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這不是“上課”,這是“渡劫”
字數:4833 加入書籤
如果說,理論課上那些顛覆性的知識,隻是讓“特別進修班”的老教授們在智力層麵,感受到了被後輩碾壓的衝擊。
那麽,當他們真正沉浸到龍河大學獨有的“項目製”學習中時,才切身體會到,這根本不是來“上課”。
這他媽是來“渡劫”!
按照校長何宇下達的硬性要求,“特別進修班”的每一位國寶級成員,無論過往資曆多深、地位多高,都必須以一名普通組員的身份,全程參與到一個具體的學生項目中去。
一位姓章的老將軍,被分進了一個信息學院的課題組。
這位章將軍,戎馬一生,功勳卓著。他那雙布滿老繭的手,曾在北疆的冰雪中斷然揮下,也曾在南海的浪濤前沉穩指向。
他指揮過的數次大型聯合軍演,至今仍是軍校教科書中的經典戰例。
在軍中,他就是“經驗”與“權威”的代名詞。
他被分配到的任務,是與幾名大二、大三的學生一起,為一個無人機蜂群項目,編寫一套協同偵察與飽和式攻擊的作戰算法。
拿到任務書的瞬間,章將軍幾乎是本能地,找回了當年在總參謀部作戰室裏的感覺。
自信,從他挺得筆直的脊梁裏,滿溢出來。
項目組的臨時工作間裏,一張巨大的軍用地圖被他“嘩啦”一聲鋪開,壓住了桌上所有的平板電腦和數據線。
地圖的邊緣已經泛黃,上麵密密麻麻的等高線與坐標,是他用半生心血才爛熟於心的東西。
他取下自己的軍帽,鄭重地放在一旁。
他用一把黃銅鎮尺壓住地圖的一角,憑借自己幾十年在槍林彈雨中總結出的實戰直覺,開始進行係統性的戰術推演。
他的思維,是一部最精密的戰爭機器。
風速、濕度、電磁幹擾、敵方防空火力網的理論射界、無人機突防的能量消耗……無數個變量在他那飽經風霜的大腦中飛速運算。
他手中的紅藍鉛筆,在地圖上劃出一道道精準而果決的線條,規劃著每一個攻擊編隊的飛行路徑,標注出每一個佯攻小組的折返時機,甚至連每一架無人機切入攻擊的角度,都考慮到了目標艦船的雷達死角。
這是一種藝術。
一種屬於老兵的,用鮮血與犧牲換來的,關於戰爭的藝術。
然而,這門藝術,耗時良久。
整個下午的時間,在鉛筆“沙沙”的摩擦聲中悄然流逝。夕陽的餘暉透過窗戶,將章將軍的身影拉得頎長。
他耗盡了心神,才堪堪完成了整套攻擊方案的初步草案。
他長舒一口氣,揉了揉有些發酸的脖頸,帶著一絲滿意的神情抬起頭,準備叫那些年輕人過來,讓他們見識一下,什麽才是真正的“戰爭推演”。
可他抬起頭,看到的景象卻讓他眉頭瞬間緊鎖。
那幾個被他視作“學員”的學生,正懶散地圍在角落的休息區。
他們人手一罐冰可樂,正對著中央的全息模擬台指指點點,聊著天,神態悠閑得像是在網吧裏打遊戲。
章將軍心中的火氣,騰地一下就冒了上來。
“你們……怎麽不做事?”
他的聲音不大,卻帶著久居上位的威嚴,讓整個工作間的空氣都為之一滯。
幾個學生被這突如其來的質問嚇了一跳,紛紛站直了身體。
其中一個膽子大點的男生,看到將軍臉上明顯的不悅,趕緊解釋道:
“報告將軍,我們做完了啊。”
做完了?
章將軍的眉頭皺得更深了。
自己在這裏推演了整整一個下午,嘔心瀝血,才畫出一份草案。
你們幾個喝著可樂聊著天,就說做完了?
