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 試射都沒有直接打靶?陳司長崩潰了

字數:5602   加入書籤

A+A-


    “先不用理會波斯人,過兩天的實彈測試後,上級是否批準出口技術還是一回事呢!”
    林文剛覺得劉威銘有些危言聳聽了。
    沙特瘋狂增加石油產量,又能降多少?
    劉威銘看了他一眼,知道他的心思,也沒說穿。
    實彈測試,換裝了發動機、進一步改進製導頭的PL4改,會驚掉一眾部隊大佬的下巴。
    那時候,出口不會有任何障礙。
    除非部隊能提供給619持續研究的經費。
    “實彈測試的樣品怎麽樣了?”
    張振萬問劉威銘。
    “沒有問題,明晚上跟我們一起上飛機。”
    這次緊急改裝了6枚PL4改樣彈。
    其中兩枚遙測彈,4枚實彈。
    除了外形尺寸跟氣動布局、戰鬥部沒有改變,導引頭、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都改變了。
    “發動機隻進行了幾次試驗,會不會……”
    張振萬有些擔憂。
    新的發動機整體設計沒有修改,為了提高推力,做出了部分細節修改。
    原本需要進行大量測試,為了向上級跟部隊主管單位展示自己用的技術更好,沒有進行完整而係統的測試就直接進行實彈打靶測試。
    風險很高的。
    一旦失敗,根本無法改變上級的態度。
    “廠長,實驗驗證了理論沒錯,銀河一號模擬的結果也得到了證實,沒有更換材料,發動機都能讓導彈達到最高3.2馬赫的速度,24公裏的最大射程。”
    劉威銘笑著安慰張振萬。
    “要是性能超過不了太多,上麵很難同意出口啊。”
    “那就用事實說話唄。”
    劉威銘一臉輕鬆。
    絲毫壓力都沒有。
    第二天晚上,幾輛212吉普中間跟著一輛帶著篷布的軍綠色老解放汽車,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到達了蓉城南郊的太平寺機場。
    這座修建於抗日戰爭的機場,由於太過靠近雙流機場,早就成為戰備機場。
    一架兩側機翼上各自帶著兩個螺旋槳的運8靜靜地停在夜空中。
    運8!
    “租這玩意兒沒少花錢吧?”
    劉威銘下車後看到運8,扭頭問張振萬。
    “空軍的飛機,又不是民航,哪能說租就給租的?去西北戈壁灘深處的空軍靶場3000多公裏呢!陳司長幫忙聯係的。”
    張振萬解釋著。
    劉威銘倒也沒有什麽尷尬。
    隻是隨口一說。
    飛機他以前沒少做,還從來沒有乘坐軍用運輸飛機的經曆。
    很快,解放汽車車廂裏被裝在木頭箱子中的6枚導彈就被從尾部艙門中被裝進了運8的貨艙。
    機上的機械師忙著把貨箱固定在機艙內。
    “你們坐前麵押運艙,請跟我來。”
    跟張振萬對接的副機長帶著幾人穿過貨艙前端的氣密門,進了中間的押運艙。
    這是運8基本型特有的結構。
    駕駛室跟押運艙采用氣密結構,可以保證在高空飛行時候提供穩定的壓力環境,讓操作人員跟搭乘人員能正常活動。
    後麵的貨艙采用非氣密結構,可以降低成本跟製造工藝難度。
    “平時執行任務時,尾炮射擊員也要在位嗎?”
    劉威銘突然開口問道。
    運8機組成員一共6人:正副駕駛員、領航員、空中機械師、通訊員以及尾部炮塔中的一名射擊員。
    副機長頓時不滿地看著劉威銘。
    “這是我們的工程師……”
    張振萬急忙解釋。
    “劉威銘?”
    副機長詫異地看向劉威銘。
    “???”
    這下輪到劉威銘意外了。
    “任何飛行任務,機組都必須全狀態……”
    雖然依然沒有直接回答劉威銘的問題,卻已經有了答案。
    說完,副機長就向前麵駕駛艙去了。
