問題煩心。
    現在,他也很想看看,他的好大兒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其實不隻是郭榮,其餘所有人都意識到了魏仁浦這段話的嚴重性!
    趙匡胤皺了皺眉,似乎在思索著什麽。
    張永德忍不住暗自搖了搖頭。
    李重進也不由得歎息著。
    隻有韓通,他一點也不擔心,就那麽滿眼星星地看向郭宗訓……
    至於另外兩位宰相——範質與王溥!
    二人看了看一言不發的郭宗訓,又看了看麵色凝重的郭榮,最後都有些不甘但又佩服地看向魏仁浦!
    沒辦法,糧草這一塊一直都是魏仁浦的長處!
    當初,還在郭榮潛府當刀筆小吏時,此人就能一字不差地背誦下全軍的糧草、兵器等後勤物資。
    也正是因為後勤方麵卓越的能力,他才能一步步爬到宰相的位置!
    這一方麵,真的是不服不行啊!
    糧草不足,這甚至比偽漢與老賊夾擊更致命,也更有讓陛下放棄繼續北伐的說服力!
    看來,太子太傅的位置,非他莫屬了……
    想到此,二人不由地對視一眼:
    認輸?
    那是不可能的……
    於是,二人眼中瞬間又燃起火焰……
    大廳內,幾乎所有人都在看向郭宗訓。
    他們都想看看郭宗訓到底會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如何反駁宰相魏仁浦亮出的這個致命大殺招!
    可沒人注意到,一旁的趙匡胤突然眼前一亮,整個人明顯亢奮了起來,但很明顯,他還是在盡力保持麵無表情。
    他看了看郭榮,又看了看郭宗訓。
    皺了皺眉,決定把握時機,站起來獻策!
    獻什麽策?
    自然是最大的難題——糧草!
    沒錯,他已經想到了一個很好的辦法……
    然而。
    就在他剛要站起來時,郭宗訓卻突然開口了。
    隻見他朝著魏仁浦拱手行禮,眨了眨大眼睛,隨即大聲說道:
    “魏相不愧是我大周蕭何!”
    “一針見血!”
    頓了頓,他又直勾勾地看向魏仁浦:“魏大人可曾聽過一句話?”
    魏仁浦皺了皺眉:你不說我咋知道聽沒聽過?
    “請殿下明示!”
    郭宗訓笑了笑:“這句話很簡單,就四個字!”
    “以戰養戰!”
    以戰養戰?
    這是何意?
    所有人都不禁愣了愣,滿臉的問號。
    郭宗訓再次笑了笑,他知道,這個詞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的確是新鮮事物。
    畢竟這個詞是在抗日時期才出現的!
    但這個詞的意思,隻要熟讀曆史的就絕對知道……
    於是,他笑著解釋道:“魏大人,可曾聽聞唐太宗打高句麗的事?”
    魏仁浦愣了愣,努力地搜索著自己的記憶……
    他自然是讀過史書,但講真,他記得的,確實遠遠不如以飽讀史書著名的王溥!
    果然,王溥聞言,當即眼前一亮。
    隨即看向範質,輕聲說道:“老範,太子太傅的位置,我們還有戲……”
    見魏仁浦還在思索,郭宗訓也懶得等,直接說道:
    “當初,唐太宗打高句麗時也缺糧,可他讓士兵‘取敵糧當軍糧’!”
    “現在幽州城自然不一定能快速拿下,但別忘了幽州附近還有別的地方!”
    “比如偽漢的遼州!”
    “對於被遼賊占據的失地上的百姓,我們自然不能再不顧他們的死活強行征糧!”
    “但偽漢的興致與他們卻截然不同……”
    “再比如遼國占據的易州!”
    “隻要我們進軍至幽州,遼賊必定見全力救援幽州,周圍地方必定空虛,對於我們而言發揮空間可就無限大了……”
    郭宗訓並沒有一次性全部說完!
    有些東西他還得留著給韓通、曹彬等心腹。
    但點到為止,懂的都懂!
    就在有些人還在懵比的時候,郭榮已經第一個反應了過來,當即興奮站了起來,激動大喊道:
    “好,好、好……”
    “訓兒不愧是我大周神童,此計甚妙、甚妙……”
    而與此同時,趙匡胤不由地深深看向郭宗訓,臉色再也難以維持平靜,眼珠子更是不住地顫動著:
    以戰養戰?
    怎麽可能?
    太子殿下提出的這個以戰養戰竟然與自己剛才苦思冥想才想到的辦法不謀而合!
    而且,自己當時也隻想到了易州,都還沒想到偽漢的遼州……
    為什麽?
    這到底是為什麽?
    為什麽自己總是比他慢一步……
    忽然間,他心中竟有種既生瑜何生亮的悲憤與不甘!
    可太子明明隻有六歲,六歲啊!
    為何能如此厲害……
    殊不知,他的目光瞬間引起了郭宗訓的注意!
    見趙匡胤臉色如此難看,他隻是衝著趙匡胤微微一笑。
    又下意識地看向趙家兩兄弟中的趙匡義。
    等等!
