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一鍋端

字數:6973   加入書籤

A+A-


    夜晚。
    太極殿裏,仍舊是一片燈火通明的景象。
    李世民坐在桌案後麵,想著白天發生的事情,神色陰鬱。
    “長安令那邊怎麽說?”
    李世民話音剛落,何力士便從外麵小跑進來,頭上還帶著細汗。
    “回稟陛下,長安令將那幾個突厥人拿住後,訓斥一番,然後……然後便放他們走了。”
    何力士觀察著李世民的神色,小心翼翼地說道。
    “哼!沒出息的東西!”
    李世民冷哼一聲,不再言語。
    他知道此事幹係甚大,長安令這麽做也是人之常情。
    可是心裏就是覺得不爽。
    目光掃到案桌上,前幾日弘文館那幾張字跡潦草的試卷,李世民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說到底,還是我大唐根基太薄!
    要是有衛青,霍去病那等將帥,別說一個小小的突厥,就是掃平漠北,也不是不可能。
    “那幾個小崽子,去服役了嗎?”李世民語氣有些煩躁。
    “嗯?陛下說的是……”何力士微微一愣。
    “哼!不就是長孫家,房家,程家,還有……還有那什麽叫魏叔玉的,反正都不是什麽好東西!一群敗家玩意兒!”
    何力士這才明白皇帝說的是誰,連忙回話道:
    “陛下懲罰的隻有長孫衝,房遺愛,程處默,並沒有魏叔玉啊,聽說這兩天正收拾行囊,擇日就出發呢。”
    “擇日個屁!拖什麽拖!你現在就派人壓著那幾個禍害去盩厔!還有那個魏叔玉,最好別落在朕手裏,否則,哼哼……”
    “奴才遵旨!”何力士臉色微變,就要動身。
    李世民大口灌著涼茶,仍是覺得心火難消。
    “等下,你去給朕準備點炒黃豆,再準備一大桶涼水……”
    “啊?”何力士驚得合不攏嘴,還以為自己出現了幻覺。
    要知道,上一次禦花園事件已經成為了宮裏忌諱,但凡有敢談論者,直接杖五十,趕出宮去。
    現在陛下竟然又要……莫非是受了什麽刺激?
    “讓你準備就準備,墨跡什麽!還不快去!”
    李世民沒好氣地瞪了何力士一眼,後者這才如夢如醒,連跑帶爬地去傳旨了。
    沒過多久,炒豆子和涼水便被人端了上來。
    李世民臉上露出一抹釋然的笑容,彷如老友重逢般,將幾顆豆子扔進嘴裏,又喝了幾大口涼水。
    頓時覺得整個人都舒坦了許多,不禁感慨道:
    “韋小子這瀉火的法子確實不錯,就是有點……廢褲子。”
    李世民一邊吃著炒豆子,一邊喝著涼水。
    想到大唐那些紈絝子弟,不由想到了自家的孩子,於是朝外麵喊道:
    “來人,去把太子和青雀給朕叫來。”
    青雀是李泰的小名,是李世民第四個兒子,與李承乾為一母同胞的兄弟。
    剛被李世民封為越王,並受封為揚州大都督與越州都督。
    沒過多久,就看到兩個少年一前一後走了進來。
    李承乾極為恭敬地朝李世民行了跪拜之禮,叫了聲“父皇”,便規規矩矩地站到一邊。
    李泰卻是一下子跑到李世民身邊,挽起對方的胳膊,撒嬌道:
    “父皇,你上次不是說要帶我去狩獵嗎?你可不能說話不算話啊!”
    “你小子,就知道胡鬧,還不滾下去,站好!”
    李世民故作不悅,眼神中卻是暗含笑意。
    沒有辦法,他對這個小兒子確實很喜歡。
    而反觀對禮數周全的太子,則顯得有些疏遠。
    當著兩人的麵,李世民將白天的事情說了出來。
    不過隱瞞了和魏叔玉見麵的事情,隻說了突厥如何目中無人,飛揚跋扈。
    “如果是你們在場,會怎麽做?”李世民看向兩個兒子,言語中有了考校的意思。
    “兒臣以為,眼下外患未定,實在不宜與之起衝突,況且連年苦戰,最後受苦的還是百姓,朝廷應廣修仁德,恩澤四海,則四夷自會心悅誠服……”李承乾想了想,躬聲答道。
    李世民點了點頭,不置可否。
    李承乾話音剛落,李泰的聲音便響了起來。
    “大哥也太畏首畏尾了,不就是幾個突厥狗嘛,當年父皇領兵,連敗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那是何等威風!
    要是我在現場,定斬了這幾個人的狗頭,並派人送到使團裏去,好教他們知曉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
    李泰一番話說得煞有其事,稍顯稚嫩的聲音,逗得李世民撫須大笑起來。
    “哈哈!好!不愧是朕的兒子!和朕一樣有氣魄!”
    說著,李世民又瞥了邊上的李承乾一眼,淡淡道:
    “在這一點上,你就不如青雀,常言道,慈不掌兵義不掌財,你如此婦人之仁,叫朕如何放心把江山交付於你!”
    聽到這話,李泰眼珠咕嚕嚕轉著,心中偷笑。
