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為龍河“學神”們獻上膝蓋!
字數:5455 加入書籤
一道來自東方的消息,毫無征兆地引爆了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這所誕生了愛因斯坦,擁有數百年榮耀曆史的歐洲頂尖學府,在這一刻,仿佛被投入了一枚精神核彈。
龍河大學,將全麵接管“人造太陽”項目。
消息的原文簡短、冰冷,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卻比任何一篇發表在《自然》或《科學》上的頂級論文都更具顛覆性。
它意味著低頭。
意味著這所歐洲大陸的學術明珠,向一群平均年齡甚至不到二十歲的龍河大學二年級學生,低下了他們引以為傲數個世紀的頭顱。
校園內部論壇,這個平日裏隻有學術講座通知和二手交易信息的地方,徹底瘋了。
屏幕右側的滾動條,化作了一道肉眼無法捕捉的虛影。
每秒鍾,都有數十個、上百個全新的帖子被頂上首頁。
“警告:服務器流量過載98%!”
“警告:服務器宕機,正在緊急重啟……”
技術部門的警告郵件,在管理員的郵箱裏堆積成山,卻無人理會。
因為就連管理員自己,也正瞪大雙眼,死死盯著屏幕,指尖在鍵盤上敲擊得近乎痙攣。
“請求‘接管’?!我是在看曆史書嗎?這是二十一世紀的蘇黎世,不是中世紀的君士坦丁堡!校長瘋了?”
一個ID為“物理學捍衛者”的博士生發出了充滿屈辱和不解的怒吼。
帖子下方的回複在三秒內突破了一百條。
“樓上的,閉嘴吧,你根本不懂!”
“你甚至沒有去旁聽過龍河大學的研討會,你沒有資格評論!”
“我去了。我用我導師的名譽發誓,那根本不是學生之間的研討,那是一場……一場降臨。一群披著人類皮膚的神,降臨到了我們凡人的世界。”
“王浩‘隨手’證明霍夫曼教授終其一生都未能解決的猜想,這件事,難道你們物理係還沒傳開嗎?!”
這條回複,讓論壇出現了長達數秒的詭異寂靜。
緊接著,是更加瘋狂的爆發。
“什麽?霍夫曼猜想被證明了?就在我們的校園裏?”
“上帝啊!我昨天還看到霍夫曼教授失魂落魄地離開會場,原來是因為這個?”
“我徹底明白了。我徹底服了!什麽叫降維打擊?這就叫降維打擊!”
最初的震驚、憤怒與不解,在“霍夫曼猜想被證明”這個無法辯駁的事實麵前,被徹底擊碎,碾成了齏粉。
剩下的,隻有一種源自靈魂深處的戰栗。
那不是恐懼,而是在絕對的、無法理解的、跨越了物種界限的智慧麵前,人類本能的敬畏與……崇拜。
當天晚上。
蘇黎世的夜空依舊深邃,校園的社交網絡上,一個全新的線上交流群悄然出現。
群聊的名稱簡單直白——“向龍河學習(Learn&n Longhe)”。
創建者,是幾名白天還在論壇上激烈辯駁,此刻卻心悅誠服的物理係博士生。
這個群聊,仿佛一塊投入水中的鈉塊,瞬間引發了劇烈的化學反應。
它是一塊磁鐵。
一塊巨大無比的磁鐵,瘋狂地吸引著校園裏每一個被龍河大學“學神”們徹底折服的靈魂。
僅僅一個小時,群成員數量突破五百。
三個小時,成員突破兩千!
當第二天清晨的陽光,再次灑滿這片古老的校園時,這個群聊的成員數量,已經逼近五千。
從本科新生,到白發蒼蒼的終身教授,再到各個實驗室的博士後研究員,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幾乎所有的在校師生,都湧入了這裏。
群裏的聊天記錄,以一種恐怖的速度刷新著。
最初的八卦和震撼早已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最純粹、最狂熱的學術探討。
“求助!關於‘等離子體約束不穩定性’的非線性方程組,有沒有更優的數值解法?我的模型馬上就要崩潰了!”
