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第一台便攜式全息投影儀的誕生
字數:5116 加入書籤
何宇的瞳孔驟然收縮,這可是真正自主研發的全息技術,還是便攜式的。
而不是係統兌換的不可複製的全方位全息教室。
方振國教授那幾個字,砸進他的耳中,掀起的不是波瀾,而是海嘯。
全息時代。
這四個字背後,是通信、娛樂、教育、醫療、軍事……是整個文明形態的徹底重塑。
他幾乎是瞬間就看到了那幅宏大的未來圖景,看到了龍河大學站在時代浪潮之巔的唯一可能。
一秒鍾的耽擱都是對曆史的犯罪。
“方教授。”
何宇的聲音平靜,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斷力。
“學校所有項目,即刻起,全部暫停。”
“所有資源,向您的‘全息影像’項目傾斜,無上限。”
沒有多餘的廢話,沒有繁瑣的會議。
幾通電話,幾條指令,以校長辦公室為中心,一道道命令如最精準的電波,瞬間輻射至龍河大學的每一個角落。
整個龐大的學術機器,以一種違背常規的恐怖效率,開始為了一個目標而運轉。
物理學院的光學實驗室,頃刻間成為了風暴的中心。
原本安靜的走廊被急促的腳步聲踏碎,一箱箱頂級的儀器設備被直接從倉庫運送進來,甚至拆開了其他實驗室尚未啟用的封裝。
計算機學院幾位在國內編程競賽中斬獲桂冠、平日裏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技術天才,在接到通知後,二話不說,帶著自己的個人工作站,直接住進了光學實驗室旁邊的休息室。
鍵盤的敲擊聲,從此再未停歇。
材料學院。負責“燭龍”玻璃結構分析的專家團隊,立刻入駐,他們要為激光的入射角度、能量承受閾值,提供最精確的數據支撐。
甚至,連藝術學院的視覺設計係都被拉了進來。
幾位對光影、色彩、構圖有著偏執追求的年輕設計師,他們的任務隻有一個:確保最終呈現的全息影像,擁有無可挑剔的藝術美感。
一個前所未有的“全息攻堅團隊”,在何宇的強力幹預下,以一種近乎蠻橫的方式,迅速集結。
時間被壓縮到了極限。
72小時。
不眠不休。
實驗室裏彌漫著濃鬱的***和能量飲料的味道,混合著儀器散熱口排出的淡淡臭氧氣息。無人說話,隻有低沉的討論聲、儀器的蜂鳴聲、鍵盤的脆響交織在一起,形成一曲高強度運轉的交響樂。
終於,在第三天的深夜,一切準備就緒。
物理實驗室的核心區域,所有燈光都被調至最暗。幾十名團隊成員,從白發蒼蒼的老教授到一臉青澀的大一新生,此刻都圍攏過來,將中央那個簡易的實驗台圍得水泄不通。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空氣粘稠得仿佛凝固。
實驗台上,那台所謂的【便攜式全息投影儀】原理樣機,顯得有些粗陋。
一塊直接合成,並未經過切割,巴掌大小的“燭龍”玻璃,被一個樸實無華的金屬支架牢牢固定,每一個角度都經過了千百次的校準。
它的後方,連接著一台經過極限改造的小型激光發射器,無數根數據線和能源線從發射器延伸出去,連接到一旁龐大的控製台和服務器陣列。
這就是他們三天三夜奮戰的全部心血。
方振國教授站在控製台前。
他花白的頭發有些淩亂,眼窩深陷,布滿了血絲,但那雙眼睛卻亮得驚人,燃燒著一種名為“夢想成真”的火焰。
他伸出手,手指在即將觸碰到啟動按鈕時,微微顫抖。
他回頭,掃視了一圈自己的學生和同事們。每一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同樣的緊張、疲憊,以及那壓抑不住的、瘋狂的期待。
“準備好了嗎?”
他的聲音嘶啞,卻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中。
無人回答,但所有人都下意識地挺直了脊背,目光死死地鎖定在實驗台中央。
“啟動!”
方振國低吼一聲,狠狠按下了那個紅色的按鈕。
嗡——
一聲輕微的電流聲響起。
那台經過改造的激光發射器,亮起了一道微弱的紅光。
一道比發絲還要纖細的激光束,無聲無息地射出,精準地命中在那塊“燭龍”玻璃的中心。
奇跡,在所有人的注視下,發生了。
光線沒有穿透,沒有反射,沒有消散。
那塊透明的玻璃,仿佛在瞬間擁有了生命。它將那道光束徹底吞噬,內部似乎有無數個看不見的微觀結構被瞬間激活。
下一秒,在實驗台前方的半空中,那片虛無的區域,空氣開始發生肉眼可見的擾動。
一個光點。
一個柔和的藍色光點,憑空出現。
緊接著,是第二個,第三個,第十個,成千上萬個……
無數的光點不再是雜亂無章的粒子,它們像是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操控著,以一種超越人類想象極限的複雜算法,在空中飛速地交織、衍射、幹涉、凝聚。
光,正在被編織成物質。
最終,所有的光點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在實驗室的正中央,一個直徑約半米的、穩定、清晰、散發著夢幻般藍色光暈的三維地球模型,徹底成型。
它就那樣憑空懸浮在那裏,緩緩地自轉。
這一刻,整個實驗室死寂無聲,連心跳都仿佛停止了。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張著嘴,大腦一片空白。
太真實了。
模型的每一個細節都清晰得令人發指。大陸板塊的輪廓,山脈的褶皺,海洋表麵那粼粼的波紋,甚至大氣層中那些緩緩流動的稀薄雲層……
隨著它的旋轉,眾人能清晰地看到白晝與黑夜的分割線。在夜幕籠罩的那一麵,還能看到一片片城市群亮起的、璀璨如鑽石星塵的燈火。
它不是影像。
它就是一個真實存在於那裏的、觸手可及的微縮星球。
“成功了……”
不知是誰,用夢囈般的聲音,喃喃自語。
這句呢喃,像是一顆火星,瞬間點燃了整個實驗室。
短暫的死寂之後,是山崩海嘯般的狂喜!
“我們成功了!”
“啊啊啊啊!成功了!”
震耳欲聾的歡呼和掌聲,幾乎要掀翻實驗室的屋頂。
年輕的學生們激動地擁抱、嘶吼,將手中的記錄本扔向天空。幾位年長的教授,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任由滾燙的淚水從布滿皺紋的臉頰滑落。
他們見證的,不是一次成功的實驗。
他們親手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人群的邊緣,一名負責數據記錄的大一新生,身體因極度的興奮而劇烈顫抖。
他叫張磊,是團隊裏年紀最小的成員。
巨大的狂喜衝垮了他腦中那根名為“保密協議”的弦。
他隻是覺得,如此偉大的瞬間,必須被記錄下來。
他顫抖著手,從口袋裏摸出自己的個人終端,借著人群的掩護,飛快地、偷偷地對準了那個懸浮在空中的藍色地球。
他錄下了一段隻有十幾秒的、有些晃動的短視頻。
然後,幾乎是下意識地,他用加密的方式,將這段視頻發到了自己僅有幾個死黨的小社交圈裏。
他還配上了一段文字。
“見證曆史!未來已來!”
發送成功。
他收起終端,心髒狂跳,一半是激動,一半是做賊心虛的緊張。
他隻是想向自己最好的朋友們,炫耀這份無與倫比的榮光。
他完全沒有,也根本不可能意識到,自己這個微不足道的舉動,這顆被他隨手扔進網絡海洋的小石子,即將掀起一場何等恐怖的滔天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