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來自院士的基礎任務與學霸崩潰

字數:4696   加入書籤

A+A-


    李衛民院士的話音落下,整個“月球教室”依舊一片死寂。
    那不是普通的安靜,而是一種混雜著敬畏與恐懼的真空。
    數百名天之驕子,大腦仿佛被強行灌入了一整個宇宙的信息流,處理核心過載,集體陷入了宕機狀態。視覺殘留中,似乎還有那片荒涼月麵的冷光,以及“廣寒宮”藍圖那令人心醉神迷的科技美感。
    李衛民的全息影像對眼前的景象毫不在意,這種反應在他的預料之中。
    他抬手,輕輕一揮。
    一個簡單的動作,卻撬動了整個虛擬世界的底層代碼。
    所有人的視界猛然拔高,失重感如電流般竄過脊髓。他們飛了起來,腳下的月麵環形山在視野中迅速縮小,最終化為一個布滿隕石坑的、巨大的、孤寂的銀灰色球體。
    “同學們請看。”
    李衛民的聲音再次響起,如同上帝的旁白,冷靜地指向下方那座最為醒目的巨大環形山。
    “這裏,就是我國正在攻關的【‘廣寒宮’計劃】的預選地址之一。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在這裏,建立一個永久性的、可供數百名科研人員輪換駐紮的月麵科研基地。”
    話音未落,全息影像下潛。
    一座充滿未來科技感的基地藍圖,在環形山的盆地內緩緩浮現、構建、成型。
    半透明的穹頂結構折射著虛擬的太陽光,內部的生態區、科研區、生活區層層疊疊,甚至能看到微縮的無人工程車在預設的軌道上穿梭,美輪美奐,宛如神跡。
    “但是。”
    李衛民話鋒一轉,這兩個字像一把冰冷的鑰匙,瞬間鎖死了所有美好的幻想。
    基地藍圖之上,無數個猩紅色的警示標記,如同惡性的病毒般瘋狂滋生、蔓延,瞬間覆蓋了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區域。那淒厲的紅色,將剛才還美輪美奐的科技奇跡,渲染成了一片觸目驚心的廢墟。
    “我們麵臨著一個巨大的瓶頸——生態。”
    “我們至今無法在月球真空、高輻射、巨大溫差的環境下,建立一個能夠長期、穩定、並且可以百分之百自我循環的生態係統。沒有這個基礎,一切,都是空中樓閣。”
    他的目光掃過下方,掃過每一張因震驚而顯得有些呆滯的年輕臉龐。
    “在學習任何高深的生態理論之前,你們必須先掌握最基礎的生態構建原理。理論說千遍,不如親手做一遍。”
    最後通牒的時刻到了。
    他公布了本學期,也是他們大學生涯的第一項,也是唯一一項期末考試題目。
    “以四人為小組,利用學校生態園提供的真實土壤、種子和昆蟲,親手搭建並維持一個10立方米的、能穩定運行三個月的封閉生態箱。”
    任務一出,死寂的教室裏,瞬間響起一片此起彼伏的、倒吸涼氣的聲音。
    那聲音微弱,卻密集得如同浪潮。
    10立方米?
    封閉生態箱?
    穩定運行三個月?!
    這聽起來像是在宿舍裏養一個超大號的“生態魚缸”。可是在場的,沒有一個是傻子。幾乎在聽到任務的下一秒,每一個新生都瞬間理解了這背後那令人頭皮發麻的、近乎絕望的難度。
    這根本不是簡單的生物學問題。
    它需要精確到小數點後三位的的光照強度與光譜配比計算。
    它需要對溫濕度進行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動態調控。
    它需要構建一個看不見摸不著,卻維係著一切生死的氮氧碳循環係統。
    它需要設計一套複雜到極致,既能淨化水質又不能破壞微生物菌群的水土過濾係統。
