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名校聯盟的“聯合聲明”!

字數:4274   加入書籤

A+A-


    六月的盛夏,空氣中彌漫著焦灼與期待混合的氣息。
    高考成績放榜,一年一度的招生盛宴,在無數家庭的屏息凝神中,本該正式拉開帷幕。
    往年,這場盛宴的餐桌主位上,永遠坐著那幾位衣著光鮮、姿態優雅的常客。
    燕京大學。
    清華大學。
    它們是教育金字塔最頂端那顆璀璨的明珠,是億萬學子終其一生仰望的學術聖殿。
    然而今年,某種看不見的力量,強行扭轉了聚光燈的方向。
    所有的光束,第一次從它們身上移開,匯聚到了一個嶄新、甚至有些陌生的名字上——龍海大學。
    “校內地鐵”。
    “人手一台超算”。
    這兩個標簽,不再是冷冰冰的硬件參數。它們是兩枚被引爆的深水炸彈,在整個教育界乃至更廣闊的輿論場中,掀起了真正意義上的滔天巨浪。
    它們被符號化了。
    符號化成了一種對未來的具體承諾,一種足以碾壓舊有時代範式的絕對力量。
    在無數高三畢業生和他們父母的眼中,龍海大學不再僅僅是一所學校。
    它是一個入口。
    一個通往未來的入口。
    一座拔地而起,矗立在現實之中,卻又充滿了科幻色彩的頂級學府。
    這股足以燙傷一切的狂熱,最終化作了最直接、最致命的威脅。
    燕京大學,校長辦公室。
    空氣中飄散著頂級大紅袍的醇厚茶香,混雜著百年書卷的沉靜氣息。
    一位頭發花白、平日裏氣質儒雅的老者,此刻的麵容卻陰沉得能擰出水來。
    “啪!”
    名貴的紫砂茶杯被重重地頓在紅木桌麵上,濺出的茶水燙到了他的手背,他卻渾然不覺。
    那隻剛剛掛斷電話的手,青筋畢露,正無法抑製地微微顫抖。
    電話是招生辦主任打來的。
    聲音裏是一種從未有過的,近乎崩潰的焦慮。
    今年預估分數線最高的幾個省的狀元,在第一輪初步意向溝通中,無一例外,全部將龍海大學列為了第一誌願。
    不是之一。
    是唯一。
    這在燕京大學近百年的輝煌校史中,從未,從未發生過。
    這是恥辱。
    更是足以動搖根基的危機。
    同樣的場景,幾乎在同一時間,在清華園,在複旦,在南開……在十幾所華夏最頂尖的學府中,如同精準編寫的程序一般,同步上演。
    這些盤踞在學術界食物鏈頂端,早已習慣了俯視眾生、挑選天才的龐然大物們,第一次集體感受到了脊背上竄起的那股深入骨髓的寒意。
    他們引以為傲的百年底蘊,他們口中津津樂道的大師雲集,在“校內地鐵”和“人手超算”這種簡單、粗暴、卻直擊人心的未來感麵前,竟顯得如此的……黯淡無光。
    甚至,有些陳腐。
    這一次,沒有人再想著各自為戰。
    沒有人再盤算著該用多少萬的獎學金,或是拿出哪個王牌專業去拚搶生源。
    因為所有人都清晰地意識到,這次的對手,和以往任何一個都截然不同。
    它不遵守牌桌上既有的規則。
    它要做的,是掀翻整個牌桌。
    一種無聲的默契,如冰冷的電流,在這些昔日高傲的競爭者之間迅速蔓延。
    一個名為“高校招生聯合會”的影子組織,在短短數小時內,通過幾條加密的線路,悄然成立。
    幾天後。
    一張由權力與傳統編織而成的巨網,以雷霆萬鈞之勢,向著那所初生的、正沐浴在萬丈光芒中的龍海大學,當頭罩下。
    一份由十幾所頂尖名校聯名簽署的,題為《關於維護高等教育嚴肅性與學術底蘊的聯合聲明》,沒有任何征兆,如同一隻數字幽靈,同步出現在了所有官方媒體的頭版頭條。
    聲明的排版莊重肅穆,那些鮮紅的、代表著華夏最高學術權力的大學印章,密密麻麻地排列在末尾,構成了一副冰冷的審判席。
    這份聲明,措辭嚴謹,姿態高傲。
    字裏行間,卻滲透著一股不加任何掩飾的,冰冷的殺氣。
    通篇,沒有提及“龍海大學”四個字。
    可每一個字,都是一支淬了劇毒的利箭,精準無比地射向龍海大學的心髒。
    “……我們注意到,近期個別新興大學,過度依賴網絡炒作和硬件堆砌,而忽視了大學最根本的學術底蘊與人文精神的培養。”
    “在此,我們鄭重提醒廣大考生與家長,選擇大學應以其曆史積澱、學術傳承和師資力量為首要標準,警惕‘網紅’效應背後的浮躁與空虛……”
    這些話,隻是冠冕堂皇的開胃菜,是手術刀切開皮膚前的優雅鋪墊。
    真正致命的,是聲明最後那一段。
    那記毫不留情,足以一擊斃命的“殺手鐧”。
    “……我們將聯合各大科研院所、國家機關及世界五百強企業,在未來的研究生招錄、公務員考試及大型企業招聘中,對求職者的本科院校學術背景,進行更為嚴格的審核。”
    聲明的最後一句,圖窮匕見。
    “我們擔心,部分缺乏嚴謹學術訓練的‘網紅大學’的學位,可能麵臨‘不被認可的風險’。”
    不被認可的風險。
    這七個字,沒有絲毫溫度,卻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瞬間劈開了所有關注此事的人的天靈蓋。
    它是一柄無形的重錘,精準地擊中了這個國家所有家庭最敏感、最脆弱的那根神經。
    學曆的價值。
    未來的出路。
    這份聲明,早已超越了學術層麵的探討。
    它是一場赤裸裸的權力宣告。
    它用最冷靜的語調,向整個社會宣告了,規則,究竟由誰製定。
    未來,又將由誰來定義。
    一盆冰水,兜頭澆下。
    澆在了無數剛剛還對龍海大學充滿無限向往的考生和家長頭上。
    前一秒,那還是通往未來的天堂階梯。
    後一秒,它就變成了一座隨時可能通往萬丈深淵的懸崖。
    巨大的社會輿論壓力瞬間形成。
    家長群裏炸開了鍋,招生谘詢的電話線路被恐慌的問詢擠到癱瘓,網絡論壇的風向在短短一個小時內徹底逆轉。
    一場針對龍海大學的信任危機,以雪崩般的速度和規模,轟然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