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招攬手下

字數:4212   加入書籤

A+A-


    皇帝攏共在嘉寧宮待了三日,這才開始輪流侍寢。這在後宮,是難得的殊榮。
    韓舒宜在早會上受的“唇槍舌劍”,也跟著轉移目標。
    宮裏風水輪流轉,誰也不知道哪片雲彩有雨。
    韓舒宜再次裝懵懂打太極,擋過苗貴妃的招攬。
    散會後,苗貴妃兀自生氣,麗昭儀小心出主意,“娘娘,賢昭儀不識抬舉,自然有識抬舉的人,您何必拘泥於某個人呢?”
    “宮裏剩下的妃子,要麽資質太差,要麽有立身的本錢,有什麽資格進本宮的羽翼下?”
    苗貴妃想,當她什麽人都看得上嗎?
    “妾身這裏倒是有個不錯的人.....”
    “誰?”
    “說起來跟賢昭儀也是有淵源的,算是賢昭儀的遠房表妹吧,名叫方秀寧,是個美人。”
    “才八品的美人啊,且帶來給本宮看看再說。”
    正八品的位分,連才參加早會的資格都沒有,苗貴妃自然沒見過這人。
    方美人到了苗貴妃的永和宮,戰戰兢兢,一直低著頭。苗貴妃讓她抬頭,她才敢抬頭。
    苗貴妃看清方美人的臉,倒是有些失望,這張臉隻能稱得上小家碧玉,在宮外也稀罕,但在宮裏,實在太尋常。
    苗貴妃讓方美人退下,沒打算把方美人收入麾下。麗昭儀再接再厲勸道:“娘娘,男人看女人,和女人看女人是不同的,咱們覺得尋常寡淡的臉,在皇上哪裏沒準就是清新雅致,別出心裁,龍肝鳳膽吃過了,清粥小菜也是別有風味的。留著方美人,說幾句好話,也不費什麽功夫。”
    苗貴妃抬起黛筆精心描繪的彎月眉,瞟了麗昭儀一眼,沒做聲。
    這就是讓麗昭儀繼續說的信號,麗昭儀再接再厲,“方美人在韓國公府住過幾年,沒準能有些外人不知道的消息呢。”
    “行吧,你都這麽說了,給你麵子,且留著這個方美人吧。”
    苗貴妃給了台階,麗昭儀順勢就下。
    出了永和宮,麗昭儀拿出一隻錦盒給方美人,“娘娘的好處,你可別忘了,該唯娘娘馬首是瞻。”
    方美人握著錦盒,掂量其中的分量,暗喜中還不忘說,“妹妹也不會忘了麗姐姐的好處,沒有麗姐姐引薦,妹妹哪有登天的機會呢?”
    麗昭儀滿意點頭,不然她費心費力的,圖什麽?當然也要跟著落好處才行。
    等人都走了,方美人這才打開錦盒,看著裏麵玉質溫潤的碧玉釵,上等貨色,她們這些低位妃嬪使銀子都買不著的好貨色,在貴妃宮裏,卻是隨手打賞人的東西。
    要麽人人都想往上爬呢,高處的風景,果然美妙。
    *
    冬至宴到了。
    程皇後親力親為,事必躬親,累的瘦了一圈,這才把冬至宴準備的妥妥當當。
    換上新準備的皇後吉服,吉祥心疼自家主子,腰圍都鬆了一寸,可見辛苦。
    程皇後卻笑,“不辛苦,隻要沒讓貴妃插手宮務,本宮累也是值得的。”
    等過幾年上手了習慣了,自然沒那麽累了。眼下,當然是要把權力牢牢握在手裏才行。
    宮宴開始,所有人次第入場,都打扮的極其隆重。
    這樣的場合若是素雅裝扮,那叫寒酸和不得體,沒人會這麽做,都是鉚足勁的爭奇鬥豔。
    韓舒宜自然是鄭重打扮,穿著一身緋紅色牡丹紋的吉服,梳著飛仙髻,頭戴瑩瑩明珠,光華璀璨。
