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以死明誌
字數:7051 加入書籤
李景威不由地渾身一顫,如墜冰窟,一股寒意猶如毒蛇般,瞬間從後背爬遍全身!
他直勾勾地瞪向高保寅,像是被定格住了:
“王、王爺,怎、怎麽……”
“怎麽會是你?”
“你可是陛下的親叔父啊……”
“你、你為什麽要背叛陛下……”
李景威此刻全都明白了!
難怪那大周太子郭宗訓能如此淡定,他當然不是被嚇傻了,而是一切早就在他的掌控之中。
而幫他掌控一切的人,就是紮南平親王高保寅!
隻是他萬萬沒想到,堂堂的南平親王高保寅竟然會叛變!
他是誰?
他可是南平最為賢明、最知人善用的賢王啊!
若沒有他,自己怎能有今天?
又怎能當上兵馬副使?
可以這麽說,南平朝堂上不多的賢良幾乎全是王爺推薦。
可為什麽,為什麽王爺要叛變啊……
高保寅深深歎了口氣:“李將軍,正所謂大勢不可違,大周的實力,你應該比誰都清楚!”
“而我南平的實力你也是最清楚的,我們就是天下最弱的一方勢力……”
頓了頓,高保寅再次歎了口氣:
“想我南平,可戰之兵不足三萬,可用良將不過數人!”
“無腹地以縱深,無天險以據守!”
“這種情況,你拿什麽和他們爭天下……”
正說著,李景威突然聲嘶力竭地咆哮道:“我沒想到要爭天下!”
“我隻想守住這高家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江山!”
“可你……”
“你、你、你……”
“你是高家人啊,你是親王啊,你身上流的是高家的血啊……”
也許是被李景威的情緒刺激到了,高保寅也不由地提高了音量:
“好,就算我們隻想自保!”
“可先帝多年的暴政早已導致朝野人心惶惶,百姓苦於橫征暴斂,軍隊缺乏戰鬥力,如今陛下尚且年幼,這種情況,就算我們隻想自保,又如何能自保?”
“我南平的百姓們已經苦不堪言了,為何非得還要將他們拉入戰火之中?”
頓了頓,他又道:“大周這些年的變化,你應該最清楚不是嗎?”
“放眼天下,隻有大周出現了難得的一代雄主!”
“也隻有大周出現了如太子這樣賢明的儲君!”
“更隻有大周才有機會一統天下、結束亂世……”
“李將軍,投降吧,不要再做無謂的抵抗了,隻有投降才是我荊南百姓最好的出路……”
“投降?”
李景威像是聽見了天大的笑話,突然抬腿從靴中拔出一把匕首,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雙眼血紅。
他知道,大勢已去!
自己的所有埋伏都已經被破了!
今日這場為郭宗訓設計的“鴻門宴”,此時此刻已然變成了對方為自己設計的“鴻門宴”了!
有那兩個魁梧的壯漢保護郭宗訓,自己再也沒有機會對他下手了。
輸了!
真的輸了!
但這是荊南輸了,不是我李景威輸了!
於是,他大吼道:
“我李景威生是荊南人,死是荊南鬼!”
“想讓我投降周,做夢!”
他聲音嘶啞,眼裏滿是絕望和不甘……
然而,就在他即將抹了自己脖子時,郭宗訓的聲音突然響起:
“果然、果然……”
“李將軍,你可知本宮明為何明知這是一場鴻門宴,卻仍要來嗎?”
李景威愣了愣,手中的動作不由地停了下來,警惕地看向郭宗訓:
不是,輸便輸了,老子現在自盡都不能落個痛快?
當然可以!
隻要狠下心來一摸自己的脖子就行了!
他也完全有這個勇氣與決心。
但他也的確很好奇,為何郭宗訓明知道是陷阱還會來。
反正都已經要自殺了,早死一會兒晚死一會兒也無所謂。
於是忍不住問道:“為、為什麽?”
郭宗訓緩緩站起身,直勾勾地看向李景威,神情無比誠懇:
“為了你!”
聞言,李景威不由地一怔:“為了我?”
沒錯!
就是為了他李景威!
因為郭宗訓很清楚,這李景威可以說是五代亂世中難得的忠臣!
曆史上,此人不僅看出了宋軍“假途滅虢”,而且還在宋軍借道荊南時,力助高繼衝抵抗宋軍,不讓宋軍借道,甚至還想設伏抵抗宋軍。
隻可惜曆史上的高繼衝並沒有采取他的建議。
李景威因此徹底失望,知道荊南不保,於是寧肯以死明誌,也不投降,更不背叛荊南!
其實早在幾天前高保寅來到荊門時就已經暗中聯絡過他,想要投靠他。
所以他當時就知道了今日這場宴席就是特意為他準備的鴻門宴,也知道事情已然與曆史的軌道不一樣了。
他本可以不來,畢竟連高保寅這樣的親王都已經投靠自己了。
但在郭宗訓看來,像李景威這樣忠義的武將,是絕不能錯過的!
