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他……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字數:5452 加入書籤
科技部麵臨的“獎無可獎”,是一種甜蜜的煩惱。
而這種煩惱,正以另一種更加深邃、更加令人不安的形式,在國內最頂尖的經濟學界,悄然彌漫。
首都,西郊。
一處地圖上沒有標注、不對外開放的四合院,隔絕了外界的喧囂。
院內,紫藤纏繞,竹影婆娑,空氣中浮動著老木與書卷混合的沉靜氣息。
早已退休多年,被尊為“龍國經濟學之魂”的泰鬥吳敬璉,正坐於堂中。他身著樸素的布衫,精神矍鑠,目光平和,仿佛一尊洞悉世事的老僧。
他對麵,坐著幾位他最得意的門生。
這些人,如今無一不是跺跺腳便能讓國內某個經濟領域震顫的掌舵人。
這本是一場私人的、小範圍的學術閑談。
然而,當話題觸及當下繞不開的“龍河大學現象”時,整個茶室的空氣,都變得微妙起來。
一位中年女性,氣質幹練,妝容精致,即便是在恩師麵前,依舊無法完全收斂那股久居上位者的強大氣場。
她端起茶杯,指尖微微泛白。
談及那個現象,她的臉上,浮現出一種混雜著極致敬佩、深深感激,以及一絲……後怕的複雜表情。
她,柳雲溪。
國內最大生鮮連鎖“綠鮮”集團的鐵腕CEO。
不久前,她才剛剛從一場足以讓整個商業帝國分崩離析的噩夢中驚醒。
《點金之手》節目上,後台係統毫無征兆的崩潰,訂單狂潮瞬間化為死亡倒計時,公司距離破產,隻剩下幾個小時。
最終,將她從懸崖邊上拉回來的,是龍河大學一名大一學生,趙括。
用“隨手”的方式。
“吳老師,您是不知道。”
柳雲溪的聲音響起,帶著一絲無法壓抑的顫音,仿佛那晚的寒意,至今仍未散去。
“那個叫趙括的孩子……”
她停頓了一下,似乎在尋找一個合適的詞匯,最終卻隻能用一個充滿了非人意味的詞來形容。
“他不是學生,他是個……妖孽!一個商業領域的妖孽!”
此言一出,在座的幾位師兄師姐都微微一怔。
他們太了解柳雲溪了。這個女人,在商場上以冷靜和狠辣著稱,能從她口中聽到“妖孽”這種評價,那個人,究竟做了什麽?
柳雲溪沒有賣關子。
她開始詳細地,向自己的恩師與同門,還原那場堪稱商業神跡的拯救。
她講述了那個年僅十九歲的大一學生,是如何僅僅憑借一份為期一個月的短期顧問合同,就撬動了她那個擁有數十萬員工、積弊重重的龐大商業帝國。
重塑。
不是優化,不是改良,是徹徹底底、從最底層邏輯開始的……脫胎換骨!
“他來的時候,我們集團正處在崩潰的邊緣。”
柳雲溪的目光飄向遠方,陷入回憶。
“臃腫的部門,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低效的供應鏈,恐怖的損耗率……每一項,都是足以壓垮駱駝的稻草。我當時已經準備好了,申請破產保護。”
“趙括來了,隻帶了一個筆記本電腦。”
“他沒有要我們增加一分錢的設備,沒有要求我們多雇傭一個人。”
柳雲溪說到這裏,自嘲地笑了一下。
“相反,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砍!大刀闊斧地砍掉了我們集團將近三分之一的冗餘部門和無效崗位!”
“什麽?!”
一位掌管著大型國企的師兄,失聲驚呼。
“雲溪,你當時就由著一個大一學生這麽胡來?三分之一的部門,那得牽扯多少人?會引起多大的動蕩?”