    清雲在身後小聲說,“娘娘這麽打扮,壓豔群芳。”
    “貧嘴,還不把小六抱好。”韓舒宜點點她的額頭,示意她做好正事。
    爹跟娘都能進冬至宴,她才特意把孩子帶上,哪怕是遠遠望一眼,也是好的。
    她剛坐好,就看到一個人影越過她,朝前去了,韓舒宜以為是那個走錯方向的,仔細一看,卻發現是苗貴妃。
    咦?
    苗貴妃今兒......有點不一樣啊。
    每次宮宴,苗貴妃的打扮都是最隆重最華貴的,沒人敢搶她的風頭,甚至有時候,苗貴妃還會故意跟皇後別苗頭。
    皇後的禮服上若是牡丹,她必定用芍藥,布料和繡花都更精致更漂亮,總要壓人一頭才算完。沒想到這次苗貴妃轉了性子,居然隻穿了中規中矩的吉服,一點不僭越的,並且一掃從前的頤指氣使,很平和的跟麗昭儀說話。
    老虎還有轉性不吃肉的一天嗎?
    韓舒宜暫時把疑惑留在心頭,安靜入席。
    夏太後早就到了,入席等著,還要娘家的姑娘叫到跟前說話。
    滿座的女賓要說羨慕,那肯定是最羨慕太後的,兒子成了皇帝,太後就是享福的命,想做什麽就做什麽,絲毫不用顧忌,可比什麽小妾通房,庶子庶女,三親六戚環繞的主母快活多了。
    夏家姑娘也是安靜乖巧的,依偎在太後身邊,小聲說話。
    此刻,康容華突然出聲,“太後娘娘,您也疼一疼咱們大公主啊,她可是等著給祖母獻上賀禮呢。”
    這話一出,場上一靜,眾人都盯著康容華,出聲太突兀,替大公主爭寵的意圖太明顯了吧?!還爭的低劣。
    太後卻撫了撫娘家侄女的手,打圓場說:“也是有些日子沒見倩姐兒的,正好,讓祖母瞧瞧長成什麽模樣了。”
    大公主怯生生站出來,恭祝祖母冬至安康,夏太後含笑應了,又賞了一條碧璽手串。
    開了這個頭,其餘皇子公主不得不站出來,也替祖母祝賀,說的正熱鬧,皇帝的聲音傳來,“怎麽不等等朕呢,朕也該祝賀母後冬至安康的。”
    “皇帝日理萬機,你能來,哀家已經高興不已了。”夏太後果然高興,接下皇帝的祝賀。
    皇帝說完後,被打斷的祝賀才繼續,其實小孩子祝賀,也就是做個樣子,表示自己是個孝順子孫就行了。
    像韓舒宜的小六,還是乳母抱在懷裏行禮的。
    兒孫滿堂,其樂融融。
    夏太後本來高興,轉瞬看到依偎在皇後懷裏,蒼白瘦弱的二皇子,突然犯了心病。
    十歲的孩子,看著還是跟七八歲一樣瘦弱,絕非福運之兆啊。
    大皇子樣樣都好,就是得了天花,去了。
    三皇子也好,天賦出眾,是苗貴妃所出,去圍場被驚馬所擾,去的也早。
    四皇子生母出身低微,還被生母養的畏畏縮縮,上不得台麵,太後幾次點撥,也沒改過來。
    五六呢,一個剛會走路,一個還在吃奶,實在看不出什麽。
    而公主也隻有三位,子嗣不興旺,讓她也擔心。
    皇帝自然看出母後的眼神落到小二身上,是為了什麽,咳咳兩聲掩飾後,“母後,之後朕一定加倍努力。”
    夏太後反而安慰道:“子嗣是命中注定的事,機緣到了,孩子也就到了,皇帝別急。”
    話說的舒心,皇帝舒坦不少,於是母子兩默契的略過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