萬一自己不來,這李景威真的自盡了,就實在太可惜了……
郭宗訓深深看向李景威:“李將軍,本宮之所以來,就是不希望像李將軍這樣的忠義之士白白丟了性命!”
“本宮知道你對荊南的忠心,這的確很讓人欽佩!”
“可你的眼裏難道隻有荊南的百姓?”
“天下其他的百姓就不是你的同胞了嗎?”
“這亂世已經持續了這麽多年了,無數的百姓都因戰火而喪生,難道還不該大一統嗎?”
“還要死多少無辜百姓才滿意?”
“難道非要看著華夏大地四分五裂才好嗎?”
頓了頓,郭宗訓又道:
“李將軍!”
“隻要你願意,本宮願與你一起結束亂世,一統天下,還天下百姓一個安定的生活,造一個亙古未有的盛世……”
郭宗訓說著,往前邁了一步,同時給姚內斌遞了個眼色。
李景威卻突然冷笑道:
“這口才,不愧是大周的神童太子!”
“是,你講的都很有道理,可誰知道你是真的為了天下蒼生,還隻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
“我李景威隻是個小人物,想不了天下那麽大!”
“我隻知道我作為荊南人,就要用性命保護荊南百姓!”
“如果荊南亡了,那我活著還有什麽意義……”
說著,他便要再次發力扼自己的咽喉。
可郭宗訓卻看著他通紅的眼睛,語氣平靜卻堅定地說道:
“荊南沒亡!”
李景威不由地再次愣了愣!
郭宗訓繼續道:“隻要荊南的百姓還在,荊南就沒亡。”
郭宗訓歎了口氣,幽幽道:
“本宮知道再怎麽和你講道理,你也不會相信本宮!”
“本宮也知道,你想擒本宮,是為了荊南百姓。”
“可你想過沒,打仗會讓多少人流離失所?”
“多少家庭家破人亡?”
說到此,他突然指著已然被射殺的那些刀斧手:
“講大道理你不信,講遠的你又沒有感覺!”
“好,那你睜眼看看這些被你安排埋伏本宮的人,他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你難道還看不到嗎?”
“荊南還有無數像他們這樣的人,他們的家人都在荊南,你讓他們跟大周拚命,他們的家人怎麽辦?”
“你還要讓多少像他們這樣的人無辜慘死?”
李景威看著那些已然變成屍體的刀斧手,沒了之前的凶悍,心裏更像被什麽東西揪了一下,疼得厲害。
見狀,郭宗訓繼續趁熱打鐵道:
“本宮承諾,隻要荊南歸周,荊南百姓免三年賦稅。”
“願意從軍的,編入大周禁軍,俸祿比現在高三倍!”
“願意回家的,本宮給他們分田,讓他們能養活家人。”
“將軍,你守荊南,不就是想讓百姓過好日子嗎?”
“本宮給的,難道不是你想給的嗎?”
李景威看著郭宗訓稚嫩卻堅定的臉,一瞬間,他竟突然說不出話來。
此時,高保寅走到他身邊,輕輕歎氣:“將軍,別固執了!”
“太子仁明,跟著他,荊南百姓會過得更好……”
不料,因為高保寅的這句話,原本還有些動搖的李景威竟突然再次勃然大怒:
“你們說再多也沒用!”
“要投降你們自己投降!”
“忠臣不是二主,還是那句話,我李景威生是荊南人,死是荊南鬼……”
說著,他竟直接狠狠發力掐向自己的脖子!
高保寅臉色大變,當即大呼道:
“不要啊,李將軍……”
……………………………………
說明:
1、關於關於李景威:
李景威(?-963年),是五代十國時荊南的政治人物,荊州長陽人。
乾德元年(963年),宋軍借道荊南,聲稱士兵隻經過城外。李景威認為“用兵崇尚權謀詭詐,城外之約不可信,宋軍打算趁張文表作亂攻打荊南”,並表示荊南幾萬士兵久經訓練,自己願意盡力一戰。但少監孫光憲堅持不可,高繼衝最終沒采納他的建議,李景威感歎“不采納我的建議,大事去矣”,於是自盡明誌。趙匡胤感歎他的忠義,滅荊南後命王仁贍恩恤其家人。
2、關於李景威自殺:
《新五代史》中明確記載其“因扼吭而死”。
《長陽記》、《長陽地名傳奇》等文獻也有提到,李景威在宋軍借道荊南時力主抵抗未果,“自掐喉嚨窒息而死”,當地百姓為紀念他的忠義,將其屯兵之地命名為“將軍嶺”,附近峽穀稱“歎氣溝”。
這些記載雖帶有地方色彩,但與正史中“扼吭而死”的描述高度吻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