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一群學生要挑戰‘混沌’?”

字數:3907   加入書籤

A+A-


    時間,在冰冷的數據洪流中被拉長、碾碎,再無聲地流逝。
    倒計時:59小時47分鍾。
    涼城前線指揮部內,空氣壓抑得令人窒息。數十台服務器的散熱風扇發出低沉的嗡鳴,卻驅不散那股焦灼的燥熱。
    所有人的視線,都匯聚在中央主屏幕上。
    那道代表著“多維混沌預測模型”運算進度的光條,正以一種令人絕望的速度,極其緩慢地向前挪動。
    每一個像素的前進,都耗費著海量的算力。
    林曉靈的指關節因為用力緊握,已經泛起了青白色。她的雙眼布滿血絲,死死地釘在那道進度條上,仿佛要用目光將它燒穿,逼迫它前進。
    不行!
    這個念頭在她的腦海中炸開,帶來一陣冰冷的戰栗。
    來不及了!
    這個全新的模型,史無前例地將生物圈、地磁乃至更深層的微觀變量都納入了考量。它的複雜程度,已經遠遠超出了龍河大學現有計算集群的承載極限。
    按照目前的龜速,等模型推演出最終結果,那場毀滅性的特大暴雨,早就已經將涼城山區的一切,徹底吞噬。
    一滴冷汗,順著林曉靈光潔的額角滑落,滴落在冰冷的控製台上,碎成一小片水花。
    時間,不會等他們。
    山區的數萬村民,更沒有時間去等。
    巨大的壓力,如同深海的水壓,從四麵八方擠壓著她的心髒。
    呼吸,變得困難。
    她猛地閉上眼睛,腦海中閃過無數種方案,又被一一否決。
    借用軍方超算?不行,遠水解不了近渴,接口和係統都不兼容。
    向國內其他科研機構求援?時間太緊,流程審批、數據交接,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延誤戰機。
    絕望之中,一個瘋狂到極致,甚至帶著一絲自毀傾向的念頭,破土而出。
    既然龍國的算力不夠……
    那就向全世界借!
    林曉靈猛地睜開雙眼,那雙原本清澈的眸子裏,此刻燃燒著一種決絕的火焰。
    她沒有和任何人商量。
    因為她知道,這個決定,任何一個理智的導師或領導,都不會批準。
    這是在賭博。
    用整個【神農】計劃的聲譽,用龍河大學的臉麵,去賭一個微乎其微的可能性!
    “把所有原始環境數據,最高權限,轉到我的終端。”
    她的聲音不大,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
    旁邊的研究員愣了一下,但看著她那副豁出去的神情,還是下意識地執行了操作。
    海量的數據,瞬間湧入。
    林曉靈的十指,在光影鍵盤上化作了一片殘影。
    她親自操刀,用最嚴苛的加密算法,將所有數據中可能泄露涼城山區具體地理坐標的信息,全部進行了脫敏和模糊化處理。
    這不僅僅是技術操作,更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汗水,已經浸濕了她的後背。
    做完這一切,她深吸一口氣,打開了那個全球程序員和科學家心目中的聖地——GitHub。
    她沒有絲毫猶豫。
    點擊,上傳。
    那個凝聚了她和整個團隊無數心血,那個在所有人眼中都還不成熟,充滿了“奇思妙想”的“多維混沌預測模型”的全部開源代碼……
    連同那些脫敏後的環境數據包……
    被她,直接,毫無保留地,公之於眾!
    做完這一切,她又以龍河大學官方的名義,用最懇切、最樸實的語言,寫下了一封,向全世界所有頂尖科學家和程序員發出的求助信。
    信中,沒有提及災難的具體地點,隻說明了時間的緊迫,以及一個全新模型對龐大算力的渴求。
    這,無異於將一塊滾燙的烙鐵,丟進了向來以嚴謹、保守、甚至有些刻板著稱的全球氣象學界這片平靜的湖泊之中。
    瞬間,軒然大波,席卷全球!
    起初,最先發現這個項目的,隻是一些對東方新興科技抱有好奇的程序員。
    但很快,隨著代碼被下載、被審視,這場風暴,迅速蔓延到了真正的學術圈。
    嘲笑,是第一反應。
    “哦,我的上帝,我看到了什麽?一群來自龍國的學生,在GitHub上發布了一個玩具?”
    “他們說,要解決‘混沌理論’在短期極端天氣預測中的應用難題?阿蘭·圖靈的在天之靈看到這個,恐怕都會笑出聲來。”
    “一個異想天開的模型,一堆不知道從哪裏采集的、被處理過的垃圾數據,甚至連災害發生的具體地點都不敢公布,就想讓我們,全世界的科學家,給他們當免費的計算器?”
    “這簡直是我今年聽過的,最好笑的段子!”
    各種夾雜著輕蔑與不屑的評論,在各大科學論壇和社交媒體上瘋傳。
    在他們看來,這根本不是一次嚴謹的科學求助。
    而是一場,來自東方的、荒誕的、博人眼球的學術鬧劇。
    “年輕人有熱情是好事,但科學,不是靠著一腔熱血就能成功的。”
    “他們應該先學會,如何寫一篇合格的博士論文,而不是妄圖去觸碰上帝的領域。”
    輿論在發酵。
    終於,一位真正重量級的人物,下場了。
    他是“世界氣象組織(WMO)”內一位德高望重的資深專家,被譽為歐洲大氣物理學界的泰山北鬥。
    他在自己的個人社交媒體上,用一種居高臨下的、不容置喙的語氣,毫不客氣地公開嘲諷道:
    “一群,連博士學位都還沒有拿到的學生,竟然妄圖,去挑戰被譽為‘上帝禁區’的氣象學界終極難題——‘混沌理論’?”
    他甚至懶得去分析那個模型的具體細節。
    在他眼中,這本身就是一種對科學的褻瀆。
    最後,他用一句話,為這場鬧劇,蓋棺定論。
    “這,簡直是本年度,最大的學術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