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雛龍:在世界中心向軍方匯報

字數:4433   加入書籤

A+A-


    【“南天門”計劃】。
    這個代號的啟動,比【“方舟”計劃】更迅猛,也更為絕密。
    軍方隻收到了一份簡報:其核心團隊,幾乎全部由龍河大學的教授和學生構成。
    用那位親自拍板、授予最高權限的上將的話說,這叫“讓未來的國家棟梁,提前為國家而戰”。
    “何校長,你這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
    為首的上將,目光掃過門內深邃幽暗的通道,側頭看向身旁的何宇。
    何宇隻是笑了笑,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將軍,您馬上就知道了。”
    他指著那扇門。
    “我叫它‘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將領們魚貫而入。
    通道並不長,盡頭是另一個更加巨大的圓形空間。空間的中央,靜靜地矗立著一個巨大的、由無數精密模塊構成的球形裝置——【大型全息環境模擬器】。
    當最後一位將軍走進,他們身後的合金門無聲關閉,整個空間瞬間陷入了絕對的黑暗與死寂。
    一種與世隔絕的壓迫感,讓這些久經沙場的老將,都不由自主地繃緊了神經。
    下一秒。
    沒有預兆。
    整個世界,亮了。
    不是燈光,而是星光。
    將領們發現自己不再身處任何已知的實驗室,腳下的金屬地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深不見底、點綴著億萬星辰的浩瀚宇宙。
    失重感。
    眩暈感。
    一種源自生命本能的渺小感,衝擊著每一個人的神經。
    一位少將下意識地低頭,隨即,他的呼吸停滯了。
    他們的腳下,一顆巨大而美麗的蔚藍色星球,正以一種宏偉、莊嚴的姿態,緩緩轉動。
    那是地球。
    他們能清晰地看到大陸的輪廓,海洋的深邃,以及大氣層邊緣那層夢幻般的柔和光暈。
    遠處,銀河如同一條璀璨的鑽石綬帶,橫貫天際。瑰麗的星雲,在遙遠的時空彼岸,無聲地綻放、凋零。
    一切都如此真實,仿佛他們真的脫離了地心引力,被傳送到了這片孤寂的星海之中。
    “首長們好!”
    一個清朗、自信,卻又明顯帶著一絲少年稚氣的聲音,在寂靜的宇宙背景中響起。
    將領們猛然回神,循聲望去。
    就在這片星辰大海的絕對中心,那顆藍色星球的正上方,九道身影靜靜地懸浮著。
    王浩、林曉靈、趙小海……
    何宇口中那支平均年齡不到十九歲的【雛龍隊】,身著統一的銀灰色研究服,身形筆挺。
    在看到將領們的瞬間,九個人動作整齊劃一,向在場的最高指揮層,致以最標準的軍禮。
    這一幕的衝擊力,無法用語言形容。
    一群本該在象牙塔裏學習基礎理論的年輕人,此刻卻站在“世界”之巔,以星辰為背景,向他們匯報一個足以決定國家未來的絕密計劃。
    上將的瞳孔微微收縮,他揮了揮手,示意不必多禮。
    一場堪稱史詩級的匯報,正式開始。
    王浩向前一步,成為主講人。他沒有看任何提詞設備,目光直視著眼前的將領們,聲音沉穩而有力。
    “各位首長,在開始之前,我想先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未來的國防邊界,在哪裏?”
    他沒有等待回答,而是抬手在虛空中輕輕一劃。
    全息界麵在他麵前展開,無數光點匯聚。
    “是在領海,領空,還是在更高遠的太空?”
    “我們認為,都不是。”
    “我們構想的【‘南天門’空天一體化戰略平台】,並非一件傳統意義上的武器。”
    王浩的語氣中,透著一種與年齡極不相稱的強大自信。
    “它是一個全新的、懸浮於臨近空間、集航母、預警、指揮、打擊於一體的巨型空天母艦!”
    話音落下的瞬間。
    所有人頭頂的“宇宙”,光線開始扭曲、匯聚。
    無數塊泛著暗金色神秘光澤的六邊形模塊,憑空出現,它們如同擁有生命一般,迅速拚接、組合、延展。
    那是一種無法用工程學解釋的美感,更像是一種神話的具現。
    最終,一座宏偉到令人窒息的巨型建築,在眾人頭頂緩緩凝聚成型。
    它的外形,宛如華夏神話傳說中,那座分隔人神兩界、鎮守九天之上的——南天門!
    它就那樣靜靜地懸浮在那裏,仿佛自亙古以來,便一直是這顆星球的守護者。
    將領們全部仰起頭,眼神中是難以抑製的震撼。
    這已經超出了武器的範疇。
    這是一種戰略威懾,是一種文明力量的圖騰。
    “它的主體結構,由我們龍河大學自主研發的‘燭龍’超級玻璃構成。”
    王浩的聲音繼續響起,如同這宏偉畫卷的旁白。
    “它將以可控核聚變為核心能源,為整個平台提供近乎無限的動力。”
    “它的主要攻擊手段,是高能固態激光武器陣列,理論上可以精準清除任何來自太空或地麵的威脅。”
    “而它的指揮中樞,則是我們引以為傲的全息作戰係統。”
    講到這裏,王浩側過身,將主講的位置讓給了林曉靈。
    這位看起來文靜秀氣的女孩,接過了話頭。
    她的手指在空中靈巧地躍動,整個“南天門”模型瞬間變得透明,內部複雜到令人眼花繚亂的結構、能源管線、數據鏈路,全部清晰地展現在眾人眼前。
    海量的數據流,如同瀑布一般,在她的操控下,構成了“南天門”的每一個技術細節。
    “能源核心采用托卡馬克裝置,磁約束場穩定係數預計可達3.7,能量轉化率超過百分之九十二……”
    “激光陣列采用分布式供能,每一個‘燭龍’模塊既是結構,也是能量傳導和發射單元,可實現無死角、瞬時響應的集火攻擊……”
    “全息指揮係統,將整合我國所有天基、空基、地基單位,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上帝視角’與‘零延遲’指揮……”
    她的語速極快,但每一個字都清晰無比,背後是無比龐大的知識儲備和絕對的自信。
    評委席中,一位負責裝備科技的白發中將,身體已經不自覺地前傾,他幾乎是趴在自己的虛擬桌麵上,死死盯著那些他窮盡一生都在攻關的技術參數。
    那些數據,有些是他正在主持的項目,有些,甚至超出了他最大膽的想象。
    就在這片由代碼和數據構築的壯麗星辰大海中心。
    這群平均年齡不到十九歲的“雛龍”。
    向華夏軍方的最高將領們,完整地、清晰地,展示了他們那足以改變未來戰爭形態的、無比宏大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