“我別無選擇。”
柳雲溪的回答,簡單而又沉重。
“而且,他不是胡來。他拿出的組織架構圖和數據模型,讓我手下最頂尖的精算師團隊,看了整整一夜,最終得出的結論是……無懈可擊。”
茶室裏,陷入了一片死寂。
隻能聽到窗外風拂竹葉的沙沙聲。
柳雲溪的聲音,繼續在每個人的耳邊回響,每一個字,都像一記重錘,敲在這些經濟學界巨擘的心上。
“然後,奇跡發生了。”
“在沒有增加任何成本的前提下,我們整個集團的倉儲周轉效率、冷鏈物流效率、以及線上線下配送效率……”
她伸出五根手指,這個動作,顯得無比用力。
“憑空,提升了,足足五倍!”
“我們最頭疼的生鮮產品損耗率,也從之前,那個行業內都感到恐怖的百分之三十,奇跡般地,降低到了……現在的,百分之三!一個無限接近於零的數字!”
“最終。”
柳雲溪深吸一口氣,公布了那個最終的、也是最震撼人心的結果。
“我們集團的整體利潤率,在短短的半年之內,就翻了……整整三倍!”
三倍!
這個數字,讓吳敬璉吳老那雙總是充滿了智慧與平和光芒的眼睛裏,第一次,迸射出了難以置信的精光!
他端著茶杯的手,停在了半空中。
茶水微漾,映出他臉上那份前所未有的震驚。
他窮盡一生,都在研究宏觀經濟和企業管理。
他比在座的任何一個人都清楚,要讓一個已經成型、擁有數十萬員工的商業帝國,進行如此徹底、如此高效的內部改革,其難度,有多麽巨大!
那根本不是人力可以完成的任務!
那需要對整個商業鏈條中,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數據、甚至每一個人的工作習慣,都有著上帝一般全知全能的洞察力。
一個大一的學生?
擁有這種堪稱“上帝視角”般的商業洞察力與執行力?!
這已經超出了“天才”的範疇。
這是……神跡。
“那個孩子……”
吳老的聲音,第一次,帶上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幹澀。
“他所用的那些,顛覆性的理論和數據模型,究竟,是源自於哪裏?”
他忍不住追問道。
他迫切地需要一個合理的解釋,一個能將這一切,拉回到他所能理解的知識體係內的解釋。
或許,是某個隱世的商業奇才在背後指導?
又或者,是某個西方國家,秘密研發的,尚未公開的尖端管理學理論?
柳雲溪的表情,變得更加古怪。
她看著自己的恩師,一字一句地,吐出了那個,讓整個事件,徹底從“不可思議”,升級為“荒謬絕倫”的答案。
“吳老師,他所有的操作,所有的理論基礎,都源自於……一本書。”
“一本,龍河大學經濟學院,發給大一新生的,基礎教材。”
“名字,叫《宏觀經濟的脈絡》。”
嗡——!
吳敬璉的腦子裏,仿佛有一口古鍾被悍然撞響。
《宏觀經濟的脈絡》?
那本平平無奇的、人手一本的大一新生基礎教材?!
那一瞬間,這位見慣了世界經濟風雲變幻、睿智了一輩子的老人,徹底地,失態了。
他手中的青瓷茶杯,無聲地滑落,掉在名貴的地毯上,沒有碎裂,卻讓所有人的心髒都跟著重重一跳。
他沒有理會。
他隻是呆呆地,轉過頭,看著窗外。
看著那片,在秋風中,已經漸漸泛黃的竹林。
往日裏,那些象征著君子風骨與智慧禪意的竹子,此刻,在他的眼中,卻仿佛變成了一排排,他永遠無法理解的、冰冷的數據符號。
整個世界的底層邏輯,仿佛都在這一刻,被一股無法抗拒的偉力,強行改寫了。
他失魂落魄。
他反複地,喃喃自語。
那個聲音,輕得幾乎聽不見,卻又重得,壓垮了他一生的認知與驕傲。
那個問題,已經困擾了整個龍國學界,長達一年之久。
那個,所有奇跡與神話的最終源頭……
“那個……那個叫何宇的年輕人……”
“他……他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