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國士雲集!
字數:5708 加入書籤
那一聲呐喊,不似人聲。
它撕裂了現場死一般的寂靜,像是一柄滾燙的鐵錘,狠狠砸碎了在場所有人緊繃到極限的神經。
周思民院士,這位龍國光學界的泰鬥,畢生沉穩,此刻卻像個失控的孩子,渾身劇烈地顫抖著,雙目圓睜,死死地盯著那台靜默如神祇的【羲和】。
情緒的堤壩一旦崩塌,便是山洪海嘯。
“封鎖!”
科技部的梁老,身體猛地一震,仿佛被電流穿過。他花白的頭發根根倒豎,眼中爆發出駭人的精光。
“封鎖現場!封鎖這棟樓!啟動最高級別戰時通訊管製!”
他沒有轉身,聲音卻如同炸雷,命令砸向身後的警衛員。
那名身經百戰的警衛員甚至沒有半秒的遲疑,一個標準的軍禮後,轉身疾步離去,腰間的加密通訊器已經握在了手中。
命令下達的瞬間,梁老已經衝到了何宇的麵前。
他的手,緊緊攥住了何宇的手臂,那力道之大,幾乎要將骨頭捏碎。老人的手在抖,不是因為年邁,而是因為一種足以衝垮理智的狂喜。
“好小子……”
梁老張了張嘴,喉嚨裏發出的聲音幹澀而嘶啞。
“好小子啊!”
他重複著,渾濁的眼眶裏,有什麽東西在劇烈地翻湧。
“你又一次,給了我們一個天大的驚喜!”
何宇感受著手臂上傳來的力道,臉上浮現出一抹平靜的微笑。
“梁老,這不隻是我一個人的功勞。”
他輕輕側過身,將身後那群年輕的麵孔,讓到了所有大佬的視線中央。
那些學生,一個個臉色蒼白,眼窩深陷,顯然已經透支了所有的精力。但他們的脊梁,卻挺得像一杆杆刺破青天的標槍。
“項目的核心數據演算和軟件協同,由林曉靈同學帶領的計算機小組完成。”
“核心材料的配比,由趙小海同學主導。”
“整個學生團隊的統籌協調,王浩同學,居功至偉。”
何宇的聲音清晰而沉穩,回蕩在空曠的廣場上。
“他們,才是龍河大學真正的驕傲。”
梁老的目光,順著何宇手指的方向,落在那一張張年輕而又無比堅毅的臉龐上。他看著他們眼中的光,那種未經世事打磨,純粹為了理想而燃燒的光芒。
老人重重地點了點頭。
又點了一下。
“好!”
他吐出一個字,聲音裏充滿了無盡的讚許與欣慰。
“英雄出少年!龍國有此後浪,何愁不能複興!”
為了以最絕對的權威,驗證【羲和】這台機器所代表的真正意義,科技部以一種近乎瘋狂的效率,連夜行動起來。
首都機場的塔台,在深夜接到了來自軍方的最高指令。
一架架專機,在清空的航道上,呼嘯著騰空而起,刺入沉沉的夜幕,飛往全國各地。
一場正在舉行的國際生物學高峰論壇上,一位戴著同聲傳譯耳機的老人,正準備上台發表主旨演講。幾名身著黑色西裝的神秘人員,卻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他身後,低聲耳語了幾句。
老人臉上的表情,在短短數秒內,從錯愕,到不解,最終化為一種無法抗拒的凝重。
他對著台下數千名全球頂尖的同行,歉意地鞠了一躬,隨後在所有人驚愕的目光中,被直接“請”離了會場。
他,是生物學界泰鬥,陳景潤院士。
深夜,某國家重點實驗室。刺耳的加密電話鈴聲,將一位正在觀察晶體生長的老人從顯微鏡前驚醒。
電話那頭,隻傳來一句簡短而毋庸置疑的命令。
老人掛斷電話,脫下白大褂的雙手,甚至還在微微顫抖。
他,是材料學權威,王雪峰院士。
量子物理學奠基人之一,李振華院士……
九位,整整九位在各自的領域之內,跺一跺腳便能讓整個學科發生地震的“國寶級”人物,就這樣被用最緊急、最不容拒絕的方式,連夜召集到了首都。
他們共同組成了一個龍國建國以來,規格最高,陣容最恐怖的現場評審團。
在被帶來之前,這些國士們的心中,充滿了審慎,甚至是高度的懷疑。
光刻機?