這是什麽學習態度!
那個學生看出了將軍的疑慮,連忙指了指工作間中央那台一人多高的全息模擬設備。
“您看,結果已經出來了。”
章將軍壓著火氣,邁開步子,帶著審視的目光走了過去。
他倒要看看,這幾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學生,能“做”出個什麽東西來。
然而,當他的視線投向那座全息模擬台的瞬間,他整個人,都定在了原地。
隻見那巨大的模擬台上,一片由光點構成的深藍色“海洋”正在緩緩流動。
那不是海洋。
那是數以萬計的無人機組成的蜂群!
它們不再是僵硬的、按照固定航線飛行的機器,而是化作了一股擁有生命的、無孔不入的金屬洪流。
這股洪流以一種章將軍完全無法理解,甚至違背了他畢生所學的戰術邏輯的方式,在運動。
它們時而分散成數千股細流,繞開模擬出的防空火力網;時而又瞬間匯聚成一把無堅不摧的利刃,精準地撕開敵方艦隊的防禦陣型。
緊接著,一場堪稱完美的飽和式攻擊,開始了。
沒有預兆,沒有死角。
數萬架無人機從四麵八方、從不同的高度、以不同的角度,對一個模擬出的航母戰鬥群,發動了覆蓋式打擊。
整個過程,如水銀瀉地,流暢得令人頭皮發麻。
模擬的航母戰鬥群,甚至沒能組織起有效的反擊,就在短短十幾秒內,被徹底淹沒。
全息模擬台上,代表著敵艦的紅色光點,接二連三地黯淡、熄滅。
最後,歸於一片死寂。
“這……這是你們做的?”
章將軍的聲音裏,帶著他自己都未曾察覺的幹澀與顫抖。他的眼睛死死盯著那已經結束了攻擊,正在空中重新匯聚成一片“雲”的無人機蜂群,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準確的說,是我們的AI做的。”
剛才那個學生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釋道。
“我們隻是根據您最初的戰術意圖,就是您一開始提的那幾個核心目標,比如‘癱瘓其指揮係統’、‘優先攻擊動力單元’、‘確保摧毀率在95%以上’……”
“我們把這些意圖,轉化成了幾個關鍵的約束參數,然後把任務提交給了學校的‘龍之心’超算中心。”
“然後呢?”章將軍追問,心髒不受控製地狂跳起來。
“然後……”學生指了指牆上的時鍾,“大概三分二十秒之後,‘龍之心’就為我們模擬、推演並篩選出了上萬種最優的攻擊方案。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是綜合評分最高的一個。”
他頓了頓,又補充了一句,而這一句,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們剛才喝可樂的時候,它自己……已經在後台完成了超過十萬次的虛擬對抗演習了,每一次都根據失敗的經驗,對算法進行著微調。”
十萬次。
演習。
聽完這番話,章將軍呆呆地站在原地,大腦一片空白。
他下意識地低頭,看了看自己手中那份還散發著淡淡墨香的、每一個字都凝聚著心血的、純手工繪製的戰術草案。
他又抬起頭,看了看屏幕上那堪稱“神跡”的AI推演。
一邊,是自己耗費了一個下午,才艱難完成的“經驗的結晶”。
另一邊,是對方在幾分鍾內,迭代了十萬次之後得出的“最優解”。
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他感覺自己幾十年來建立的、引以為傲的戰爭觀、經驗論,在這一刻,被一股來自未來的、毫不留情的巨力,撞擊得粉碎。
這場來自“經驗”與“未來”的正麵碰撞,讓這位戰功赫赫的老將軍,和所有正在龍河大學各個角落裏經曆著類似衝擊的“特別進修班”成員們,都無比深刻地意識到——
一場他們無法想象的,關於知識、效率,乃至戰爭本身的偉大革命,已經在這所看似年輕的大學裏,於無聲處,悄然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