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何宇的“三顧茅廬”計劃!
字數:4660 加入書籤
紀錄片帶來的狂潮,正以一種肉眼可見的方式,重塑著龍河大學的聲望。
何宇的校長權限界麵上,代表著“信譽度”的金色數字,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瘋狂跳動、攀升,每一秒都意味著一次巨大的飛躍。
這股洪流般的收益,足以讓他兌換出任何一項足以震驚世界的黑科技。
然而,何宇隻是靜靜地站在【稷下學宮】頂層辦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著下方那片洋溢著無限生機與智慧火花的園區。
他的目光穿透玻璃,落在草坪上、露天咖啡館裏、全息討論區前。
那裏,一群群平均年齡不超過二十歲的“怪才”,正以一種近乎野蠻的方式,肆意揮灑著他們那無處安放的才華。
一個數學係的少年,正用混沌理論推演著股市的非線性波動,旁邊的金融學博士生看得冷汗直流。
一個物理係的天才,正和幾個機械工程係的學生,為了一套“曲率引擎”的理論模型爭得麵紅耳赤,草稿紙上畫滿了凡人無法理解的時空幾何。
他們是如此的聰明,如此的耀眼。
何宇的臉上,本該掛著欣慰的笑容。
但此刻,他的嘴角卻慢慢抿成了一條直線,眼神深處,一抹深沉的憂慮正在悄然匯聚。
他看到了一柄柄被自己親手打磨到極致鋒利的“利刃”。
周思民院士的弦理論,是解剖宇宙的“手術刀”。
數學係的混沌模型,是撬動現實的“杠杆”。
【稷下學宮】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賦予這些大腦近乎無窮的力量。
這,是“術”的極致。
可是,“道”在何方?
當一個人手中掌握了可以輕易顛覆世界的工具,卻沒有一個足夠堅韌、足夠寬廣的內心去承載這份力量時,他會走向何處?
是成為推動文明的巨匠,還是迷失在技術迷宮中,最終被力量反噬的瘋子?
這些絕頂聰明、思想又極度活躍的頭腦,他們的人文和思想層麵,還是一片需要開墾的沃土。
必須為他們,找到一根真正的“定海神針”。
這個念頭,在何宇的腦海中一旦生根,便瘋狂滋長。
他需要的,不是再多一位頂尖的“科學家”,也不是某個領域的“專家”。
他需要的,是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大師”。
那種學問與思想,都已臻化境,一言一行,皆可為這些天才們勘破迷障、指引方向的……泰山北鬥。
何宇緩緩轉身,離開了窗邊。
辦公室內的光線,仿佛隨著他的心緒,也一同沉靜了下來。
一個全新的計劃,在他的腦海中,被瞬間激活、命名。
“三顧茅廬”!
他的視線,越過萬水千山,最終鎖定在了一個名字,一個堪稱傳奇的名字上。
南懷瑾。
這個名字,在當今的龍國,本身就代表著一個時代。
年過九旬,學貫儒、釋、道,被無數人尊稱為“最後一位國學大儒”。
這位老人,早已勘破了世俗的名利,不問世事,常年隱居於終南山的一處茅廬之中。
何宇的情報係統顯示,即便是龍國最高層的領導人,想要上山拜訪,也時常會被拒之門外,吃一個不軟不硬的閉門羹。
對於這樣一位人物,任何金錢、地位的許諾,都顯得蒼白無力,甚至是一種徹頭徹尾的侮辱。
何宇閉上眼睛,靜靜地思索著。
他知道,唯一能叩開那扇茅廬柴扉的東西,隻有一樣。
那就是,讓那位老人,親眼看到“思想傳承”的真正希望。
一種超越時代、鏈接古今的希望。
一個大膽到近乎瘋狂的決定,在何宇心中成型。
他睜開雙眼,意念沉入腦海。
“係統。”
“開啟商城。”
熟悉的光幕,在他眼前展開。何宇的目光,直接略過了那些閃爍著誘人光芒的未來科技、超級材料,鎖定在了最深處,那個他極少觸碰的“思想與文明”類目。
他的手指,在虛擬界麵上輕輕一點。
“兌換——【信息時代的新解】。”
“確認消耗信譽度:五十萬點。”
係統的提示音,不帶任何感情。
剛剛還是一串天文數字的信譽度餘額,瞬間被剜去了一大塊,數字的劇烈跳動,仿佛能讓人聽到心髒被攥緊的聲音。
五十萬點!
這筆投入,足以兌換出一支小型的機甲戰隊,或者讓一座城市的能源係統,完成一次跨時代的升級。
但何宇的眼神,沒有絲毫的動搖。
下一秒,一份看起來平平無奇,隻是一疊普通紙張厚度的綱要文件,出現在了係統空間之中。
然而,當何宇的意識觸碰到它的瞬間,他感受到的,卻是如同星辰大海般浩瀚無垠的信息洪流。
那不再是單純的文字。
古老的八卦符號,在數據的海洋中,與量子自旋的概率雲完美重疊。
“道可道,非常道”的玄妙哲思,被賦予了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的全新邏輯架構。
這不是對古老經典的曲解,而是用未來人類文明的最高視角,進行的一次……終極的“詮釋”與“融合”。
這,就是他為南老先生,準備的“敲門磚”。
一份來自未來的“道”。
何宇深吸一口氣,從係統空間中退了出來。
他沒有動用任何現代化的辦公設備,也沒有通過任何官方渠道去預約或通報。
他走到書房,將一張古樸厚重的宣紙,在紅木書桌上,緩緩鋪開。
親自研墨。
墨錠在硯台中,一圈一圈,不疾不徐地旋轉著,空氣中,漸漸彌漫開一股清冽的墨香。
他提起一支狼毫筆,懸腕,凝神。
筆尖落下。
沒有半句招攬之意,更不提任何優厚的待遇。
信中,他隻以一個後輩的身份,一個教育者的身份,用最懇切、最質樸的言辭,訴說著自己對於當下教育的困惑,對於科技與人文割裂的憂慮,對於文明傳承之路的迷茫。
字字句句,發自肺腑。
寫完信,他取出那份從係統中兌換出的【信息時代的新解】綱要,將其與信件一同,小心翼翼地裝入一個沒有任何標識的、古樸的牛皮紙信封之中。
他叫來了一位最可靠的專人,反複叮囑。
“用最傳統、最尊敬的方式,親自送到終南山,交到那位老先生的手中。”
“不要驚擾任何人,放下東西,便可離開。”
專人躬身領命,帶著那個看似普通,實則承載著一個時代希望的信封,悄然離去。
何宇站在窗前,目光投向遙遠的西方,仿佛能穿透雲層,看到那座自古以來便充滿了無數傳說的山脈。
他知道,自己已經做完了所有能做的一切。
能否請動這位“掃地僧”一般的國學大師出山,為【稷下學宮】注入真正的靈魂。
就看自己送出的這份“禮物”,能否在那位老人的心中,激起一絲真正的共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