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創世計劃,為新生準備的畢設

字數:4662   加入書籤

A+A-


    龍海大學主禮堂內,近千名頂尖學者、國寶級專家匯聚一堂。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奇異的、高度凝聚的能量場,那是智力激蕩後獨有的餘溫。這些站在華夏乃至世界學術金字塔頂端的大腦,此刻眼中的疲憊,被一種更深邃的光芒所取代——那是被重新點燃的、最純粹的科研火焰。
    他們以為,這次研討會的閉幕式,僅僅是一個收尾。
    然而,當何宇再次走上講台時,所有人都敏銳地察覺到,真正的正餐,現在才要開始。
    看到台下那一雙雙重新變得銳利、充滿探索欲的眼睛,何宇知道,土壤已經翻新,種子可以播下了。時機已經成熟。
    他沒有多餘的寒暄,目光平靜地掃過全場,掃過錢立群院士、方振國院士那一張張國寶級的麵孔。
    “各位老師。”
    何宇的聲音通過擴音設備,清晰地傳遍禮堂的每一個角落,沉穩,且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
    “在研討會的最後,我將公布本次會議的最終,也是最重要的一個任務。”
    他微微停頓,給了所有人一個吸收信息和醞釀情緒的間隙。
    台下,原本放鬆的坐姿瞬間繃緊,無數道目光聚焦於他一人之身。
    何宇伸出一根手指。
    “為我們即將入學的龍海大學第一屆新生,設計出第一批……”
    他的聲音陡然拔高,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
    “【‘創世’級項目】!”
    “創世”。
    這兩個字仿佛擁有物理質量,重重地砸在所有人的心頭。
    禮堂內陷入了一瞬間的死寂。
    緊接著,壓抑不住的議論聲,如同被點燃的引線,從前排開始,迅速向後蔓延,瞬間引爆了全場!
    “創世級?這是什麽定義?”
    “好大的口氣!直接用‘創世’來命名一個教學項目?”
    “何校長的意思是……讓我們把手頭的課題,拿出來給本科生做?”
    錢立群院士眉頭微蹙,他身旁的方振國院士則是身體前傾,眼神中透出極大的興趣。他們都意識到,這絕不是一個簡單的教學任務。
    何宇抬手,虛按了一下,沸騰的聲浪奇跡般地平息下來。所有人的目光再次鎖定他,等待著那個石破天驚的解釋。
    “各位老師。”
    何宇站在台上,聲音洪亮。
    “我們龍海大學的教育理念,不是灌輸,而是創造。”
    這句話,像一道精準的電流,擊中了在場每一位教育家和科學家的靈魂深處。這是他們畢生追求,卻又受困於現實無法完全實現的理想。
    “所以,我希望,這些【‘創世’級項目】,將成為我們送給新生的‘開學第一課’!”
    他的語氣加重,充滿了宣告的意味。
    “它也將成為他們未來四年大學生涯裏,最核心的學習路徑!”
    “和最終的——‘畢業設計’!”
    四年!
    這個時間跨度,讓所有教授的臉色都變了。
    一個貫穿大學四年的項目?這不是胡鬧嗎?本科生的知識儲備和動手能力,怎麽可能支撐起一個長達四年的高精尖項目?
    然而,何宇接下來的話,徹底打消了他們的疑慮,並點燃了他們內心最深處的火焰。
    “我希望每一個項目,都源於各位老師最新、最大膽、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這句話,直接將項目的起點,拔高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高度。
    不是陳舊的、成熟的、已經被驗證過的技術。
    而是最新的!最大膽的!最前沿的!
    是那些還躺在實驗室構想階段,甚至因為太過瘋狂而不敢輕易示人的“奇思妙想”!
    “我希望每一個項目,都能真正地,去解決一個現實世界中的問題,或者去探索一個人類從未涉足過的未知領域!”
    何宇的這番話,不再是水滴入油鍋。
    它是一枚被直接投進高純度燃料庫的戰術核彈!
    轟!
    所有教授的大腦,在這一刻,被徹底引爆了!
    他們瞬間明白了何宇的意圖。
    這不是在設計“課程”,而是在為未來“立項”!
    這不是在“教”學生,而是在“帶”團隊!
    學生不再是旁聽者,而是從入學第一天起,就成為一個頂尖科研項目的“創始團隊成員”!
    他們將用四年的時間,跟著一位首席科學家,從理論構想到最終成品,完整地走完一個足以改變世界的研究流程!
    這哪裏是上大學?
    這分明就是進入了一個由國家級院士、頂尖科學家親自帶隊的“科技孵化器”!而且是隻研究未來科技的究極孵化器!
    “瘋了……”
    一位研究量子物理的年輕教授喃喃自語,但他的眼睛裏,卻迸發出前所未有的光芒。他腦中那個關於“常溫超導材料的全新拓撲結構”的瘋狂想法,瞬間湧上心頭。
    “這……這太刺激了!”
    另一位生物基因領域的專家,雙手死死攥著扶手,指節因為用力而發白。他那個被評審會駁回了三次的“基於CRISPRCas13的廣譜抗病毒療法”方案,此刻在他的腦海裏瘋狂尖嘯,叫囂著要重見天日!
    錢立群院士緊鎖的眉頭緩緩舒展,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哭笑不得,卻又無比欣賞的複雜神情。他看了一眼身旁的方振國,發現這位老友的眼中,同樣燃起了熊熊的戰意。
    何宇的陽謀,成了。
    他沒有用任何行政命令,卻成功地激發了這群頂尖學者內心深處最寶貴的東西——好勝心,以及身為科學家的、那份開創未來的驕傲!
    什麽項目最能吸引到最天才、最頂尖的新生?
    當然是自己那個最前沿、最核心、最能改變世界的壓箱底寶貝!
    沒有人願意自己的項目無人問津。
    沒有人願意自己輸給隔壁實驗室那個跟自己爭了一輩子經費和榮譽的老對手!
    一場更加瘋狂的“學術內卷”,在龍海大學內部,悍然開始了!
    閉幕式甚至沒有正式宣布結束。
    整個禮堂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充滿了思維火花的策源地。
    教授們三三兩兩地聚集在一起,原本的寒暄客套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激烈到近乎爭吵的討論。
    “老李,你那個‘集成式光子芯片’的想法,可以拿出來了!別藏著掖著了!”
    “不行!那個項目對基礎物理的要求太高,不適合新生!我看我的‘城市級智慧交通神經網絡’更靠譜!”
    “都別爭了!要說影響力,誰比得上我的‘全固態電池’?這要是搞出來,全世界的能源格局都得改寫!哪個新生能拒絕這種誘惑?”
    所有教授都絞盡腦汁,想把自己在實驗室裏“玩”出的最新成果,轉化成最有趣、最前沿、最能激發學生潛力的“創世”級項目。
    這不再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是為了榮譽!
    為了爭奪第一批最優秀的新生的加入!
    何宇站在台上,靜靜地看著台下這群平均年齡超過五十歲,卻激動得如同孩子一般的“國寶”們。
    他知道,一扇通往未來的大門,已經在龍海大學,被悍然推開。
    一場以“未來”為主題的、神仙打架般的“項目設計大賽”,在龍海大學內部,如火如荼地展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