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一道天雷
字數:4071 加入書籤
皇帝臉色鐵青,也沒能阻止皇後的瘋狂輸出。
皇後灑灑洋洋,核心點就是惜美人不祥,該早點做處置。
最終還是太後打斷了皇後的施法,“皇後,此事暫且不提。要緊的是,先把惜景閣修複好,安頓好閣內的人,其餘的,可以容後再議。”
“母後!若是等到妖孽禍亂了朝綱,禍害百姓,再來處置也就晚了!”皇後不肯讓步,“還是她也迷惑了母後?!”
太後氣了個仰倒,皇後真真是......不可理喻!
麗妃俯身上前,滿麵憂色,“皇後娘娘的憂思很有道理,眼下惜美人在風口浪尖上,事情傳出去,一定會滿城風雨,朝野議論。為了皇上的安危,也為了惜美人的名譽,臣妾請,暫時把惜美人跟皇上隔開,彼此才能兩廂安好。”
隻要隔離開,就算惜美人有渾身媚術,也施展不了。
“是啊,皇上要以大局為重啊!”
“江山社稷,萬世基業啊!”
二人開頭,其餘的妃子也跟著助陣,一時間,到處都是反對之聲。
皇帝身處其中,怒視皇後,“皇後,你是想逼宮嗎?帶著這麽多妃子,要逼著朕低頭?”
皇後絲毫不讓,迎了上去,“不是臣妾想逼宮,臣妾的忠心,天地可鑒!上蒼預警,千真萬確!若不是那個宮人剛好去擋了一擋,被雷劈的,就是惜美人這個妖孽了!”
“她罪該萬死!還請皇上大局為重!”
皇後話音一落,人群裏發出壓抑的抽氣聲。
若說雷劈屋頂還算常見的話,雷劈人就十分罕見了,皇後的妖孽之說,又添了有力佐證。
話題中心的惜美人茫然抬頭,她隻能聽懂日常對話,聽不懂引經據典的爭論。
她茫然的開口,“不要為我爭吵,我可以換個地方居住.....”
*
皇帝的權威不容冒犯,皇後也跟犯了牛脾氣一樣,一步不退,就算是太後開口,也沒能讓皇後妥協。
偏偏皇後還拿捏著大義和勸誡名分,理直氣更壯。
一把輕柔的聲音響起,“皇上,太後娘娘和皇後,有事可以先進屋商量啊!這外頭還下著小雨,這麽多妃子都跟著淋雨,要是都得了風寒,宮裏就要亂套了。”
“先去側殿修整,身體最要緊。”
說話的正是韓舒宜,打破一片沉寂。
皇帝有了台階下,卻沒有收斂怒氣,他冷哼,“朕看皇後就是得了風寒,昏了頭了!”不看這麽多人,拂袖而去。
太後趕緊使眼色,示意韓舒宜追上去。
韓舒宜舉著油紙傘,一路追上快步而去的皇帝。
太後又讓紫嬤嬤去拉皇後,拉進側殿,讓人送上熱茶,這才苦口婆心的安撫,“你今兒是何苦鬧這麽一遭呢!”
跟皇帝頂牛,哪兒那麽大氣性!
文官勸誡,還講究一個柔勸呢,若是惹惱皇帝,真會人頭落地的!
皇後進了內室,像是再也憋不住一腔委屈,哀婉欲絕的哭起來,“母後,兒臣哪兒是在乎惜美人得寵的事!兒臣是正宮,本來就該有容人之量,兒臣是後怕!”
“最近皇上日日歇在惜美人處,若昨日,皇上也在,該鬧出多大的事情來!兒臣隻要想起這個,就怕的渾身發抖!”
太後啞然,這.....啊.....唉,冤孽啊!
不怪皇後會如此激動啊。
*
韓舒宜一路追著皇帝過去。
皇帝是真的氣狠了,大步前邁,根本不管後頭的侍從,一群人就這麽追著,也不敢抱怨叫苦,隻會加快腳步。
皇帝急衝了一陣,又突然停下,“你追上來幹什麽?”
韓舒宜訝然,“給皇上撐傘啊!還在下小雨。”
皇帝回頭看她一路小跑,裙擺和肩頭都打濕了,偏生還要執著的舉著傘,眼神執著的等著。
他又想起之前幾次,宜卿幾次有出風頭的機會,都要讓給別人,讓別人增添光彩,眼下又要獻什麽殷勤?
他冷哼,“現在撐傘,又有什麽用?”
“怎麽會沒用呢?”韓舒宜輕聲道,“皇上要保重身體,要是生病吃苦藥,喝不下,小六也會笑話父皇的。”
她沒提剛才的事,不論順著勸還是逆著勸,皇帝顯然都不想聽。
再正確的大道理,也要對方聽得進去才行,不然就似蒼蠅滋擾聲。
皇帝不答,但是卻放慢腳步,任由她撐著傘,一路回到乾澤宮。
到地方了,她躬身,“臣妾告退。”
毫不猶豫的離開了。
等她再次回到惜景閣,已經有宮人開始打掃了,除了幾個高位還在,其餘妃子都暫時離開。
太後坐在側廳,安排惜美人新的住處,並且讓今日的高位妃子們管好下人的嘴,不要傳播流言。
韓舒宜看著皇後兀自生氣的樣子,心道這恐怕有點難。
這半日功夫,早傳遍整個皇宮了。
安頓好一切,韓舒宜又過去扶著太後,一路送她回去。
太後揉著額角,顯然勸導皇後的事不順利。
“皇帝那邊呢?”
“皇上還氣著。太後娘娘,皇上沒錯,皇後娘娘也沒錯,隻是眼下,恐怕皇後娘娘不宜麵君。”
韓舒宜婉轉的勸道,再這麽衝突一回,就不是幾個人勸一勸能攔得住了。
太後也這麽想,皇帝權威不容冒犯,皇後犯了牛脾氣,隻能是旁人從中勸和了。
“孩子,今天辛苦你打圓場了。”
“臣妾不辛苦,都是為了宮闈和睦,也是為了臣妾自己。”韓舒宜恭順道。
太後拍拍她的手,誰用心誰拱火,誰渾水摸魚,她都曉得。
*
送完太後回宮,她回去後找來清月和清雲,再三強調不許跟著宮人傳閑話,傳流言,否則撞進風波內,誰都救不了。
清月幾次耳提麵命,總算是勉強管住他們的閑嘴。
內有太後手腕強硬,關於惜美人是妖孽的風波,行宮總算平息下來,惜景閣也在修繕維護中。
不過韓舒宜覺得這事還沒完,鬧出這麽大陣仗,早早收場,不像是皇後的風格。
果然,不久就聽到禦史台上奏的消息,他們集體參奏,詢問行宮內殿宇為何會被雷擊,為何需要修繕,是否有天象預兆。
皇帝怒極反笑,當場把奏折駁回,訓斥幾位禦史,無事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