這是一個困擾了核物理係某課題組數月之久的難題。
提問者剛剛發出這條信息,甚至沒來得及喝口水。
三分鍾後。
一個ID為“路過的龍河學生”的用戶,直接甩出了一套全新的算法思路,並附上了一段簡潔到令人發指的Python代碼。
沒有繁瑣的推導,沒有複雜的公式。
隻有直擊問題本質的邏輯,和一種化繁為簡的、藝術品般的優雅。
整個群聊,再次陷入了長達一分鍾的死寂。
隨後,那位提問的博士生,用顫抖的手,打出了一行字。
“……我跪了。我代表我們整個課題組,給您獻上膝蓋。”
類似的一幕,在群聊的每一個角落,不斷上演。
無數平時被學生們視為“天書”,被教授們列為“禁區”的難題,被一個個拋進群裏。
而那些潛伏在群裏的龍河大學學生們,總能用最輕描淡寫的方式,給出最令人拍案叫絕的解答。
整個蘇黎世聯邦理工,被徹底點燃了。
一場史無前例的學習狂潮,席卷了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圖書館的燈光徹夜通明,研討室裏擠滿了人,激烈的討論聲此起彼伏,所有人都在用一種近乎瘋狂的熱情,汲取著來自東方的知識甘霖。
……
與此同時。
在那位諾貝爾獎得主,菲利克斯·霍夫曼教授的辦公室裏。
一場決定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未來的會議,正在秘密進行。
厚重的橡木大門隔絕了外界的一切喧囂。
霍夫曼教授,這位昨天還因為自己的猜想被輕易擊破而備受打擊的老人,此刻卻判若兩人。
他眼中的渾濁與頹唐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某種重新被點燃的、灼熱的火焰。
坐在他對麵的,是蘇黎世的校長、校董會的幾位核心成員,以及作為龍河大學代表的周思民院士。
每一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凝重。
“校長先生,各位董事。”
霍夫曼教授的聲音響起,打破了室內的沉寂。他的語氣無比鄭重,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千鈞之力。
“我們必須承認一個事實。”
“龍河大學的科研實力,他們的理論基礎,他們培養學生的方式……已經領先了我們,至少一個時代。”
“這次合作,”他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是我們追趕未來的唯一,也是最後的機會!”
校長和幾位董事的身體,不自覺地前傾。
他們能感受到霍夫曼教授話語中的分量。
老人深吸一口氣,胸膛微微起伏,似乎在醞釀一個足以撼動整個學術界的決定。
他提出了一個讓在場所有人,包括周思民院士在內,都為之動容的大膽構想。
“我提議,將我們此次‘人造太陽’項目的階段性合作成果,立刻進行整理,撰寫成論文。”
“並且……”
他的聲音頓住,會議室內的空氣隨之收緊。
霍夫曼教授的目光,灼灼地、毫無保留地,直視著對麵的周思民院士。
“我希望,能將這篇注定會震驚世界的論文,以龍河大學的學生——王浩、林曉靈他們,作為第一作者。”
“我們蘇黎世的團隊,作為第二作者,聯合發表!”
轟!
這個提議,無異於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數百年積累的學術聲譽與榮耀,心甘情願地、公開地,置於龍河大學之下。
這是承認,更是臣服。
不等眾人從這巨大的衝擊中回過神來,霍夫曼教授再次拋出了一個更具爆炸性的宣言。
他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絕。
“我不僅希望發表!”
“我更希望,將它發表在全球最頂級的學術期刊——《自然》上!”
擲地有聲。
每一個字,都重重地敲擊在每個人的心髒上。
霍夫曼教授緩緩站起身,蒼老的臉上,浮現出一抹複雜的、混雜著苦澀與期冀的神情。
“我們,要用這種方式,向全世界的學術界展示一個事實——”
“真正的未來科學,在東方!”