    “難道你們認識?”
    張振萬詫異地問劉威銘,剛才劉威銘的問題,明顯是違反了《保密守則》的。
    劉威銘搖頭。
    他也不認識對方。
    押運艙裏的座椅並不是專門設計,坐起來並不是太舒服。
    很快,運8就動了起來,隨後越來越快,眾人隻感覺機身向上傾斜,沒一會兒就恢複了平穩。
    時間本就很晚了,即使座椅不太舒適,劉威銘除了心中默默吐槽運8速度慢之外,也沒有別的心思。
    運10已經下馬了。
    再等國內研製大飛機,那是差不多二十年後了。
    他不是航空專業的人,即使想乘坐自己國家設計、製造的飛機,也隻能時機合適提前促使國產大飛機早日立項。
    飛機降落時的震動,讓劉威銘醒了過來。
    6個多小時的飛行時間,到了地方,天還沒亮。
    “有把握嗎?這次可是來了不少部隊的高級領導,空軍來了一名副司令。”
    剛下飛機,顧不得寒暄,陳為民就滿臉擔憂地問劉威銘。
    “陳司長,我們有把握沒用啊,實彈打靶,什麽情況都可能發生不是!”
    劉威銘的話,瞬間就讓陳為民的心提了起來。
    這是沒把握?
    沒把握搞啥提前實彈打靶測試?
    “陳司長,王將軍說這會兒氣象條件好,可以直接先測試遙測彈。”
    正在陳為民鬧心時,靶場一名負責人跑了過來。
    “啊?”
    “這麽急?”
    張振萬也一臉意外,“觀看的領導們比我們先到?”
    他以為,自己這些人肯定會先到的,做好了測試跟打靶的準備,部隊的領導們才會到達。
    一直不都是如此?
    “你們的出口訂單給了怪蛇3引進項目非常大的壓力,這已經無法改變了。目前正在談判引進阿斯派德中距空空導彈的項目已經被高層叫停了……這次測試關係到是否引進。”
    陳為民小聲地解釋著。
    “難怪!”
    劉威銘倒也不意外。
    從改革開放後,中西方關係快速升溫,因為基礎配套跟技術經驗不足的問題長期無法突破的項目,可以從國際上引進技術,這樣不僅節省了研發成本,還能讓部隊快速獲得急需的先進裝備。
    於是,造不如買的觀點就出現了。
    很多人認為直接買,可以節省大量研究經費跟時間,再在消化引進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自己的技術,可以更快追趕世界先進。
    也有人認為,國防是買不來的,國外不可能把真正先進的技術賣給中國,再艱苦都得自己研發。
    顯然,現在619的PL4改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阿斯派德中距空空導彈雖然是半主動雷達製導,射程卻達到了70公裏。
    國內是沒有這樣射程的導彈的。
    “所以,這次測試不能出任何意外!隻要成了,不僅你們賣出技術沒問題,上麵還會在經費、資金等方麵全力支持。”
    陳為民一臉嚴肅。
    這段時間,他的壓力無疑是最大的。
    可現在劉威銘告訴他沒有100%的把握。
    “新改進的發動機,隻在地麵平台上進行了實驗……雖然銀河一號的模擬結果非常好……”
    “什麽?你們在這之前一次實彈測試都沒有?”
    張振萬的話讓陳為民瞬間覺得天都塌了。
    之前一次實彈測試都沒有啊!
    一旦出現問題,這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劉威銘年輕,迷信計算機,張振萬難道不知道?
    當著如此多的高級領導,一旦出現問題,別說他們賣技術,就連現在的研究也會受到影響。
    “小劉,不是我懷疑你的能力,設計沒有問題,理論沒有問題,但是在生產製造過程中,任何地方出現問題,都會導致發射失敗或是無法達到預期目標……”
    此刻,陳為民是真的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