顛覆性的?
由一所剛剛成立不到一年的新辦大學主導?
這每一個詞匯,都像是在挑戰他們窮盡一生建立起來的科學認知。這聽起來,不像是科學突破,更像是一場荒誕不經的天方夜譚。
然而,當他們乘坐的專車,駛入科技部廣場,當那台沐浴在清冷月光下的【羲和】,真實地映入他們眼簾時——
所有的懷疑,都在瞬間,被一種沉甸甸的,名為“現實”的巨石,壓進了心底。
那台機器,靜靜地矗立在那裏。
它的外殼呈現出一種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深邃黑色,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線。機體表麵沒有任何拚接的縫隙,渾然一體,線條流暢得不像是人間的造物。
它沒有傳統重型設備那種轟鳴的噪音,隻有一種極低頻率的,幾乎無法被耳朵捕捉,卻能讓靈魂都為之共振的嗡鳴。
所有院士的腳步,都不約而同地停了下來。
他們臉上的疲憊與懷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凝重。
在光學泰鬥周思民院士親自的帶領和講解下,這場史無前例的評審會,正式拉開了帷幕。
第一項,基礎測試。
“納米芯片光刻。”
周思民的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發顫。
全息屏幕上,出現了一張結構複雜到令人頭皮發麻的芯片設計圖。
“開始。”
【羲和】的核心,亮起了一點幽藍色的光。
沒有聲音,沒有震動。
三分鍾。
僅僅三分鍾後,屏幕上跳出了“光刻完成”的字樣。
一片完美的晶圓被機械臂送出,立刻被送入了現場最高精度的電子顯微鏡下。
結果,呈現在所有人的眼前。
0.1納米。
其光刻精度,達到了恐怖的0.1納米級別。
在場的半導體院士,身體晃了一下,下意識地扶住了身邊的桌子。他的嘴唇翕動著,卻發不出任何聲音,看向那台機器的眼神,如同看到了神跡。
測試,還在繼續。
“第二項,活體細胞無損分離。”
生物學院士陳景潤,親自走上了操作台。
他的神情無比專注,屏幕上,顯示著一個小白鼠胚胎的顯微影像。
“鎖定三號幹細胞。”
陳景潤下達了指令。
一道細到無法想象的微光子光束,從【羲和】內部射出,精準地投射在那個隻有幾微米大的胚胎上。
光束如同擁有生命的手術刀,輕柔地,溫柔地,將其中一個特定的幹細胞,從緊密相連的細胞團中,剝離了出來。
整個過程,行雲流水,毫發無損。
屏幕上的生命體征監測數據顯示,那個被分離出來的幹細胞,活性100%,未受到任何傷害。
這項隻存在於全球頂尖生物學家理論猜想中的“上帝手術”,就這樣,輕描淡寫地,在他們眼前實現了。
陳景潤院士僵在了原地。
他保持著操作的姿勢,整個人卻仿佛被抽走了靈魂,變成了一尊石像。
……
一項。
又一項。
一項又一項跨越維度、顛覆認知的功能測試,如同一次次蠻不講理的重錘,狠狠地砸在這些國寶級院士的心髒之上。
他們臉上的表情,也在發生著劇烈的變化。
從最開始的凝重。
到無法掩飾的震驚。
再到近乎癲狂的狂喜。
最終,當最後一項測試結束的提示音響起時,所有人的臉上,都凝固成了一種表情。
那是一種近乎於朝聖般的狂熱!
評審的結論,已經不再需要任何討論。
那位年近八十,德高望重的生物學院士陳景潤,再也無法抑製自己翻江倒海的情緒。
他突然一個箭步衝了上去,失態地一把抓住梁老的手臂,那雙渾濁的老眼裏,迸發出驚人的,幾乎要燃燒起來的光芒。
他用盡全身的力氣,對著梁老,也對著這個時代,發出了穿雲裂石般的嘶吼:
“梁老!這……這不是一台機器,根本不是什麽芯片製造機器。”
“這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鑰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