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章 傻眼的秦牧

字數:4715   加入書籤

A+A-


    池魚想到家家戶戶在炭山那邊,都有炭窯,便點頭。
    可不,家家戶戶都燒炭,所得的銀錢又能換成糧食什麽的。
    可比出去冬獵強多了。
    畢竟誰也不能保證,冬獵就一定能打到野物。
    尤其是現在這種大雨天,連隻野兔,估計都不好打。
    池巧繼續說:“目前來看,咱們的糧食,應該夠大夥兒撐到來年年底。
    隻要沒什麽娘家人,還有嫁出去的女兒之類的,拖家帶口過來,咱們都是能應付的來的。
    否則,可能真要像你書中看到的那樣,亂了,逃荒去。”
    “姐,咱池家坳外姓人少。那些外姓嫁出去的姑娘,歲數從十幾到三十幾的少。
    可能四五十的,會多些。
    這歲數,應該也不會拖家帶口的回來吧?”
    “這可說不好!村裏近三代的換親對象,可是主要都是那些外姓的姑娘。
    嫁進來的,雖然咱們池氏一族的,多跟娘家不往來,但也有少數保持往來的。
    何況,到時候都要活不下去了,那些極品家人肯定是哪裏有吃有喝,能活下去,就去哪裏。
    不說別人,就我那周家。你信不信,真走到那一步,他們肯定會排除萬難過來。
    屆時我就算不理,把人趕走。你覺得,真的趕得走嗎?
    我若是眼睜睜看著他們在我麵前,凍死餓死,你覺得你大哥和幾個侄兒,心裏會怎麽想?
    就算他們想得通,那阿野媳婦和阿登媳婦呢?
    她們的娘家人,若是也要來,我也這樣做?”
    池魚最不耐煩這些事,包括看小說的時候,也很煩應付這些。
    聽到這,幹脆說:“姐,我覺得要不這樣。
    等凍雨災害一結束,我們就把兩邊通往別的路,直接切斷。
    如此一來,保存好我們池家坳就行。
    災年,最煩的就是聖母。最先死的,也是聖母。
    要是這家的誰,拖家帶口來投奔。
    那家的誰,也拖家帶口來投奔。
    那我們池家坳成啥了?
    我們現在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池家坳的人,能順利度過這個災年。
    可不是成聖母聖父發源地。”
    池巧聽後,在想這件事的可行性。
    最後她說:“如果要切斷的話,那接下來的炭和菜,肯定沒辦法往外賣。
    還有,雜貨鋪的東西,也沒辦法進行補充。
    再有就是,這事要麽做的神不知鬼不覺,要麽就是大夥兒都知道,然後一致通過。
    神不知鬼不覺有些難,大夥兒知道斷了路,肯定還會想辦法疏通的。”
    池魚仔細想了想,又說:“姐,你說村裏人,對我的話極為信任。
    要不等下凍雨,我就先跟族長跟族老們,把這事給說了?
    隻要他們同意的話,其他的人意見,我估計不是那麽重要。
    隻是老一輩都重感情, 不一定會答應。”
    “成,你先試試看。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雖然他們重感情,但他們也睿智。
    在外人跟自己的族人比起來,他們知道輕重,也知道怎麽選擇。
    不過小魚,你去說之前,最好先想好,該怎麽開這個口。
    另外,阿慶那邊也得先告訴一聲。
    看看是跟巧芽先成親還是啥。”
    “嗯,姐我知道。我先去做飯,你陪著壯壯吧。”
    說完這話,池魚走了。
    而秦牧也在這時,帶著銀子,到了池氏祠堂門外。
    此時祠堂門大開,池東一跟兩個村長,正在統計,家家戶戶送來的炭。
    待確定質量沒問題,斤數也達標後,就讓人往趕過來的車上裝。
    為了防止這些炭被打濕,他們還貢獻了家裏,之前囤下的油布。
    秦牧看了一眼祠堂裏忙碌的場景,便朝沈鎧招招手。
    等他過來後,將銀子遞了過去。
    “這裏有六十兩,你直接給老族長。告訴他,先結算這些銀子,到時候多退少補。”
    “好!”
    安平縣因為地域問題,往年冬天,質地好的炭,一斤能賣到幾百文甚至上千文。
    那些都是有權有勢的人用的,畢竟象征著身份地位。
    而普通炭會便宜很多,但一斤也要八到十二文。
    這價格是朝廷定的,老百姓更改不得。
    也正是因為炭的價格貴,尋常百姓買不起,也舍不得買,所以生意不是很好。
    這導致的結果,便是就算有人會燒炭,也沒人去費這個勁。
    眼下整個安平縣,也隻有池家坳的人在大量燒炭。
    其他人,就算有秦牧的提早知道,也沒燒出多少來。
    畢竟燒炭需要木材,也需要炭窯。
    故而現在市麵上能流通的炭,並不多。
    秦牧按照去年的市價,折中一下,一斤給十文錢。
    現在這十輛車,是先按每輛八百斤結算,等同於需要八十兩。
    按之前說好的,先付一半,是給四十兩。
    這六十兩,隻多不少。
    池東一在接到沈鎧的銀子後,朝外頭看了一眼。
    見秦牧朝自己頷首,便走出來,站在廊簷下。
    “秦小兄弟,你過來!”
    秦牧遲疑了下,還是往前走了幾步。
    他也沒直接靠近池東一,而是在距離他大概一米五的距離站定。
    池東一沒勉強他,直接問:“我聽阿野那孩子說,你願意教他們認字?”
    秦牧一聽,大概就知他是何意。
    “嗯,是有這麽回事。等阿鎧他們將這些炭運走,池魚姑娘家的雜貨鋪蓋起來後,我便開始教。”
    池東一聽了,雙眼發亮,當即改口:“秦夫子,教七個是教,教七十個也是教。
    我想,既然你教的話,那能不能也教教我池家坳其他也願意認字的兒郎?
    小魚家太小了,且還有幼孩。你若是在那邊教的話,也不大方便。
    你看我們這祠堂怎樣?到時候來這可行?
    你放心,我們也不叫你白教。
    隻要你在池家坳一天,你的吃住我們都包了,另外每個月再給二兩銀子。”
    秦牧一聽,有些傻眼。他原本是想,就在池魚家裏住,也在那邊教。
    如此一來,近水樓台先得月,順帶還能給壯壯熏陶一下。
    當然,那隻是教七個人的前提。
    不,或許都不到七個人,畢竟老池家的三房人,每天都需要有人輪著去炭山燒炭。
    現在聽池東一這話,教學地點改成這裏,那住的地方,想來也會另有安排。
    如此一來,他跟池魚,還有什麽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