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勸勸我爹,叫他同意分家

字數:4439   加入書籤

A+A-


    她當眾將籃子上的布掀開,之後端出那一大盆高粱飯,笑著說:
    “三伯,剛才路過三哥家。
    三嫂知道我要過來吃飯,剛好她今天蒸了高粱飯,就讓我帶一碗過來,叫你嚐嚐味道。
    還有這豆腐,是她昨天做的,也想叫你嚐嚐。”
    池向西人老成精,聽到這話,再看看那一大盆壓得很實,看起來比家裏做得還多的飯,哪能不清楚怎麽回事。
    心下領情的他,麵色不顯,隻是一個勁地點頭說好。
    家裏孩子多,幾代人住在一起,銀錢不多,糧食也不多。
    哪怕今天招待小魚在家吃飯,但做得幹飯有限,也僅限於男人這兩桌有的吃。
    女人跟孩子們,基本上在廚房裏吃飯。
    吃得照樣是稀的,且一人也就半碗的量。
    現在有了小魚帶過來這些的高粱飯,家裏的女人跟孩子,也能多吃一點。
    其實不止是池向西對池魚此舉的觸動很深,就連他的幾個兒孫,此時內心都很複雜。
    小魚來家裏做客,不僅帶了厚禮,還自帶糧食。
    怕是整個安平縣,也算是頭一個。
    不過她會這樣,他們也清楚,是因自家日子艱難,她有意補貼!
    池魚沒管他們怎麽想,之後又把那青黑色的布拿出來,遞給已經五十出頭的大堂嫂梅氏。
    “梅嫂子,我家裏孩子小,加上有鋪子什麽的,這一時間也抽不出空閑來做衣服。
    這料子是給我三伯的,勞煩你安排下,給他做身新衣。”
    梅氏伸手接過,在點頭的同時,遞給一旁的兒媳。
    池魚又從中拿出酒葫蘆,遞給大堂兄池大錘:“大堂兄,這裏頭有二斤梨花白。
    這酒沒燒刀酒烈,但後勁強。
    現在天冷,你每天睡前熱一點,給我三伯喝上一口暖身子。”
    等池大錘接過酒葫蘆後,她才將籃子繼續遞給梅氏。
    “梅嫂子,籃子裏剩下是我的心意。你留著,過年給家裏添兩道菜!”
    籃子沒了遮蓋的布,這會兒裏頭的東西,大夥兒一清二楚。
    梅氏在看到裏麵的米還有魚跟肉,以及豆腐後,心裏暖洋洋的。
    小魚就是這般貼心可人,不怪池家坳上上下下,老老少少都疼她!
    梅氏依舊將籃子遞給兒媳婦,之後拉著池魚的手,轉頭看向池向西:
    “爹,吃飯吧?這個點,小魚也該餓了!”
    “好,好,咱們開飯!”
    隨著老頭子的這聲開飯一說,家裏的女眷便忙開來。
    池向西家的日子艱難,但飯桌上的三菜一湯明顯是用了心的。
    一道是紅燒風幹兔,裏麵加了不少蘿卜,算是池魚喜歡的菜之一。
    剩下的兩道,一道是之前剩下的油渣炒白菜,還有一道是茄幹炒鹹肉。
    至於湯,就是雞毛菜湯。
    池魚一看,就知道他家請吃飯的誠意十足。
    因為知道對方這段時間,家裏都不吃午飯。
    今天這頓算是額外的開銷,所以她隻吃了半碗飯。
    便是連菜,每道也隻是象征性夾了一筷子。
    梅氏的年齡大,不按輩分算的話,池魚這歲數,跟她孫媳婦差不多。
    可以說,池魚是她當孫女一樣,看著長大的。
    眼見她不怎麽動筷子,也沒假客氣地去勸。
    因她知道,就算她勸了,池魚到時候也會說,要奶孩子,吃不得油水太大的東西。
    這頓飯,池魚刻意放慢速度吃。
    這家裏別看人多,但各個都孝順,因此給她的感覺,氣氛很是溫馨舒適。
    等她看眾人吃得差不多了,這才放下筷子,轉而問起家裏孩子們去學堂讀書的事。
    待知道,一個個隻要有空就去時,才滿意地點點頭。
    池向西年齡大了,雖然覺少,但也容易精神不濟。
    故而他在吃過飯後沒多久,就有些昏昏欲睡。
    池魚原本打算走的,隻是在她有這個想法之前,便被一直沉默寡言的二堂兄給叫到一旁。
    池向西生了三個兒子,分別名為大錘、二錘跟三錘。
    媳婦在他四十來歲的時候,已經沒了。
    老大和老三都已娶妻,唯獨老二,不知何故,在衙門給分配媳婦的情況下,居然還孤身一人。
    且村裏對他娶妻這事,總是緘口不提。
    池魚對這個二堂兄的印象並不深,隻因他話少,活得像個隱形人。
    這猛然被叫住,還帶到一旁說話,她心裏有些吃驚。
    然而更叫她吃驚的還在後頭。
    “小魚,所有的小輩裏,我爹最聽你的話。
    你看我大哥,還有我以及你三堂兄,年齡都不小了。
    你能不能幫忙勸勸我爹,叫他同意分家?
    我一輩子沒成親,且也無兒無女的,要不要家財都沒關係。
    橫豎有手有腳,總是能賺口吃的。
    但我大哥不同,再過兩年,他跟我大嫂都要當太爺太奶了,哪能一直這樣下去?”
    池魚看他說話時,眼底閃過痛苦之色。
    她雖然不知是為何,但一想這麽大一家之人都合在一起,確實不大好。
    都說樹大分叉,人大分家,這老話並不是沒有道理。
    至少她看的出來,二堂兄應該過得很壓抑。
    如此想著,她緩緩點頭,之後趁著池向西午睡之前,單獨與他單獨相處了會兒。
    池向西原本已經躺下了,看她進來,還特意將門關上,便掙紮著從炕上坐起。
    池魚見狀,上前將人扶著靠坐在床上後,才說:
    “三伯,家裏孩子們多,我大堂兄跟梅嫂子,再過幾年都可以當太爺太奶了。
    你這樣一直沒分家也不是一回事。
    你讓年輕一輩好好跟沈夫子讀書,待過了年,還有一次災害。
    等那次災害過後,就把家分了吧。
    分了家,縣城裏到時候需要用工的應該會很多。
    讓他們都下山去找活幹。
    識字的人,隻要不嫌苦嫌累,找活並不難。
    有活幹,總比地裏刨食,也比進山打獵來得好。
    你要是擔心到時候服徭役的事,那就與堂兄們商量下看看,是分家不分戶還是如何。
    三伯你明白我的意思不?”
    池向西一聽年後還有個災,原本還有些昏昏欲睡的他,瞬間睜大眼睛,不敢置信地看向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