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盛事
字數:3743 加入書籤
                    日子定下,消息便像長了翅膀一樣,飛遍了清水村乃至周圍的村落,整個村子都開始湧動起一股忙碌而歡快的熱流。
    終於,到了吉日的前一天。
    王家小院,乃至整個清水村,都徹底沸騰了。
    天還沒大亮,村裏的婦女們就自發地挎著籃子、端著盆,聚集到了王家院子內外和村口的空地上。
    洗菜、切肉、揉麵、刷洗各家端來的大大小小,樣式不一的碗碟盆勺……嘰嘰喳喳的說笑聲、鍋碗瓢盆的碰撞聲,匯成了一曲熱鬧的樂曲。
    幾乎全村能動的婦人都來了,不能動的也都被抱出來看著這副歡鬧的場麵。
    男人們也沒閑著,扛著自家桌凳,在村中空地和王家院子外開始擺席。
    一張張方桌、長條凳延展開去,頗有氣勢。
    最熱鬧的還是殺豬宰羊的現場,豬羊的嘶叫聲、漢子們的吆喝聲、孩子們興奮的圍觀尖叫聲,混在一起,充滿了原始的生機勃勃。
    光是本村的豬羊還不夠,王大牛早就帶人去鄰村采購了好幾頭肥豬肥羊,勢必要讓這流水席辦得豐盛體麵。
    而這場盛宴的靈魂人物,無疑成了狗娃。
    這個年僅十一歲卻壯實得像頭牛的少年,此刻儼然成了總指揮。
    他係著一條劉氏給他新做的粗布圍裙,站在臨時搭建的灶台旁,黝黑的臉上滿是嚴肅和專注。
    “三嬸,那五花肉切厚片,要一指厚!對,就這樣!”
    “五奶奶,酸菜多淘洗兩遍,不然澀口!”
    “火!火再旺點!對,燒起來!”
    他聲音洪亮,指令清晰,頗有章法。
    那沉穩的氣度,熟練的派頭,看得來幫廚的嬸子大娘們嘖嘖稱奇。
    “哎呀,狗娃這小子,真出息了!瞧這架勢,比鎮上酒樓的大師傅都不差!”
    “可不是嘛!聽說在湘江府的大書院裏幫廚,學了好手藝呢!”
    “你看他調的那鹵料,聞著就香死個人!”
    尤其是當狗娃開始烹製老王家的招牌——王氏鹵肉時,那霸道的香氣隨著大鍋的翻滾蒸騰起來,濃鬱醇厚,帶著十幾種香料的複合香味,瞬間彌漫了整個村子,勾得所有人都在偷偷咽口水。
    主食方麵,除了秦陝席麵上必不可少的臊子麵,狗娃還特意加上了他在湘江府琢磨出來、並經三叔“點撥”後的油潑麵。
    隻見他抻開麵團,雙臂一抖,那麵片瞬間變成寬窄均勻、韌勁十足的褲帶麵,下鍋煮熟撈出,麵上再鋪上焯好的青菜,蓋上厚厚的辣椒粉、蒜末、蔥花,再放上鹽和肉臊子。
    最後,“刺啦”一聲,一勺滾燙的熱油潑上去!
    瞬間,辣椒和蒜末、蔥花的焦香被激發出來,混合著麵香,形成一種令人無法抗拒的強烈誘惑!
    這油潑麵一推出,立刻成了清水村所有人的新寵,尤其是幹活的漢子們,呼嚕嚕一碗下肚,額頭冒汗,渾身舒坦,直呼過癮。
    連帶著狗娃帶來的那些辣椒,也成了村裏人心頭好,各個都說明年也要種。
    看著狗娃這般能幹,好幾個家裏有適齡姑娘的嬸子,都忍不住湊到劉氏身邊,旁敲側擊地打聽:
    “大牛家的,狗娃今年快十二了吧?這娃真能幹,模樣也周正,說親了沒呀?”
    “是啊是啊,這麽好的娃,可得早點定下來。我娘家侄女,勤快著呢,模樣也好……”
    劉氏被問得滿臉是笑,心裏既驕傲又有些拿不定主意,隻好含糊地應付著:“他還小,還小呢!他爺說了,男孩子得多見見世麵,不著急,不著急……這事還得他爺和他三叔拿主意。”
    她可不敢隨便應承,如今家裏門楣高了,狗娃的親事,怎麽也得等他爺和他三叔好好商量。
    第二天,正日子到了。
    整個清水村仿佛披上了節日的盛裝。
    村口,一座嶄新的、用青石雕琢的舉人牌坊已經巍然矗立,上麵蒙著大紅的綢布,等著吉時揭幕。
    牌坊不遠處,臨時搭起的戲台上,鑼鼓鏗鏘,秦腔那高亢激昂的唱腔已經響徹雲霄,《奪錦樓》唱得是熱熱鬧鬧。
    台下,黑壓壓一片,不僅是清水村的村民,連周圍十裏八鄉的百姓都趕來了,賣零嘴、糖人、零碎雜貨和吃食的小販也聞風而至,儼然成了一個小集市,人聲鼎沸,比過年還熱鬧十倍。
    王明遠也被家人精心打扮了一番,換上了一身嶄新的青色襴衫,頭戴方巾,更顯得清俊儒雅。
    他被家人和村長簇擁著,來到村口的牌坊下。
    吉時已到,鑼鼓聲暫歇。
    村長王金福深吸一口氣,走到人群前方,他今日特意穿了件新的綢衫,臉上激動得泛紅。
    他手裏拿著一張紅紙,上麵是他琢磨了好幾天、又請王明遠看過修改的揭彩詞。
    他清了清嗓子,運足了中氣,用帶著濃重鄉音卻無比洪亮的聲音喊道:
    “吉時到!請咱清水村的新科舉人老爺王明遠,暨王家高堂,為舉人牌坊揭彩!”
    本來他想弄點文縐縐的詞,但王明遠說了,要讓大家都能聽懂,越直白越好,王金福覺得在理,就這麽喊了。
    王金寶、趙氏、王明遠,還有王大牛等一眾家人,一起上前,握住了那紅色的綢布。
    隨著王金福一聲“揭!”,紅綢滑落,露出了牌坊的真容。
    隻見牌坊正中,刻著四個遒勁有力的大字:“文魁解元”。
    上款小字刻著王明遠的功名、籍貫,下款則是立坊的年月。
    牌坊背麵,則刻著“光宗耀祖”四個大字。
    陽光照在嶄新的石坊上,字跡清晰,氣勢不凡。
    就在紅綢落下的那一刻,仿佛掐好了點,戲台上正好唱到一句高腔:“一舉奪魁名揚天下,皇恩浩蕩福澤萬家!”
    那聲音穿雲裂石,帶著秦腔特有的慷慨豪邁,與眼前這光宗耀祖的場景完美契合!
    “好!”
    “好!!”
    台下爆發出震天的叫好聲和掌聲。
    鞭炮再次劈裏啪啦地炸響,硝煙彌漫中,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與有榮焉的喜悅和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