    李承乾則一臉惶恐地低頭認錯。
    “父皇教訓的是!兒臣記下了!”
    越是如此,李世民越是覺得生氣。
    想自己英勇無雙,怎麽生得太子如此唯唯諾諾。
    相比之下,他還是覺得這個小兒子性情,更像自己。
    “父皇,既然覺得我答得好,總得獎勵我些什麽才好吧?”李泰小眼睛笑成了月牙狀,一副期待的模樣。
    “你這小子,朕都把你的封地,長到十六個了,你還要什麽?”李世民沒好氣地說道。
    李泰故意看了一眼身旁的李承乾,忽然笑道:
    “兒臣還沒想好,等想到了再說吧……”
    “行,隻要不過分,朕一概照準。”
    “兒臣,謝父皇隆恩!”
    聞言,李泰心裏一陣狂喜,連忙叩謝起來。
    聞言,李承乾臉色微變,隻是低著頭,看不清表情。
    “好了,你們也有日子沒見母後了,去看看她吧!”
    李世民擺了擺手,李承乾和李泰連忙行了一禮,然後告退。
    走的時候,一個歡聲笑語,一個卻是滿懷心事。
    兩人離開之後,大殿裏又安靜了下來。
    忽然,李世民眼中閃過一抹精芒,悠悠道:
    “你說他們兩個哪個像朕多一些?”
    空蕩的大殿裏,無人回答。
    片刻之後,隻傳來一聲歎息。
    ……
    與此同時,潼關外。
    幾匹駿馬飛馳而至,在驛站稍作歇息後,信使們又翻身上馬,朝著下一個目標疾馳而去。
    在他們每一個人身後,都背著一個竹筒。
    竹筒上麵貼著三根羽毛。
    “邊關急報,八百裏加急!禦賜金牌,阻者死,逆者亡!”
    信使每過一處,便扯著嗓子大喊一通。
    所到之處,人人退避,莫敢阻攔。
    等到他們過去之後,才又響起一陣議論之聲,旋即聲音越來越大,竟成了歡呼之勢。
    不久後,在地百姓,守軍,紛紛奔走相告。
    “夏州大捷!梁師都授首了!”
    馬蹄聲,連綿不絕,越跑越遠,卻離長安城,越來越近了。
    ……
    一連幾日,李世民都躲在後宮這邊,散心解悶。
    連續幾日的狂歡,讓李世民的身心都舒緩了不少。
    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戶,照進寢宮。
    李世民從床上坐起,長孫皇後在一旁細心地為其整理著衣服。
    “觀音婢,眼看著就要到你生辰了,你有何要求,盡管說出來,朕無不照準!”
    “陛下知我的性子,臣妾什麽都不想要,隻想著天下太平,百姓過上安穩日子,陛下和幾個孩子,身體健康,便知足了。”長孫皇後柔聲道。
    “這算是什麽願望,你呀,小傻瓜……”李世民寵溺地抱著皇後,臉上滿是笑容。
    就在這時,一個小內侍卻跑了進來。
    “啟稟陛下,程知節程大人求見!”
    “嗯?”
    聽到這個,李世民與長孫皇後都是微微一愣。
    不是讓老程去巡營了嗎?
    怎麽這麽快就回來了?
    莫非軍中出了什麽大事?
    一想到這裏,李世民不敢耽擱,趕緊朝太極殿走去。
    剛走到門口,就看到程咬金已經早早恭候在了那裏。
    見了李世民,便噗通一聲,跪了下來,聲淚俱下。
    “陛下一定要為俺做主啊!”
    這下子,李世民更懵逼了。
    要知道,在大唐境內,這混世魔王的名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還能有啥事,把這個猛人逼成這樣。
    “愛卿快快請起,有啥事,盡管說來,朕自會為爾等主持公道!”
    聞言,程咬金才一臉委屈地站了出來,顫聲道:
    “陛下,沒了,俺家的銀子全沒了,這叫俺以後還怎麽活啊!”
    聞言,李世民臉色微變,一腳便踹在程咬金屁股上。
    “額賊你娘滴腿!有話快說,有屁快放,大老爺們,哭哭啼啼的,惡心誰呢!”
    被李世民一頓臭罵,程咬金赧然一笑,這才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這都是長孫大人和房相的主意,說是哭得慘一點,陛下才好給俺們出頭。”
    “給你們出頭?”李世民微微一愣。
    “那他們怎麽不來?”
    “他們……他們說自己要臉……不好意思來找陛下……”
    程咬金憨憨一笑,可是一想起自己的銀子,表情又垮了下來。
    “俺家癡兒受魏叔玉那臭小子蠱惑,偷走了臣大半家業,陛下你可一定要給俺做主啊!要不然,俺今天就賴在這裏,不走了!”
    “哦,對了,長孫大人和房相家裏的損失也不比臣少,昨晚他們在臣家裏哭了一宿,這會還沒緩過來呢……”
    “誰?魏叔玉?”
    聞言,李世民不由吸了一口涼氣。
    “好家夥,你們仨竟然被這小子給一鍋端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