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心之圖謀!
字數:5184 加入書籤
趙無憂站起身。
下麵的人哪還敢坐著,全部站了起來。
等站起身之後,他們看了看趙無憂,又看了看薛紹。
見對方不再開口。
有人站了出來,說道:“廣陽郡和清河郡雖在王爺的治理範圍之內,但匪患突生,也並非王爺失察。”
“廣陽郡和清河郡不同康郡。”
“廣陽和清河二郡靠近青州,青州自成一州,權力甚大!”
“且這二郡和青州相靠,要是貿然有所動作,定會引來青州的窺視。”
“此次匪患,便已經引起了青州的注意!”
“對方已然派兵進入北三郡,還奪回了被土匪奪走的大片領地!”
“但此事並未上報朝廷!”
“王爺要是把握住機會,或許大有可為!”
“哦?”
趙無憂看向說話之人,饒有趣味的問道:“何來大有可為?”
其實他心知肚明。
他活到這個年齡,看透了不少事。
能熬走老皇帝,他怎麽可能簡單?
甚至可以說,青州的人之所以會進入清河和廣陽二郡,還是他縱容的結果。
他們要是不進來,如何把這潭水給攪渾呢?
無論是北涼還是大魏,在他眼裏,不過爾爾!
他心中最忌憚的還是吳王。
吳王和他一樣,都是已經兩朝的老臣。
對方是皇室宗親,而他不過是個異姓王罷了。
且吳王子嗣眾多,個個英武不凡。
據他所知,吳王世子有統兵之能,且文武全才,比他那個世子成器多了。
小小年紀便已打了不少勝仗,還替吳王分憂,是不可多得的統帥之才。
想到清河郡發生的事,趙無憂便氣血上湧。
他一生英勇,竟然生了一堆無用的兒子,無論是趙奎還是其他子嗣,皆無統帥之能。
他都怕自己百年之後,無人可以鎮壓手下文武。
主弱臣強,這可是會出大事的!
他一直在等,等一個機會!
直到匪患一事出了之後,他便意識到機會來了。
此刻,看到有人即將把他的想法說出來,趙無憂內心期盼。
還有一點小小的激動。
不管日後如何,他得先登臨巔峰。
隻要他爬上那個位置,無論後人如何無能,他都能為其鋪平道路!
以後的事以後再說,目前先以當下為主。
見趙無憂感興趣。
剛剛說話的人越發來勁:“王爺明察!”
“既然青州的人已然卷入北三郡,那不如趁此機會,重新清洗二郡之地!”
“青州和土匪僵持不下,現在又有清河郡的人卷入其中,正是王爺動手的最佳時機!”
“王爺此時動手,不僅名正言順,還有平定匪患之功!”
“就算朝廷要治王爺失察之罪,有這份功績在身,陛下也不會拿王爺如何!”
薛紹本來一臉不屑。
可聽完對方的話後,臉色變了變。
然後正襟危坐,默默的端坐身體,扭頭看了看趙無憂。
他深知趙無憂為人。
雖然他腦子不怎麽好使,可他懂趙無憂。
趙無憂每次認真的時候,都會把身體坐的筆直,就像現在這樣。
知道趙無憂開始認真後,薛紹也開始收斂心中不滿的情緒。
他坐在座位上,默默傾聽。
想要找出對方話語中的漏洞。
隻有以理駁之,才能讓他們心服口服。
這是趙無憂交給他的!
趙無憂緩緩頷首:“確實是不錯!”
“不過,二郡百姓人數之眾,貿然動手,恐有不仁不義之嫌!”
“此話差矣。”對方立刻找補:“二郡之地的百姓之禍,不是因土匪而起嗎?和王爺有什麽關係!”
“況且,我們也可學南方之變故,借勢而為!”
“如何借勢?”這話是薛紹問的。
對麵的幕僚看了看薛紹,滿臉不屑,
他高昂頭顱,繼續高談闊論。
“所以說南方之事有一定的偶然,可我們也能如法炮製!”
“借他人之手,除二郡之患!”
話說到這個份上,在場的人皆已心知肚明。
他們能借的勢力除了上林郡,好像沒別人了。
借上林郡的勢力去攻打青州的大軍。
兩者無論誰贏,他們都能坐收漁翁之利。
眾所周知。
上林郡的指揮之人並不是第五家族的人。
李家雖然是第五家族的從屬,但對方卻有了指揮之權。
李家可不是第五家族,也學不會別人那套淡泊名利的心態。
李家一直想要出仕,卻找不到機會,如今,時機得當,上林郡定不會袖手旁觀。
隻要找到一個契機,讓上林郡主動對青州動手,便能戰火東流。
“好想法!”有人拍手稱讚。
薛紹聽得滿頭霧水。
他們便是北三郡最大的那隻手,還能去借誰的?
就在他一臉茫然的時候。
有人突然開口:“王爺,之前的李先生不也姓李嗎?或許和上林郡有關,可否讓他出麵?”
此話一出。
滿堂寂靜。
然後看向說話之人,都覺得此人膽量十足。
李成季沒有出現在營帳之中,已經能說明很多問題了!
兩人才智出眾,且貴氣一體。
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出身,他投靠王爺,雖說是寒門出身,但所行之事,卻不是寒門所為。
且這人把自己的身份偽造的天衣無縫。
無論怎麽查,都查不出任何端倪。
偏偏他自身和寒門兩個字十分違和。
既無證據,又和寒門不符,有腦子的人都知道,此人大概率出自於哪裏。
但就是苦於沒有證據,無法拿此人問罪!
現在人沒了。
還能消失的如此徹底!
可不就證實了他們的猜測嗎?
在場眾人都知道此事,偏偏有愣頭青。
當著王爺的麵把此事說了出來,這不等於自尋死路嗎?
果不其然。
趙無憂聽完後,麵色瞬間變了。
臉上的笑意全無,冷冰冰的看著說話之人。
偏偏此人一點也不著急,甚至慢悠悠的站了起來,從容的往大廳中央一站,
“王爺,屬下是說錯什麽了嗎?”
“那李成季分明就是上林郡李家的人,既然有力可借,為何要舍近求遠?”
此人不疾不徐,說的一臉篤定。
旁邊有人看不下去了,小聲提醒了一句:“這位兄台,李先生已經離開十餘日了,此刻不在營帳之中!”
說話隻人麵色僵硬。
啥?
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