    絕命毒師趙匡義呢?
    郭宗訓皺了皺眉,不聲不響地快速尋找著趙匡義的身影!
    可一遍又一遍的搜尋後,卻完全沒有發現趙匡義的蹤跡。
    不對啊!
    他之前分明就在後方坐著,到底是什麽時候離開的?
    一股不祥的預感頓時湧上心頭,他又下意識地看向自己的老爹郭榮。
    見老爹郭榮直接興奮地端起酒杯一飲而盡,擦了擦嘴,似乎還想說什麽。
    忽然間,他又想起了之前那個一直藏在心底的擔憂:
    自己對老爹生病的防護,會不會還有什麽疏漏?
    曆史上,老爹可就是在這次宴席後生病的,今日更是他能否幫老爹改變命運的決戰現場……
    不對!
    忽然間,他臉色驟變!
    目光不住地在老爹郭榮身後來回掃視:
    怎麽感覺少了一個人?
    沒錯,就是少了一個人!
    老爹身後的那些內班太監中,的確少了一個人……
    一瞬間,他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
    該不會是內班太監中有人被收買了,然後在給老爹斟酒時下毒吧?
    一念至此,他全身汗毛瞬間倒立了起來。
    腦海直接一片空白……
    不可能啊!
    那些內班太監可都是跟隨老爹多年的,而且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自己之前也讓曹彬王著等人排查過每個人的背景。
    他們與趙匡胤根本就沒有任何交集……
    不對!
    查不出來不代表一定沒有,跟隨老爹多年也不代表一定沒有問題。
    那趙匡胤不也跟隨老爹多年嗎?
    可他卻偏偏在老爹眼皮子底下結交其他將領,更是在老爹死後陳橋兵變、謀權篡國……
    想到此,一股強烈的後悔與惶恐頓時將他拉入了無盡的深淵:
    難道真的是有人下毒?
    難道真的與趙家兄弟二人有關?
    可惡!
    郭宗訓啊郭宗訓,你他娘的怎麽會犯這麽大、這麽致命的疏漏……
    不!
    老爹決不能生病!
    不然自己這麽長時間以來所有的努力全都白費了!
    老爹還有夢想沒完成!
    自己也才剛剛當上太子,甚至還立了托舉老爹的Flag!
    怎麽辦?
    到底該怎麽辦……
    郭宗訓強迫自己冷靜下來,腎上腺素瞬間飆升,大腦如同極速轉動的馬達,隨時都要爆缸!
    額頭上更是已然滲出了豆大的汗珠……
    ……………………………………
    說明:
    1、鄢陵之戰:公元前 575 年,晉楚爭霸的巔峰對決。
    楚國聯合鄭國進攻宋國,晉國率諸侯聯軍伐鄭,楚共王親率楚軍救鄭,雙方在鄢陵(今河南鄢陵)對峙。楚軍兵力約 6 萬,晉軍約 5 萬,且鄭軍作為楚軍側翼協同作戰。最後晉軍以弱勝強,俘獲楚王子公子茷,楚共王重傷,鄭國被迫重新歸附晉國。此戰標誌著楚國對中原霸權爭奪的衰落。
    2、伊闕之戰:公元前 293 年,殺神白起的殲滅戰教科書。
    秦國東進中原,魏、韓、東周聯軍 24 萬據守伊闕(今洛陽龍門),企圖阻止秦軍。秦軍兵力不足 10 萬,由白起指揮。最終,秦軍斬首聯軍 24 萬,攻占伊闕及五座城池,魏、韓兩國精銳盡失,被迫割地求和。此戰為秦國東出掃平障礙,白起由此躋身戰國四大名將。
    3、劉裕卻月陣破北魏,公元416 年,步兵對抗騎兵的奇跡。
    東晉劉裕北伐後秦,北魏派 3 萬騎兵沿黃河騷擾晉軍水師。劉裕需同時應對北魏騎兵與後秦守軍的夾擊。最後,在劉裕卻月陣的奇效下,北魏騎兵死傷數千,晉軍打通黃河航道,順利滅後秦。
    卻月陣被後世譽為 “冷兵器時代最完美的防禦陣型”。
    4、濰水之戰:楚漢相爭時期,韓信率領數萬漢軍對陣楚齊聯軍 20 萬。韓信先派人用沙袋堵住濰水上遊,然後率軍渡河攻擊龍且率領的楚軍,假裝戰敗退回。龍且追擊時,韓信派人挖開沙袋,大水衝下,將楚齊聯軍分割為兩部分,漢軍趁機反擊,斬殺龍且,擊敗楚齊聯軍,俘獲齊王田廣。
    5、虎牢之戰:唐朝初年,李世民率領 3500名玄甲軍在虎牢關與竇建德的10餘萬夏軍對峙,同時麵臨王世充的鄭軍。李世民采用圍城打援的策略,先圍困洛陽的王世充,吸引竇建德前來救援,然後在虎牢關以精銳騎兵大破竇建德軍隊,生擒竇建德,王世充隨後也被迫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