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 拿了我的給我還回來,還得加利息

字數:5042   加入書籤

A+A-


    “這就是你們要的一點點支持?不僅要把你們的人還給你們,還得搭上一批恢複高考後的大學生?”
    何誌鋒的聲音,幾乎是從牙縫中擠出來的。
    對方不僅提出要回612從619抽調的技術人員,還得搭上一批恢複高考後的大學生,工農兵大學生不要!
    太不要臉了。
    “如果有研究生更好……”
    “要臉麽?”
    “要技術麽?探測距離24公裏的紅外製導技術……燃燒效率更高的新固體燃料……”
    “……”
    何誌鋒沉默了。
    此刻,陳為民辦公室。
    臉色陰沉的陳為黑著臉看著辦公桌上的一大堆東西:蒙山茶、豆瓣醬、漢源花椒、保寧醋……
    竭力忍著想要把眼前滿臉賤笑的葉永安一腳踢出去的衝動。
    “領導,這些雖然不值什麽錢,都是全廠幹部職工的一片心意。豆瓣醬是張廠長愛人親手剁的辣椒製作;蒙山茶是王副廠長愛人親自采的……”
    葉永安咧嘴笑著,介紹著他帶的禮物。
    “行了,行了,說你來意吧!”
    陳為民聽不下去了。
    眼前的一切絕對都是在這邊副食商店買的,張振萬老婆剁的辣椒醬貼“郫縣豆瓣”標簽?
    王興國妻子親手製的茶跟茶廠一樣的包裝?
    純粹惡心人!
    619領導幹部的節操,再一次刷新了陳司長的認知。
    “那啥,領導,之前廠裏技術人員被調走……”
    要人!
    陳為民臉上浮現出為難之色。
    619的技術人員在新單位都是負責著重要技術研發任務。
    把人再調回去,他們負責的項目進度會受到影響。
    “隻要技術人員回來就行。619現在不僅要繼續改進PL4,還要搞中距導彈跟地空導彈……”
    葉永安知道陳司長的為難。
    劉威銘明確提出離開的管理幹部一個都不要。
    技術研發人員必須要回來。、
    當年建619,國家都是調配的最好技術人員!
    “隻要技術人員?”
    陳為民疑惑,見葉永安點頭,開口說道:“行,我給相關單位打招呼,放不放人我沒法保證。”
    “那部隊要求年底前進行實彈打靶,我們也保證不了啊。”
    “你!”
    陳為民騰地一下站了起來。
    狗曰的!
    這不是耍無賴麽!
    可最終,又無力地坐了回去。
    搞定了何誌鋒的張振萬很快到了331。
    不同於612所,張振萬幾乎沒費力氣就跟331達成了合作。
    張振萬在合同上簽下名字,掏出係在腰上裝在褲兜裏的公章,哈了一口氣,重重地戳在合同上。
    “張廠長,我們一多半的核心技術骨幹都歸了你們,我們的項目都會受到影響。”
    331廠長吳金山滿臉痛苦。
    “有一半是到我們所學習先進製導技術跟固體燃料技術呢!”
    張振萬安慰著對方,“解決了問題,人就回來了。到時候你們差不都也消化了怪蛇3的技術,可以著手改進了……”
    讓對方給了一批,再“借調了”一批。
    不生產導引頭跟固體燃料推,每枚合同價12000元,利潤超過4000元。
    500枚導彈零配件一共就200萬的利潤,這對331吸引力並不大。
    331廠是怪蛇3國產化的核心單位。
    張振萬拿出來交易的高純度製冷銻化銦導引頭跟新固體燃料技術,直接換走了331三分之一的技術骨幹,還有一批是到619“學習”的。
    “吳廠長,技術資料我回去就準備。怪蛇3更換性能更先進的導引頭與更先進的燃料,技術會提升多少?每年都有大學生跟中專生分配呢……”
    張振萬安慰著對方。
    “我會親自送人到你們那邊。”
    吳金山提醒張振萬,技術人員到了,自己就得帶資料回來。
    探測距離將近30公裏的紅外技術,是331無法拒絕的。
    整合怪蛇3的基礎,然後利用這樣的技術改進,就能設計出一款射程至少在30公裏的中距空空導彈。
    “廠長,619有充足經費,人員缺口再解決,將來怕是為成為我們的最強競爭對手啊。”
    副廠長馬文斌一臉惆悵。
    “空軍引進1500枚成品,619的PL4改性能更先進,成本更低,要是無法改進,怪蛇3的國產化會受到影響不說,我們也很難拿到後續項目。”
    吳金山歎了口氣。
    張振萬拿到了他們的軟肋。
    回到廠裏的張振萬第一時間找到劉威銘,迫不及待地告訴他一共從331廠連要帶借一共112名經驗豐富的技術研發人員跟生產人員。
    “才112名啊?加上612給的40人,還是有些不夠……”
    “勉強夠用?”
    張振萬嘴角抽搐。
    廠裏陸續回來了80多名研發人員,加上這152名,200多人的技術研發團隊!
    勉強夠用!
    “原本隻改進PL4,大多數技術成熟,對人員需求不大。現在不僅要繼續改進PL4,還要搞中距空空導彈,更複雜的地空導彈係統,研發人員確實不夠。”
    趙秉璋神情嚴峻。
    “這……國內搞導彈的就這麽幾個單位,工農兵大學生又不要,全國一年也沒有培養多少導彈專業的學生……”
    張振萬一臉為難。
    “別光盯著導彈單位啊!計算機、集成電路、光電、自動控製、力學等專業也得要啊!”
    劉威銘無語了。
    除了58年哈軍工設立的導彈工程係,在70年哈軍工拆分後,各個學校就沒有專門的導彈專業,而是變成了航空航天科學與技術等相關專業。
    真不知道張振萬怎麽當上這廠長的。
    “能行?”
    “趙總大學時學的力學吧?”
    劉威銘問趙秉璋。
    “最早學機械,後來國家需要調整到力學專業。”
    趙秉璋點頭。
    “明白了!”
    張振萬這次是真的明白了,是他自己給了自己太大壓力,走入了誤區。
    導彈也是由各方麵的技術組成的。
    “部隊要求年前進行實彈打靶測試,沒有問題吧?”
    “沒有問題。發動機之前就開始重新設計……目前最大問題是承受更高溫度的鈦合金材料。”
    劉威銘表示沒有問題,“我親自負責解決材料問題。”
    619有國內一流水平的特種材料研究室,之前的技術人員被調走還沒回來,劉威銘隻能自己動手。
    “威銘同誌也熟悉特種材料研究?”
    張振萬跟趙秉璋都愣住了。
    他們很想知道,還有什麽是劉威銘不會的。
    “我之前在學校選修了材料工程,要搞設計,連各種材料性能都不熟悉,如何能設計出來性能先進的裝備?”
    劉威銘平靜地說道。
    學沒學不重要。
    重要的是能拿出成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