    它需要考慮到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昆蟲的繁殖周期、微生物的分解速度……這三者之間相生相克、相互製約的複雜關係網,其變量之多,足以讓任何一台普通計算機的處理器燒毀。
    這背後涉及的生物學、化學、物理學、流體力學、環境工程學、建築結構學知識,其深度和廣度,已經遠遠超出了全國任何一所大學對大一新生的認知範圍。
    王浩垂頭喪氣地回到宿舍,整個人像是被抽走了骨頭。
    他一言不發地走到自己的座位前,然後重重地癱了下去,椅子發出一聲不堪重負的**。
    他感覺自己那個“天選之子”的大學夢,在開學的第一天,就被一盆來自月球的冰水,從頭到腳澆了個透心涼。
    他原本以為,考上龍河大學是他人生的巔峰,是逆天改命的開始。
    現在他才明白,那不是入場券。
    那是一份戰書。
    一份由國家、由時代、由人類未來,向他這種自以為是的“天才”發起的,不死不休的戰書。
    他無力地抬起頭,想看看室友們的反應,尋求一點同病相憐的慰藉。
    然而,當他看清室友們的狀態時,心底最後一點僥幸也沉入了穀底。
    情況,比他想象的還要糟糕。
    自詡為遊戲高手的陳勇,那個能在虛擬戰場上談笑風生、指揮千軍萬馬的家夥,此刻臉色慘白如紙,死死地盯著自己的個人學習終端。
    他的手指懸在屏幕上方,卻在不受控製地劇烈顫抖,仿佛那塊小小的屏幕是什麽洪荒巨獸。
    王浩下意識地湊過去看了一眼。
    屏幕上,清晰地顯示著陳勇被分到的人工智能專業的期末任務:
    【為一座擁有百萬級常住人口、五千個核心交通路口的虛擬城市,設計一套具備深度學習能力的交通信號燈調度算法。要求:該算法必須能在暴雪、洪水、地震等極端災害天氣下,進行自我迭代與實時優化,確保緊急救援通道在7分鍾內絕對暢通。】
    陳勇的嘴唇哆嗦著,喉結上下滾動,卻一個字也發不出來。
    那雙曾經在遊戲中洞察全局、精於算計的眼睛裏,此刻隻剩下被龐大計算量所淹沒的、純粹的恐懼。
    而真正讓王浩感到一陣徹骨寒意的,是學霸林曉靈的反應。
    這位一向沉穩冷靜,無論麵對任何難題都智珠在握的女孩,此刻正以一種極其僵硬的姿勢,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她死死地盯著自己的任務界麵,身體在以一種肉眼可見的頻率,微微顫抖。
    她的任務,來自最前沿的生物工程專業,直指這個領域最核心的聖杯級難題:
    【在不查閱任何現有蛋白質結構數據庫的前提下,僅根據一段給定的、包含三百個殘基的氨基酸序列,徒手預測一種未知功能酶的三維空間結構。】
    “不可能……”
    林曉靈的聲音,帶著一絲細微的、幾乎要碎裂的顫音。
    她的瞳孔縮成了兩個極小的點,眼中仿佛有無數的數據流在以超越人類極限的速度閃爍、碰撞、然後湮滅。
    她像是在對空氣說話,又像是在對自己那顆已經瀕臨崩潰的大腦喃喃自語。
    “一個氨基酸殘基就有至少兩種主鏈二麵角構象……三百個殘基……構象的可能性是天文數字……是天文數字……”
    “這……這不是人類該做的任務……”
    “這是‘龍之心’超算中心該幹的活兒……”
    話音未落。
    “啪嗒”一聲。
    某種無形的東西,在林曉靈的內心深處,斷裂了。
    這位頂級學霸一直以來賴以生存的、堅不可摧的邏輯與自信,在這一刻被絕對的、無法逾越的計算量壁壘,撞擊得粉碎。
    她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
    她將頭深深地埋進自己的雙臂之中,肩膀開始不受控製地劇烈抽動起來。
    沒有哭聲。
    隻有一種壓抑到極致的、無聲的戰栗,在小小的宿舍裏,彌漫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